江西省临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11-02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就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不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 “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上和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
C.“得意”的深浅,一般而言,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D. 深受“忘言得意”论影响,中国传统文艺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们带来极大的自由。
1. c【题中c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的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而不是该项所说的“‘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篇提出“忘言得意”的概念,接着引述王弼、郭象的观点解析“忘言得意”的概念,最后指出“忘言得意”的实质和意义。
B. 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否定了只就眼前形象评论文学艺术的人,直接证明了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 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肯定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起解放思想的作用。
D. 王弼和郭象对“得意”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且一般而言,认识主体素质越高,“得意”越深。
2. B【题中B项,“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故选B。】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只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C. 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 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只能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中解放出来。
3. A【题中B项,以偏概全,“只喜欢”表述太绝对;C项,曲解原文,原文“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D项,根据原文可知,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能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荒诞的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炉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背生活着。只因为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还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三自然段写曾国藩给自己住所题名一事,一方面引发一系列的议论,另一方面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很容易让人想起苏轼的“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里边都包含着变与不变的哲理。
C.作者以“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这种对原因的推测,表达了其对中国神话中对天地解释的惊讶。
D. 文章由对月缺月圆这种自然现象的思考,引发了对于人生在世态度的思考,提醒人们应该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4.B【B项,“表达了其对中国神话中对天地解释的惊讶”错误;“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的“也许”是表达一种推测,原因的揣测是不能表达出作者的惊讶。】
5. 作者在文中问“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有哪些理由?(6分)
5.①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②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
【首先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引文“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在文章十五段的开头,紧跟着说“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第十八段说“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第十九段说“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6. 文章标题为“月,阙也”,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写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这样写有何作用?
6. ①用三个神话表明中国人相信天地都有其残缺,而恰是一些缺陷成就了美;②天地尚有残缺,引出月不常圆,人生常不如意也就实属正常,说明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承受缺陷;③三则神话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
【本文开篇先由古文献对月的独特解释谈起,接着宕开一笔,引出曾国藩住所的题名,紧接又引述有关中国神话传说,从而为下文阐释有关“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铺垫,然后分析中国神话对天地解释这一部分内容,文章在主体部分引用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三则神话传说,一是《淮南子》女娲补天,指出“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二是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说男神女神合造天地时的残缺导致崇山峻岭的出现,三是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这三则神话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同时这些缺陷也成就了美;天地有残缺自然引出下文月亮的残缺——不常圆,而人生的不如意也就是正常的了,说明我们在面对这些残缺的时候要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同时神话故事的运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
点睛:散文中引用的对象一般有哲理名言、诗文典故、神话故事等,常见效果有: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本文来看,作者引用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对天地的解释神话传说,说明了“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另外,文章适当的引用既能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还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再则古代神话传说,能营造一种古朴、悠远的意境;同时运用人们熟悉的有兴趣的神话传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采。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8月10日,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的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历时一年研发,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无缝接入中央气象台决策服务APP移动终端,标志着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
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研发及其应用工作,是国家气象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下一步工作组会进一步明确定位,达成共识,打造以格点化实况预报产品为核心、面向预报服务的多终端应用体系,持续创新、改进完善,加强网格产品在影响预报和决策服务中的业务应用。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网《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跨入移动互联云时代》,有删改)
材料二:
网格化预报针对每一个网格开展。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北京的预报为例,原来的预报仅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目前,部分省份甚至可以做到分钟级的天气预报;在空间上,已有十几个省份可以实现3公里分辨率、2.5公里分辨率乃至更精细化的预报。
网格化预报的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能以每天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10天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是何种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3个要素,网格预报实现后,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 (摘编自搜狐网《“网格天气预报”》,有删改)
材料三:
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特点
(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天气预报员是不是将无“用武之地”了呢? 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赵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降雨这种天气,即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也下不下来。预报员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所以在智能预报的初级阶段,预报员多年的经验可以用来“培养”机器;当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订正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一部分预报员将会投入技术研发的工作中,另一部分预报员将主要转向对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因此,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摘编自《人民日报》《网格化预报,服务百姓个性需求》,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
B. 网格预报实现后,天气预报的内容将更精细、更准确,大大方便公众的生活。目前我国的网格天气预报已精细到分钟级。
C. 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还能对近海责任区进行精细化预报。
D. 虽然天气预报愈发智能,但天气预报员并非再无用武之地,比如他们可以在智能预报初级阶段凭借多年经验“培养”机器。
7. B【B项,“目前我国的网格天气预报已精细到分钟级”错,只是部分省份。故选B。】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根据材料一,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将重点转向打造更智能更高端的多终端应用体系。
B. 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介绍网格化预报的精细化,后者侧重介绍天气预报员承担的工作。
C. 材料三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在协调、协同、精细、滚动、全覆盖、全要素、全球化这七个方面的特点。
D. 根据材料四,在天气预报智能化的时代,天气预报员的丰富经验有助于智能预报水平的提升,在关键天气形势的预报服务中,天气预报员的作用将无可替代。
8. A【题中B项,材料四没有谈到网格化预报的优势;C项,不是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画图表的说明方法;D项,“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错误,原文是“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故选A。】
9.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目前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的优越性。(6分)
9. ①天气预报精细化。空间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网格化预报,覆盖更全面。②时间上更新和发布的频次更高,有些省份可以做到分钟级天气预报。③预报内容更细致丰富。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④具有协调性和协同性。能实现主客观预报相结合,能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就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不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 “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上和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
C.“得意”的深浅,一般而言,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D.
1. c【题中c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的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而不是该项所说的“‘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忘言得意”的概念,接着引述王弼、郭象的观点解析“忘言得意”的概念,最后指出“忘言得意”的实质和意义。
B. 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否定了只就眼前形象评论文学艺术的人,直接证明了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 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肯定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起解放思想的作用。
D. 王弼和郭象对“得意”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且一般而言,认识主体素质越高,“得意”越深。
2. B【题中B项,“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故选B。】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只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C. 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 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只能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中解放出来。
3. A【题中B项,以偏概全,“只喜欢”表述太绝对;C项,曲解原文,原文“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D项,根据原文可知,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能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荒诞的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炉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背生活着。只因为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还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三自然段写曾国藩给自己住所题名一事,一方面引发一系列的议论,另一方面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很容易让人想起苏轼的“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里边都包含着变与不变的哲理。
C.作者以“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这种对原因的推测,表达了其对中国神话中对天地解释的惊讶。
4.B【B项,“表达了其对中国神话中对天地解释的惊讶”错误;“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的“也许”是表达一种推测,原因的揣测是不能表达出作者的惊讶。】
5.
5.①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②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
【首先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引文“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在文章十五段的开头,紧跟着说“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第十八段说“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第十九段说“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6. 文章标题为“月,阙也”,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写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这样写有何作用?
6. ①用三个神话表明中国人相信天地都有其残缺,而恰是一些缺陷成就了美;②天地尚有残缺,引出月不常圆,人生常不如意也就实属正常,说明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承受缺陷;③三则神话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
【本文开篇先由古文献对月的独特解释谈起,接着宕开一笔,引出曾国藩住所的题名,紧接又引述有关中国神话传说,从而为下文阐释有关“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铺垫,然后分析中国神话对天地解释这一部分内容,文章在主体部分引用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三则神话传说,一是《淮南子》女娲补天,指出“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二是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说男神女神合造天地时的残缺导致崇山峻岭的出现,三是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这三则神话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同时这些缺陷也成就了美;天地有残缺自然引出下文月亮的残缺——不常圆,而人生的不如意也就是正常的了,说明我们在面对这些残缺的时候要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同时神话故事的运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
点睛:散文中引用的对象一般有哲理名言、诗文典故、神话故事等,常见效果有: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本文来看,作者引用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对天地的解释神话传说,说明了“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另外,文章适当的引用既能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还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再则古代神话传说,能营造一种古朴、悠远的意境;同时运用人们熟悉的有兴趣的神话传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采。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8月10日,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的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历时一年研发,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无缝接入中央气象台决策服务APP移动终端,标志着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
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研发及其应用工作,是国家气象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下一步工作组会进一步明确定位,达成共识,打造以格点化实况预报产品为核心、面向预报服务的多终端应用体系,持续创新、改进完善,加强网格产品在影响预报和决策服务中的业务应用。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网《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跨入移动互联云时代》,有删改)
材料二:
网格化预报针对每一个网格开展。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北京的预报为例,原来的预报仅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目前,部分省份甚至可以做到分钟级的天气预报;在空间上,已有十几个省份可以实现3公里分辨率、2.5公里分辨率乃至更精细化的预报。
网格化预报的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能以每天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10天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是何种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3个要素,网格预报实现后,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
材料三:
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特点
协调 | 主客观预报融合,格点站点一致,落区格点一致 |
协同 | 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实现预报结果一致 |
精细 | 10天内基本要素逐3小时预报,3天内逐小时预报 |
滚动 | 24小时内逐小时滚动更新 |
全覆盖 | 陆面(5公里)与近海责任区(10公里) |
全要素 | 基本要素+环境+海洋要素+强天气(短时) |
全球化 | 年底前发布气温、温度、风的全球网格预报 |
(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天气预报员是不是将无“用武之地”了呢? 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赵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降雨这种天气,即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也下不下来。预报员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所以在智能预报的初级阶段,预报员多年的经验可以用来“培养”机器;当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订正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一部分预报员将会投入技术研发的工作中,另一部分预报员将主要转向对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因此,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摘编自《人民日报》《网格化预报,服务百姓个性需求》,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
B. 网格预报实现后,天气预报的内容将更精细、更准确,大大方便公众的生活。目前我国的网格天气预报已精细到分钟级。
C. 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还能对近海责任区进行精细化预报。
D. 虽然天气预报愈发智能,但天气预报员并非再无用武之地,比如他们可以在智能预报初级阶段凭借多年经验“培养”机器。
7. B【B项,“目前我国的网格天气预报已精细到分钟级”错,只是部分省份。故选B。】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材料一,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将重点转向打造更智能更高端的多终端应用体系。
B. 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介绍网格化预报的精细化,后者侧重介绍天气预报员承担的工作。
C. 材料三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在协调、协同、精细、滚动、全覆盖、全要素、全球化这七个方面的特点。
D. 根据材料四,在天气预报智能化的时代,天气预报员的丰富经验有助于智能预报水平的提升,在关键天气形势的预报服务中,天气预报员的作用将无可替代。
8. A【题中B项,材料四没有谈到网格化预报的优势;C项,不是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画图表的说明方法;D项,“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错误,原文是“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故选A。】
9.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目前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的优越性。(6分)
9. ①天气预报精细化。空间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网格化预报,覆盖更全面。②时间上更新和发布的频次更高,有些省份可以做到分钟级天气预报。③预报内容更细致丰富。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④具有协调性和协同性。能实现主客观预报相结合,能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