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3-19
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这句名言常被引用,其所要表明的是,人们的历史认识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一切历史认识都会打上现实社会的烙印。
但学界诸多论者在引述这句话时,均将“真”字去掉而成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者以为或有所不妥。克罗齐称:“人们称作或想称作“非当代史'或“过去史”的历史,若真是历史……则也是当代史”,“在历史著作的实际中,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很容易证实,并获得丰富和清晰的例证”,而他所做的是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实际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历史认识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逐渐趋于“真”。如果引述克罗齐此语时将“真”字去掉,改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中所蕴涵着的意思就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不再是克罗齐的原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西方学界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作如是观者不乏其人。卡尔曾谈到,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他们的言行远远地超越了他那个时代,只是后人才认识他们的伟大”,并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中国学者亦有类似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确有助于人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在人们认识历史的活动中,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以笔者陋见,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虽然肯定不“都是正当的”,但却是难以摆脱的,因为史学家作为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无力、无法拒绝“当代”的影响。以美国史的研究为例,如前所述,正是由于现实对美国史研究的介入,“带来美国史学的空前繁荣……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上,都出现了从正统解释、修正解释、后修正解释到新综合解释的演变……”这太好了!若仅仅如此,没有任何问题了,都“真”了,“真”到此为止了,那下一个“当代”的历史学家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难道“当代”的史学家们就真是“真”得不肯给后来的同行们留下一些什么可继续做的事情吗?
其实,史学家们不断地对过往的历史作出新的、“当代”的、“真”的解释。之后,人们又将意识到历史书写中存在或出现的新的问题了,又不“真”了,怎么办?这个任务自有下一个“当代”来完成。还是卡尔说得好:“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克罗齐命题中所蕴含着的历史认识论方面的合理性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在阐明了人们认识历史真相过程中存在着巨大困难这一事实之后,进而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就走过头了,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选自李学智《“历史”与“真历史”》,有删改)
材料二:
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前一刻的生命演变到现一刻的生命,这现一刻的生命,就超越了前一刻的生命,包涵了前一刻的生命。因此,前一刻的生命并未过去,它生了现一刻的生命,就没入现一刻的生命里面。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克罗齐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历史都是“现时底”,没有所谓“过去史”。
和现在史一样,过去史的条件是:它所叙底事必须在它的作者的心灵中回荡;作者须有证据在面前,而那些证据必须是可理解底。显然只有现时生活中某一种兴趣才能发动一个历史家研讨过去底事实。这过去底事实并不针对着一种过去底兴趣,而是针对着一种现时底兴趣,因为它与现时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比如说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在现时它们对于我毫无兴趣,所以在现时它们对于我并非历史,至多只是一些历史著作的名称。在曾经思索或将要思索它们底人们的心中,它们曾经是,或将会是历史。
总之,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时底思索,打动现时底兴趣,和现时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
(选自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尔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意思是说现在的我们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因而更加准确而清楚地把握历史。
B.对于过往历史的“真”的解释,很难画上休止符,因为随着“当代”的不断出现,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必将进行一场场新的对话。
C.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基于认识历史真相的巨大困难,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D.“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因为研究者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思考而以历史而非历史著作的名称存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克罗齐称自己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可知,克罗齐坚信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B.既然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是难以摆脱的,那么克罗齐所说的“真历史”必然是具有相对性的。
C.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当代”的史学家只能对之进行解释而非改变。
D.按照“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这一说法,倘若没有“现时”的历史学家对过去史进行观照,过去史就将不复存在。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关于孙中山思想及革命活动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在茅家琦等著的《孙中山评传》中有了专门的论述。
B.基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现状及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用与贡献的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
C.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和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命题的提出与确立更符合历史的真相。
D.基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现实,关于岳飞、文天祥等人是否应该继续冠以“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号的讨论确实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两则材料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时史)”这一论点都予以认同,但又有所区别。试对二者不同之处作说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
张秀峰
父亲坐在阳光里,安静得像一尊佛。父亲那憨憨的笑融入到阳光里,这个冬天便多了几分温暖。我就站在他的对面,看着父亲脸上的笑,一圈一圈地漾开,直到把沉睡的村庄给笑醒。于是便有了狗吠,有了鸡鸣,有了悠然升起的炊烟。叫醒了村庄,父亲便像完成了使命一般,拐拉着两条腿,一步一摇地回家去。
印象中,父亲一直都这样,冬天的阳光作为背景,演绎每天的安宁与舒缓。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父亲静坐的形象一直都在,醒着的时候在回忆里,睡着的时候在梦里。有时候,连我都觉得茫然,不知道是父亲那美好的形象感动了我,还是我因为感动才有了那臆想中的场景。
村里又一个人老去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非常难过。
消息是村里人传出来的,通过手机,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从耳朵里进去,直通通地就到了心底,揪着心,一把一把地捋,于是,开始还能感觉到那份尖锐的疼,后来就变成了钝钝的痛,感觉有些遥远。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坐在阳光里的情状。心里不由得害怕,害怕哪天的梦里突然空了,我会不会因为遽然失去而崩溃。于是,当风再过来的时候,我就会努力地闭紧双眼,试图将自己用力地摁进梦境中去,那样,我就会守着父亲,看他那憨憨的笑一点点地将眼睛里那淡漠的衷愁稀释掉,换上阳光的亮色。
一年四季,做梦无数,可唯独这样的梦却能够长久。作为主角的父亲和作为背景存在的古老村庄,在日渐速失的生活当中,成了慰籍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想想,是不是觉得很悲哀?
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早已经忙活开了。打电话问母亲,果然。
退耕还林后,自家地里的农活并不是很多,于是,父亲便承揽了好多别的工作:载树的时候就帮着别人栽树;盖房的时候就帮着别人运沙子、运水泥;村里要疏通河道了,要修路了,父亲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了,依然把自己当作壮劳力。
几天前,母亲打电话来,说,村里准备发展棚裁业,父亲明确表示想租赁一个。鉴于父亲年纪大了,我和哥哥都表示出明确的反对。为了增强说服力,我特意咨询过好几个大棚种植户,他们的说辞几乎一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一句话:这是个细致活儿,对于外面跑惯了的父亲显然不适合。
然而自恃找到充分能够说服父亲的理由却被父亲轻易地化解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受了一辈子的苦,还怕吃苦?再苦,又能苦到哪儿去?”
我还能说什么,唯有背着父亲,将眼泪洒进浓重的暗夜里。
村子越来越空,越来越荒凉。大家逃命似的往城里挤,哪怕混得再惨也不愿意再回到这里来,甚至都羞于提及那个曾经承载过他们生命的地方。这种在城市浮华中速失的人生让我很是震惊,同时也为农村现如今的落寞而倍感难过,然而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安抚那伤感的村庄。
故乡因为有父母在,那种重重叠叠的疼痛便永远也不会消失。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然后又流着泪离开。
父亲,真的是老了。尽管雄心依旧不减当年。然而衰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面山坡的地,已然一派杂草丛生的荒凉。
偌大的村庄里,每天能够有炊烟升起的窑洞还不足十处。因为人少,蓝天白云衬托下的村庄,荒草离离,孤寂就显得十分隆重。村子下面原本是有河的,现在居然被密密匝匝的芦苇遮挡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一点水的影子。原先经常游泳的水塘还在,哪里还有昔日的丰韵呢?干涸如大张的嘴巴,对这一切都哑然失笑。
所幸的是,父亲的田地还在,虽然只是些边边角角、零零星星的沟台地,聊胜于无,有生活的底气在,希望便有所附丽。封山禁牧第一年,父亲第一个响应国家政策,将自家山里的地全部退耕还林。我知道,作为一个称职的农民,父亲对土地有着近乎于狂热的疼惜,可是,当他在自身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冲突时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后者,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伟大。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看上去是那么的平和、淡然。此时,他更愿意一个人独处,体味身心彻底放松之后的泰然与安宁。在父亲苍老的意识当中,绝不会因年华纷逝而做白首之叹,反倒可能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
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始终都以积极入世的形象而存在。纵使命运多舛,可他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什么,以最大的热情生活着,奋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地在这个叫寺沟门的小村庄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一直到现在,父亲连同他的村庄,像留在我心头永远拂之不去的牵念——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父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根植于我的记忆深处,温暖着我,让我梦魂牵绕。
父亲依旧坐在阳光里,安详得像一尊佛。于是我就想,太多的割裂,无处安放的灵魂,这种隐伏于灵魂深处的伤痕,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父亲积极响应国家封山禁牧政策,将山里所有的土地退耕还林,既刻画了父亲深明大义的形象,又与前文写父亲要参与发展棚栽业的情节呼应。
B.文章写“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慰藉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觉得很悲哀”,体现“我”对父亲的依赖,也表现了“我”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思考。
C.“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然后又流着泪离开”,是因为“我”对年迈的父母有着深深的牵挂与担忧,也因为“我”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内心的沧桑感。
D.文章写阳光里的父亲“安静得像一尊佛”,是因为父亲的内心始终如佛般安宁、平和、淡然与超脱,也是日渐迷失在生活中的“我”的精神皈依。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回忆了一组“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的现实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语言富有诗意,渲染了温馨、宁静的氛围。
B.文章写村里有人老去的消息“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运用比喻的手法,与前后的“阳光”形成反差,写出了“我”内心的担忧与痛苦。
C.文章在描写中融入不少的抒情和议论,如“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伟大”,“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使文章更加灵动,富有张力。
D.文章结尾富有深意,既与开头相照应,再次凸显了父亲的形象,又透露出“我”的时代之殇和命运关怀:问句作结,深化主题,发人深思。
8.文中多处描写了村庄的荒凉,这对塑造父亲的形象以及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何作用?
9.文章为何以“坐在阳光里的父亲”为题?请作简要分析。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这句名言常被引用,其所要表明的是,人们的历史认识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一切历史认识都会打上现实社会的烙印。
但学界诸多论者在引述这句话时,均将“真”字去掉而成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者以为或有所不妥。克罗齐称:“人们称作或想称作“非当代史'或“过去史”的历史,若真是历史……则也是当代史”,“在历史著作的实际中,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很容易证实,并获得丰富和清晰的例证”,而他所做的是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实际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历史认识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逐渐趋于“真”。如果引述克罗齐此语时将“真”字去掉,改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中所蕴涵着的意思就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不再是克罗齐的原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西方学界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作如是观者不乏其人。卡尔曾谈到,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他们的言行远远地超越了他那个时代,只是后人才认识他们的伟大”,并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中国学者亦有类似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确有助于人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在人们认识历史的活动中,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以笔者陋见,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虽然肯定不“都是正当的”,但却是难以摆脱的,因为史学家作为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无力、无法拒绝“当代”的影响。以美国史的研究为例,如前所述,正是由于现实对美国史研究的介入,“带来美国史学的空前繁荣……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上,都出现了从正统解释、修正解释、后修正解释到新综合解释的演变……”这太好了!若仅仅如此,没有任何问题了,都“真”了,“真”到此为止了,那下一个“当代”的历史学家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难道“当代”的史学家们就真是“真”得不肯给后来的同行们留下一些什么可继续做的事情吗?
其实,史学家们不断地对过往的历史作出新的、“当代”的、“真”的解释。之后,人们又将意识到历史书写中存在或出现的新的问题了,又不“真”了,怎么办?这个任务自有下一个“当代”来完成。还是卡尔说得好:“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克罗齐命题中所蕴含着的历史认识论方面的合理性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在阐明了人们认识历史真相过程中存在着巨大困难这一事实之后,进而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就走过头了,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选自李学智《“历史”与“真历史”》,有删改)
材料二:
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前一刻的生命演变到现一刻的生命,这现一刻的生命,就超越了前一刻的生命,包涵了前一刻的生命。因此,前一刻的生命并未过去,它生了现一刻的生命,就没入现一刻的生命里面。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克罗齐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历史都是“现时底”,没有所谓“过去史”。
和现在史一样,过去史的条件是:它所叙底事必须在它的作者的心灵中回荡;作者须有证据在面前,而那些证据必须是可理解底。显然只有现时生活中某一种兴趣才能发动一个历史家研讨过去底事实。这过去底事实并不针对着一种过去底兴趣,而是针对着一种现时底兴趣,因为它与现时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比如说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在现时它们对于我毫无兴趣,所以在现时它们对于我并非历史,至多只是一些历史著作的名称。在曾经思索或将要思索它们底人们的心中,它们曾经是,或将会是历史。
总之,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时底思索,打动现时底兴趣,和现时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
(选自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尔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意思是说现在的我们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因而更加准确而清楚地把握历史。
B.对于过往历史的“真”的解释,很难画上休止符,因为随着“当代”的不断出现,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必将进行一场场新的对话。
C.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基于认识历史真相的巨大困难,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D.“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因为研究者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思考而以历史而非历史著作的名称存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克罗齐称自己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可知,克罗齐坚信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B.既然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是难以摆脱的,那么克罗齐所说的“真历史”必然是具有相对性的。
C.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当代”的史学家只能对之进行解释而非改变。
D.按照“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这一说法,倘若没有“现时”的历史学家对过去史进行观照,过去史就将不复存在。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关于孙中山思想及革命活动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在茅家琦等著的《孙中山评传》中有了专门的论述。
B.基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现状及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用与贡献的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
C.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和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命题的提出与确立更符合历史的真相。
D.基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现实,关于岳飞、文天祥等人是否应该继续冠以“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号的讨论确实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两则材料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时史)”这一论点都予以认同,但又有所区别。试对二者不同之处作说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
张秀峰
父亲坐在阳光里,安静得像一尊佛。父亲那憨憨的笑融入到阳光里,这个冬天便多了几分温暖。我就站在他的对面,看着父亲脸上的笑,一圈一圈地漾开,直到把沉睡的村庄给笑醒。于是便有了狗吠,有了鸡鸣,有了悠然升起的炊烟。叫醒了村庄,父亲便像完成了使命一般,拐拉着两条腿,一步一摇地回家去。
印象中,父亲一直都这样,冬天的阳光作为背景,演绎每天的安宁与舒缓。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父亲静坐的形象一直都在,醒着的时候在回忆里,睡着的时候在梦里。有时候,连我都觉得茫然,不知道是父亲那美好的形象感动了我,还是我因为感动才有了那臆想中的场景。
村里又一个人老去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非常难过。
消息是村里人传出来的,通过手机,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从耳朵里进去,直通通地就到了心底,揪着心,一把一把地捋,于是,开始还能感觉到那份尖锐的疼,后来就变成了钝钝的痛,感觉有些遥远。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坐在阳光里的情状。心里不由得害怕,害怕哪天的梦里突然空了,我会不会因为遽然失去而崩溃。于是,当风再过来的时候,我就会努力地闭紧双眼,试图将自己用力地摁进梦境中去,那样,我就会守着父亲,看他那憨憨的笑一点点地将眼睛里那淡漠的衷愁稀释掉,换上阳光的亮色。
一年四季,做梦无数,可唯独这样的梦却能够长久。作为主角的父亲和作为背景存在的古老村庄,在日渐速失的生活当中,成了慰籍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想想,是不是觉得很悲哀?
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早已经忙活开了。打电话问母亲,果然。
退耕还林后,自家地里的农活并不是很多,于是,父亲便承揽了好多别的工作:载树的时候就帮着别人栽树;盖房的时候就帮着别人运沙子、运水泥;村里要疏通河道了,要修路了,父亲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了,依然把自己当作壮劳力。
几天前,母亲打电话来,说,村里准备发展棚裁业,父亲明确表示想租赁一个。鉴于父亲年纪大了,我和哥哥都表示出明确的反对。为了增强说服力,我特意咨询过好几个大棚种植户,他们的说辞几乎一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一句话:这是个细致活儿,对于外面跑惯了的父亲显然不适合。
然而自恃找到充分能够说服父亲的理由却被父亲轻易地化解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受了一辈子的苦,还怕吃苦?再苦,又能苦到哪儿去?”
我还能说什么,唯有背着父亲,将眼泪洒进浓重的暗夜里。
村子越来越空,越来越荒凉。大家逃命似的往城里挤,哪怕混得再惨也不愿意再回到这里来,甚至都羞于提及那个曾经承载过他们生命的地方。这种在城市浮华中速失的人生让我很是震惊,同时也为农村现如今的落寞而倍感难过,然而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安抚那伤感的村庄。
故乡因为有父母在,那种重重叠叠的疼痛便永远也不会消失。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然后又流着泪离开。
父亲,真的是老了。尽管雄心依旧不减当年。然而衰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面山坡的地,已然一派杂草丛生的荒凉。
偌大的村庄里,每天能够有炊烟升起的窑洞还不足十处。因为人少,蓝天白云衬托下的村庄,荒草离离,孤寂就显得十分隆重。村子下面原本是有河的,现在居然被密密匝匝的芦苇遮挡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一点水的影子。原先经常游泳的水塘还在,哪里还有昔日的丰韵呢?干涸如大张的嘴巴,对这一切都哑然失笑。
所幸的是,父亲的田地还在,虽然只是些边边角角、零零星星的沟台地,聊胜于无,有生活的底气在,希望便有所附丽。封山禁牧第一年,父亲第一个响应国家政策,将自家山里的地全部退耕还林。我知道,作为一个称职的农民,父亲对土地有着近乎于狂热的疼惜,可是,当他在自身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冲突时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后者,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伟大。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看上去是那么的平和、淡然。此时,他更愿意一个人独处,体味身心彻底放松之后的泰然与安宁。在父亲苍老的意识当中,绝不会因年华纷逝而做白首之叹,反倒可能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
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始终都以积极入世的形象而存在。纵使命运多舛,可他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什么,以最大的热情生活着,奋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地在这个叫寺沟门的小村庄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一直到现在,父亲连同他的村庄,像留在我心头永远拂之不去的牵念——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父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根植于我的记忆深处,温暖着我,让我梦魂牵绕。
父亲依旧坐在阳光里,安详得像一尊佛。于是我就想,太多的割裂,无处安放的灵魂,这种隐伏于灵魂深处的伤痕,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父亲积极响应国家封山禁牧政策,将山里所有的土地退耕还林,既刻画了父亲深明大义的形象,又与前文写父亲要参与发展棚栽业的情节呼应。
B.文章写“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慰藉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觉得很悲哀”,体现“我”对父亲的依赖,也表现了“我”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思考。
C.“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然后又流着泪离开”,是因为“我”对年迈的父母有着深深的牵挂与担忧,也因为“我”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内心的沧桑感。
D.文章写阳光里的父亲“安静得像一尊佛”,是因为父亲的内心始终如佛般安宁、平和、淡然与超脱,也是日渐迷失在生活中的“我”的精神皈依。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回忆了一组“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的现实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语言富有诗意,渲染了温馨、宁静的氛围。
B.文章写村里有人老去的消息“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运用比喻的手法,与前后的“阳光”形成反差,写出了“我”内心的担忧与痛苦。
C.文章在描写中融入不少的抒情和议论,如“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伟大”,“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使文章更加灵动,富有张力。
D.文章结尾富有深意,既与开头相照应,再次凸显了父亲的形象,又透露出“我”的时代之殇和命运关怀:问句作结,深化主题,发人深思。
8.文中多处描写了村庄的荒凉,这对塑造父亲的形象以及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何作用?
9.文章为何以“坐在阳光里的父亲”为题?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