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09-06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20世纪初,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新诗派在“诗体大解放”的口号下,要“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笼统推翻”。但在努力摆脱传统束缚的同时,他们并未放弃与旧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新诗在30年代选择回望传统,以现代派为代表的新诗人希望从古典诗歌艺术中找寻新诗的出路。诗人袁可嘉将文学革命以来的新诗指认为“新传统”来继承,40年代“中国新诗派”也因此走向多方面的综合。
②新诗诞生短短30年就已出现了新旧传统的叠加态势。正如余光中所说:“新诗是反传统的,但不准备,而事实上也未与传统脱节。”“新诗是以‘后浪’的姿态出现的,未闻后浪会被前浪推倒。我们也准备于数十年后变成‘前浪’,被另一‘后浪’推倒,并不会赖在潮流的前面,做一座不让路的凝固的波浪。”在新旧关系的不断建构中,新事物逐渐凝定了自身的形态,旧事物却在不断改变自己原本固定的面貌。
③事实上,尽管现代性源自西方社会自身的发展,但西方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同样的传统断裂。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各方面的传统做出无情审判。尽管现代化战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并不比恶果多,但现代理性对传统的再认识即使从传统本身的角度来看或许也并不是件坏事。人们对于传统不再是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遵从,而是将它拉下神坛,以平常眼光看待。传统在更自由、更理性的现代阐释中获得了更丰富的内涵、更多样的可能性。对过去世界的全面重估并没有使传统崩溃消失,反而让人们意识到,我们从未离开过传统的围绕。
④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传统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精神沉淀和文化力量,本身也是可以被人为塑造的。霍布斯鲍姆提出了社会学概念“被发明的传统”。他认为,“传统”是一套被社会接受的有固定规则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拥有其仪式感和象征性,在重复中宣扬某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必然与过去产生连续性关系。传统的发明为的是适应社会与过去建立联系的某种需求。
⑤由此也可看出,中国诗坛上历次回望传统的潮流,正是新旧模式在转变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不适应性、不协调性的表征。一方面,旧诗形式已被彻底打破,但新诗形式的建构却依然处于未完成状态;另一方面,旧诗传统仍给新诗作者无形的压力和诱惑,尽管那些传统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表达能力。新诗的传统观一直未建立完善,我们经常同时看到一部分人主张继续革新,认为诗坛不断出现的复古风潮阻碍了新诗的发展;另一部分人则不满于新诗尝试初期与传统的“断裂”,认为应回过头从古典资源中寻找新诗的未来。
⑥事实上,从文化发展和延续角度看,传统并不是被动地、静止地存在于历史当中等待人们发掘,或是可以被轻易抛弃;而是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介入当下话语,进入文化语义场,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
⑦早在20世纪90年代,李怡就指出,中国新诗的合法性不应以是否继承本土传统、是否受到西方影响来衡量,而应建立在自身的艺术实践之上。新诗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独创性的“新”,并因此能够在创作实践上开创一个“新传统”。从袁可嘉、余光中到李怡,他们呼唤的现代诗“新传统”如今更有力地参与到当代诗歌创作和评论中来,与中国古典“旧传统”一道,不断与当下交流共生、互显互持。在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语境下,我们应思考的或许不仅仅是新诗如何更有效地接续中国古典诗传统,还应吸取“五四”以来新诗融汇传统的丰富实践经验,思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怎样“与古为新”,在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建构新诗的现代性与原创性。
(摘编自杨柳《与古为新:建构现代新诗的传统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派想要笼统推翻传统枷锁镣铐的同时,并未放弃与旧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
B.新诗其实是在新旧传统的不断建构中,逐渐凝定了自己的形态,并形成新旧传统的叠加。
C.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将传统拉下神坛,不再不假思索地遵从,从而摆脱传统。
D.从文化发展和延续的角度看,传统可以通过人为塑造介入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论证了构建现代新诗要接续传统,要在继承中“与古为新”。
B.第②段引用余光中的话论证了新诗诞生30年就呈现新旧传统的叠加态势,有说服力。
C.第③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中西方的比较,论证了传统在现代阐释中获得了更多内涵。
D.末段转述李怡的话,目的是论证新诗的传统应是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独创自己的“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坛上历次出现回望传统的潮流是因为旧诗传统给新诗作者无形的压力和诱惑。
B.传统是有其固定规则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精神沉淀和文化力量也是可以被人为塑造的。
C.因为旧诗传统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表达能力,因此新诗的发展应与其进行脱节和断裂。
D.所谓“与古为新”是指我们要从古典资源中寻找新诗的未来,在传统中建构新诗的原创性。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许多古老地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社会上出现一种随意命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还兴起了“西化”之风,稀奇古怪的洋地名铺天盖地。这种“地名西化”现象在新建的居民区尤为常见,如“巴黎花园”“莱茵小镇”等。这些地名虽然代表了一个时期的特点,却彰显不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在“洋”地名的背后,丢弃的是民族自尊和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将一些地方命名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外国地名,不仅缺乏严肃性,还容易引发其他国家的不满。随意把别国地名拿过来命名景点、小镇,侵犯了他国的地名使用权。
地名命名、更名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典故、传统文脉就有可能被割断。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美德文化、人文精神,在地名中均有蕴含和体现。比如,洛阳、江阴等地名体现了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辩证法思想;和顺、大同等地名体现了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
(摘编自邢丽涛《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延续中华文化基因》)
材料二:
(选自《中国青年报》之《2019年家乡地名文化知识调查》)
材料三:
“地名文化”具有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地名语词揭示了地名的语源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体现了其所指代实体的地理、历史和乡土等。二者共同构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
历史地名与当地的民俗、传说、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密切相关。以传统村落为例,其命名方式虽有不同,但都包含了深厚的文化。不少以最早迁居于此的始祖或聚居地主要姓氏来命名,有的则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关,有的则与村落布局有关。
但是,一些地名则不然,它体现了更为复杂的历史。例如,一些少数民族被中央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使其顺服,就在当地设立行政管理机构,重新命名,如绥宁、安化、安顺、抚顺、绥化、怀柔等县市(区)一级的命名,都是如此。
当然,地名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的,同一个地名,今天对应的地方与历史上对应的地方,可能都不一样,如果不明白这点,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选自《光明日报》之《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我们的历史》)
材料四:
我国早在2000年以来就制定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制度,推进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保护名录、保护规划等工作。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专门提出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地名一经使用,则口耳相传,也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被记录,得以长期使用和流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对于个体和集体而言都很重要。对于个体而言,有助于保持与之相关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记忆;对于集体而言,则有助于保持地方文化及其要素的稳定性,保持共同的文化记忆,能够保留和增强人们心中的“地方感”“归宿感”和“认同感”。
随着人们的认知、思想观念以及地方空间管理方式的不断变化,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地名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并且在城市化快速的进程中,我国地名面临着大量村落、街道、老城地名的消逝和无数新区、新街、新住宅和公共空间等地的命名。对此,《北京市地名规划》就明确提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时要兼顾“历史地名”的保留传承的原则,注意“新老地名的有机衔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事项。当然,还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的现象或地方提出更为精细的地名更改管理方案,以防不太好的现象发生。
地名中携带着大量地方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对这些地名的解读和传播,有助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阐释和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培育人们的家国乡关的浓厚情感。
(选自《中国文物信息网》之《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地名文化很丰富,但有人随意更改或废止老地名,没有认识到地名的重要性。
B.大多数人都希望了解家乡的地名文化,而口耳相传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了解手段。
C.历史地名的命名方式多样,但其包含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与传统村落的深厚文化有关。
D.我国对地名文化保护很重视,并为此颁布有关条例,这也说明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在新建的居民区命名中出现了“西化”现象,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警惕并加以抵制。
B.据调查,非常了解家乡地名文化的人数占比较低,这表明需要我们加大对家乡地名文化的宣传与传承的力度。
C.“地名文化”包括语词文化和实体文化两个层面,我们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地名文化的内涵。
D.为了防止过去、今天与未来的地名对应不上,我们必须要保持地名的稳定性,所有的地名都不得改动。
(3)请结合材料,说说重视地名文化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窑汉
刘泷
路大理坐在窑前忙活。乌鸦乱飞,让暮色染上不祥的聒噪与恓惶。乌鸦、暮色和浓烟滚滚袭来,铜台沟的天空泛滥着污浊的气息。
窑前荒芜的空场,堆满他准备的一垛垛榛柴,捆捆干草,一摞摞劈柴,还有几堆牛粪,一堆黑褐色的煤炭。窑塘里,烈焰熊熊、烟雾纵横,累累的砖坯高耸至窑口,接受着火舌灼热的烧制。
土窑从日军打进来开始歇窑,已废弃好几年。路大理有一千条理由拒绝烧制青砖。因为日军的枪炮声在村外一响,他们猫腰撅腚呼扇着猪耳朵一样的帽子在村里一转,他豢养的两匹雪青马就被粗暴地赶走了。他于是起誓发愿说,过日子,没有青砖不成,但日军来了,还过什么日子呀?这帮小个子不滚蛋,老子是不会烧窑的!
但儿子路小虎的一条理由就让他的一千条理由如同纸糊的大厦,在飓风中轰然坍塌。路小虎的理由是,有个姑娘答应当我新娘子,但人家要咱盖新房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就这么一个快四十的儿子,儿子不娶媳妇,就得打光棍儿啦!
路大理是铜台沟乃至周围十里八村的窑汉,被誉为“窑把式”。他烧一窑砖,或烧一窑瓦,掐头去尾,满打满算,皆是十天。什么兑沙子,和泥、踹泥、醒泥,扣砖坯子,或上瓦轮盘;什么晒砖坯、瓦坯,码窑、烧窑,歇火、降温,出窑……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然,窑汉的手艺在于烧窑时对火候的把控。他会根据阴晴、光照、温度、湿度乃至柴火、炭火的状态,决定屯水与封窑、出窑时间。而且,每每出窑,无论砖瓦,其色泽、形体、软硬度,都是恰好,绝对没有欠火疲沓或过火焦化的现象发生。村里竟流行这样一句歇后语,路大理的砖瓦﹣﹣正好!
终于,整整十天,一窑青砖烧制好了,一垛一垛码在山坡的平地上,上面缥缈着袅袅的青霭。远远看去,宛如一个个精致的积木,在春天紫蓝色的豌豆花中,肃立。
当天傍晚,正当路大理好酒好菜请人准备动工盖新房时,一溜日军的军车闯进铜台沟。日军和伪军荷枪实弹,胁迫着村里百姓,将新出窑的青砖,全部拉走了。
此时,偏偏路大理和那些工匠皆醉倒在火炕上,东倒西歪,力不能支。
翌日,路大理在土窑前的山坡上,一遍遍转圈。他红着眼睛、跳着脚,高声骂道,你抢我的青砖,去垒坟墓吧!
日军真的在铜台沟外的牛头沟门,竖起了一座青砖松木的坚固炮楼。
不久,路小虎竟然骑着一匹铁青色的骡子穿着一身玄色如锅底的军服,带领几个歪戴帽子打着绑腿的伪军,耀武扬威,回到了铜台沟。
他笑嘻嘻地对路大理说,爸,你烧的青砖,值!小虎我如今是牛头沟门炮楼的小队长啦!
路大理坐在木椅上问,这些都是你一手策划的?你把青砖给了日军?
路小虎很得意地说,是我!
路大理跳了起来,又坐了下去。他卷了一根喇叭口旱烟,用火镰点着,闷闷地说,你……你真是我的好儿子!
路小虎走了。路大理对着老伴喊,扫,把屋子、院子都给我扫一遍!
路大理的脸色整日阴着,黑云压城。
秋天,传来消息,三名从热河潜入锡伯河川的抗日武工队员在过炮楼时被捉,牺牲在炮楼里。
路大理大病了一场。他让老伴关闭大门,再不愿意在村里露面。
临近年关,路大理居然将土窑打扫一新,还将库存于仓房的砖坯搬运至窑前。别人问他,他说,烧砖,修坟!每个字都像铜豆子,硬邦邦的。
烧砖的火是在除夕半夜燃起来的。当时,村子的人纷纷出屋烧纸祭祖,蓦地看见路大理的土窑烈焰腾腾,烧红了半边天。
正月初一,他竟然将土窑封了。这次,一反常态,他不是屯水,而是用土,将整个土窑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后来,还在窑顶竖了一个坟头。
坟头凸起,他老伴的哭声也突兀地响起来。哭声呜呜,喑哑,像黄牛在抵着泥土哀号。
从此,村民再没见到路小虎。从此,路大理再没烧过砖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呈现出冷色调,既营造了氛围,又奠定了故事情感基调,还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相契合。
B.路小虎为了当上牛头沟门炮楼的小队长,骗父亲烧青砖给日本人建炮楼,最终路小虎以娶媳妇为借口骗得父亲烧了青砖。
C.路大理先发誓日本鬼子不走坚决不烧砖,后来又应儿子之话烧青砖,自相矛盾中足见其对儿子疼爱的一面。
D.小说人物关系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但运用了倒叙和伏笔手法,写得波澜曲折,全文有“尺水兴波”之效。
(2)小说写“抗日武工队员在过炮楼时被捉,牺牲在炮楼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从此,村民再没见到路小虎。从此,路大理再没烧过砖瓦”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20世纪初,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新诗派在“诗体大解放”的口号下,要“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笼统推翻”。但在努力摆脱传统束缚的同时,他们并未放弃与旧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新诗在30年代选择回望传统,以现代派为代表的新诗人希望从古典诗歌艺术中找寻新诗的出路。诗人袁可嘉将文学革命以来的新诗指认为“新传统”来继承,40年代“中国新诗派”也因此走向多方面的综合。
②新诗诞生短短30年就已出现了新旧传统的叠加态势。正如余光中所说:“新诗是反传统的,但不准备,而事实上也未与传统脱节。”“新诗是以‘后浪’的姿态出现的,未闻后浪会被前浪推倒。我们也准备于数十年后变成‘前浪’,被另一‘后浪’推倒,并不会赖在潮流的前面,做一座不让路的凝固的波浪。”在新旧关系的不断建构中,新事物逐渐凝定了自身的形态,旧事物却在不断改变自己原本固定的面貌。
③事实上,尽管现代性源自西方社会自身的发展,但西方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同样的传统断裂。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各方面的传统做出无情审判。尽管现代化战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并不比恶果多,但现代理性对传统的再认识即使从传统本身的角度来看或许也并不是件坏事。人们对于传统不再是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遵从,而是将它拉下神坛,以平常眼光看待。传统在更自由、更理性的现代阐释中获得了更丰富的内涵、更多样的可能性。对过去世界的全面重估并没有使传统崩溃消失,反而让人们意识到,我们从未离开过传统的围绕。
④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传统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精神沉淀和文化力量,本身也是可以被人为塑造的。霍布斯鲍姆提出了社会学概念“被发明的传统”。他认为,“传统”是一套被社会接受的有固定规则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拥有其仪式感和象征性,在重复中宣扬某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必然与过去产生连续性关系。传统的发明为的是适应社会与过去建立联系的某种需求。
⑤由此也可看出,中国诗坛上历次回望传统的潮流,正是新旧模式在转变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不适应性、不协调性的表征。一方面,旧诗形式已被彻底打破,但新诗形式的建构却依然处于未完成状态;另一方面,旧诗传统仍给新诗作者无形的压力和诱惑,尽管那些传统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表达能力。新诗的传统观一直未建立完善,我们经常同时看到一部分人主张继续革新,认为诗坛不断出现的复古风潮阻碍了新诗的发展;另一部分人则不满于新诗尝试初期与传统的“断裂”,认为应回过头从古典资源中寻找新诗的未来。
⑥事实上,从文化发展和延续角度看,传统并不是被动地、静止地存在于历史当中等待人们发掘,或是可以被轻易抛弃;而是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介入当下话语,进入文化语义场,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
⑦早在20世纪90年代,李怡就指出,中国新诗的合法性不应以是否继承本土传统、是否受到西方影响来衡量,而应建立在自身的艺术实践之上。新诗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独创性的“新”,并因此能够在创作实践上开创一个“新传统”。从袁可嘉、余光中到李怡,他们呼唤的现代诗“新传统”如今更有力地参与到当代诗歌创作和评论中来,与中国古典“旧传统”一道,不断与当下交流共生、互显互持。在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语境下,我们应思考的或许不仅仅是新诗如何更有效地接续中国古典诗传统,还应吸取“五四”以来新诗融汇传统的丰富实践经验,思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怎样“与古为新”,在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建构新诗的现代性与原创性。
(摘编自杨柳《与古为新:建构现代新诗的传统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派想要笼统推翻传统枷锁镣铐的同时,并未放弃与旧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
B.新诗其实是在新旧传统的不断建构中,逐渐凝定了自己的形态,并形成新旧传统的叠加。
C.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将传统拉下神坛,不再不假思索地遵从,从而摆脱传统。
D.从文化发展和延续的角度看,传统可以通过人为塑造介入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论证了构建现代新诗要接续传统,要在继承中“与古为新”。
B.第②段引用余光中的话论证了新诗诞生30年就呈现新旧传统的叠加态势,有说服力。
C.第③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中西方的比较,论证了传统在现代阐释中获得了更多内涵。
D.末段转述李怡的话,目的是论证新诗的传统应是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独创自己的“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坛上历次出现回望传统的潮流是因为旧诗传统给新诗作者无形的压力和诱惑。
B.传统是有其固定规则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精神沉淀和文化力量也是可以被人为塑造的。
C.因为旧诗传统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表达能力,因此新诗的发展应与其进行脱节和断裂。
D.所谓“与古为新”是指我们要从古典资源中寻找新诗的未来,在传统中建构新诗的原创性。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许多古老地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社会上出现一种随意命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还兴起了“西化”之风,稀奇古怪的洋地名铺天盖地。这种“地名西化”现象在新建的居民区尤为常见,如“巴黎花园”“莱茵小镇”等。这些地名虽然代表了一个时期的特点,却彰显不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在“洋”地名的背后,丢弃的是民族自尊和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将一些地方命名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外国地名,不仅缺乏严肃性,还容易引发其他国家的不满。随意把别国地名拿过来命名景点、小镇,侵犯了他国的地名使用权。
地名命名、更名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典故、传统文脉就有可能被割断。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美德文化、人文精神,在地名中均有蕴含和体现。比如,洛阳、江阴等地名体现了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辩证法思想;和顺、大同等地名体现了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
(摘编自邢丽涛《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延续中华文化基因》)
材料二:
(选自《中国青年报》之《2019年家乡地名文化知识调查》)
材料三:
“地名文化”具有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地名语词揭示了地名的语源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体现了其所指代实体的地理、历史和乡土等。二者共同构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
历史地名与当地的民俗、传说、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密切相关。以传统村落为例,其命名方式虽有不同,但都包含了深厚的文化。不少以最早迁居于此的始祖或聚居地主要姓氏来命名,有的则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关,有的则与村落布局有关。
但是,一些地名则不然,它体现了更为复杂的历史。例如,一些少数民族被中央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使其顺服,就在当地设立行政管理机构,重新命名,如绥宁、安化、安顺、抚顺、绥化、怀柔等县市(区)一级的命名,都是如此。
当然,地名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的,同一个地名,今天对应的地方与历史上对应的地方,可能都不一样,如果不明白这点,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选自《光明日报》之《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我们的历史》)
材料四:
我国早在2000年以来就制定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制度,推进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保护名录、保护规划等工作。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专门提出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地名一经使用,则口耳相传,也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被记录,得以长期使用和流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对于个体和集体而言都很重要。对于个体而言,有助于保持与之相关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记忆;对于集体而言,则有助于保持地方文化及其要素的稳定性,保持共同的文化记忆,能够保留和增强人们心中的“地方感”“归宿感”和“认同感”。
随着人们的认知、思想观念以及地方空间管理方式的不断变化,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地名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并且在城市化快速的进程中,我国地名面临着大量村落、街道、老城地名的消逝和无数新区、新街、新住宅和公共空间等地的命名。对此,《北京市地名规划》就明确提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时要兼顾“历史地名”的保留传承的原则,注意“新老地名的有机衔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事项。当然,还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的现象或地方提出更为精细的地名更改管理方案,以防不太好的现象发生。
地名中携带着大量地方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对这些地名的解读和传播,有助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阐释和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培育人们的家国乡关的浓厚情感。
(选自《中国文物信息网》之《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地名文化很丰富,但有人随意更改或废止老地名,没有认识到地名的重要性。
B.大多数人都希望了解家乡的地名文化,而口耳相传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了解手段。
C.历史地名的命名方式多样,但其包含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与传统村落的深厚文化有关。
D.我国对地名文化保护很重视,并为此颁布有关条例,这也说明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在新建的居民区命名中出现了“西化”现象,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警惕并加以抵制。
B.据调查,非常了解家乡地名文化的人数占比较低,这表明需要我们加大对家乡地名文化的宣传与传承的力度。
C.“地名文化”包括语词文化和实体文化两个层面,我们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地名文化的内涵。
D.为了防止过去、今天与未来的地名对应不上,我们必须要保持地名的稳定性,所有的地名都不得改动。
(3)请结合材料,说说重视地名文化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窑汉
刘泷
路大理坐在窑前忙活。乌鸦乱飞,让暮色染上不祥的聒噪与恓惶。乌鸦、暮色和浓烟滚滚袭来,铜台沟的天空泛滥着污浊的气息。
窑前荒芜的空场,堆满他准备的一垛垛榛柴,捆捆干草,一摞摞劈柴,还有几堆牛粪,一堆黑褐色的煤炭。窑塘里,烈焰熊熊、烟雾纵横,累累的砖坯高耸至窑口,接受着火舌灼热的烧制。
土窑从日军打进来开始歇窑,已废弃好几年。路大理有一千条理由拒绝烧制青砖。因为日军的枪炮声在村外一响,他们猫腰撅腚呼扇着猪耳朵一样的帽子在村里一转,他豢养的两匹雪青马就被粗暴地赶走了。他于是起誓发愿说,过日子,没有青砖不成,但日军来了,还过什么日子呀?这帮小个子不滚蛋,老子是不会烧窑的!
但儿子路小虎的一条理由就让他的一千条理由如同纸糊的大厦,在飓风中轰然坍塌。路小虎的理由是,有个姑娘答应当我新娘子,但人家要咱盖新房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就这么一个快四十的儿子,儿子不娶媳妇,就得打光棍儿啦!
路大理是铜台沟乃至周围十里八村的窑汉,被誉为“窑把式”。他烧一窑砖,或烧一窑瓦,掐头去尾,满打满算,皆是十天。什么兑沙子,和泥、踹泥、醒泥,扣砖坯子,或上瓦轮盘;什么晒砖坯、瓦坯,码窑、烧窑,歇火、降温,出窑……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然,窑汉的手艺在于烧窑时对火候的把控。他会根据阴晴、光照、温度、湿度乃至柴火、炭火的状态,决定屯水与封窑、出窑时间。而且,每每出窑,无论砖瓦,其色泽、形体、软硬度,都是恰好,绝对没有欠火疲沓或过火焦化的现象发生。村里竟流行这样一句歇后语,路大理的砖瓦﹣﹣正好!
终于,整整十天,一窑青砖烧制好了,一垛一垛码在山坡的平地上,上面缥缈着袅袅的青霭。远远看去,宛如一个个精致的积木,在春天紫蓝色的豌豆花中,肃立。
当天傍晚,正当路大理好酒好菜请人准备动工盖新房时,一溜日军的军车闯进铜台沟。日军和伪军荷枪实弹,胁迫着村里百姓,将新出窑的青砖,全部拉走了。
此时,偏偏路大理和那些工匠皆醉倒在火炕上,东倒西歪,力不能支。
翌日,路大理在土窑前的山坡上,一遍遍转圈。他红着眼睛、跳着脚,高声骂道,你抢我的青砖,去垒坟墓吧!
日军真的在铜台沟外的牛头沟门,竖起了一座青砖松木的坚固炮楼。
不久,路小虎竟然骑着一匹铁青色的骡子穿着一身玄色如锅底的军服,带领几个歪戴帽子打着绑腿的伪军,耀武扬威,回到了铜台沟。
他笑嘻嘻地对路大理说,爸,你烧的青砖,值!小虎我如今是牛头沟门炮楼的小队长啦!
路大理坐在木椅上问,这些都是你一手策划的?你把青砖给了日军?
路小虎很得意地说,是我!
路大理跳了起来,又坐了下去。他卷了一根喇叭口旱烟,用火镰点着,闷闷地说,你……你真是我的好儿子!
路小虎走了。路大理对着老伴喊,扫,把屋子、院子都给我扫一遍!
路大理的脸色整日阴着,黑云压城。
秋天,传来消息,三名从热河潜入锡伯河川的抗日武工队员在过炮楼时被捉,牺牲在炮楼里。
路大理大病了一场。他让老伴关闭大门,再不愿意在村里露面。
临近年关,路大理居然将土窑打扫一新,还将库存于仓房的砖坯搬运至窑前。别人问他,他说,烧砖,修坟!每个字都像铜豆子,硬邦邦的。
烧砖的火是在除夕半夜燃起来的。当时,村子的人纷纷出屋烧纸祭祖,蓦地看见路大理的土窑烈焰腾腾,烧红了半边天。
正月初一,他竟然将土窑封了。这次,一反常态,他不是屯水,而是用土,将整个土窑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后来,还在窑顶竖了一个坟头。
坟头凸起,他老伴的哭声也突兀地响起来。哭声呜呜,喑哑,像黄牛在抵着泥土哀号。
从此,村民再没见到路小虎。从此,路大理再没烧过砖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呈现出冷色调,既营造了氛围,又奠定了故事情感基调,还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相契合。
B.路小虎为了当上牛头沟门炮楼的小队长,骗父亲烧青砖给日本人建炮楼,最终路小虎以娶媳妇为借口骗得父亲烧了青砖。
C.路大理先发誓日本鬼子不走坚决不烧砖,后来又应儿子之话烧青砖,自相矛盾中足见其对儿子疼爱的一面。
D.小说人物关系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但运用了倒叙和伏笔手法,写得波澜曲折,全文有“尺水兴波”之效。
(2)小说写“抗日武工队员在过炮楼时被捉,牺牲在炮楼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从此,村民再没见到路小虎。从此,路大理再没烧过砖瓦”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