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4-17
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 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结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农业、农村、农民上多下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去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发展新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
振兴乡村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摘编自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 对材料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和隔膜,才有三家村式的村落存在。
B.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C. 受地方性的限制,终老是乡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
D. 乡土社会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与土地分不开。
B.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区别。
C.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村庄基础结构的变化,同时推动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D. 进入21世纪前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原因就是国家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化建设绕不过农村,每一个个体与乡村之间息息关联,乡村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精神家园。
B. 随着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
C. 从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三个巨变来看,现代化不是工业化,而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D. 振兴乡村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农业转型也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让农业有吸引力。
4. 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5. 为什么说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旗手
石钟山
前国旗手崔成又在那个时刻站在了自家门口的大树下。朝阳缓缓升起,他的腰板挺得笔直,两眼发亮,耳畔似乎又回响起雄浑的国歌声,眼前又出现了猎猎飘扬的国旗。
秀站在窗后充满理解地望着他,在她心里,崔成是真正的男人,因为他在国旗下站过岗,是一名真正的国旗手。
天光大亮了。崔成和秀扛着锄向田地走去,在那片责任田里,他们要劳作一天,播种下春天的希望。
复员回乡半年有余,崔成心里仍别不过劲来,总觉得仍是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四年国旗手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改变了他的一生。
崔成是幸运的,他从众多新兵中被选出成为准国旗手。但在成为真正的国旗手之前,流了多少汗、多少泪,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要成为真正的国旗手,首先要学会走步。抬腿落地都有极严格的讲究,鞋子磨破了好几双,脚上血泡一层又一层。然后要学会站立。那时正是盛夏,他和所有新兵背靠红墙,笔挺站立,汗水湿透了全身,流进眼里,热辣辣的,难忍难挨,他们仍笔直站立着。接着,他们的头顶上又加了两块砖。站着站着,两块砖在头上竟变成了千斤重。他的身体变成摇晃的树,两块砖从头上掉下来,身子一歪,整个人也倒下了,天旋地转。他的耳畔响起了班长严厉的声音:“站起来,站起来!”
后来,崔成发现,真正的国旗手就连睡觉身体也仍然保持笔直。于是,许多个晚上,他用背包带悄悄地把自己的手脚捆在一起,直到不用捆也能睡成老兵那样。
终于能站成真正国旗手的样子了,班长笑着说:“你们合格了。”那天晚上,崔成他们这批新兵站在国旗下唱了一首歌,歌名叫《国旗理解我》。
回乡半年多了,崔成耳畔还时时回响着这首歌:“什么也不说,国旗理解我,站在国旗下,祖国装心头……”
崔成终于可以护卫着国旗走出天安门,走过金水桥了。当站在广场上护卫国旗时,当面对中外游客新奇的目光时,崔成知道,自己和国旗已经成了一道风景。那一刻,他有许多理由骄傲和自豪。他挺胸,抬头,目视前方,站出了国旗手的尊严和形象。
四年中,在国旗下站了多少回,崔成数不清了,但有两回令他无法忘记。
当兵第二年,一次上岗前他肚子隐隐有些痛,他没当回事,准时接了岗。站在哨位上,疼痛愈来愈烈。此时,正有一个外国军事代表团在中央领导陪同下在天安门城楼上参观。疼痛使他脸色苍白,汗珠涌出,身体也哆嗦起来。外国代表团向广场走来,一个外军上将举起相机,在那一瞬,他使出浑身力气把自己站成一个标准的国旗手,目不斜视,露出了中国军人的微笑。外军上将冲他举起大拇指,外宾们都以他和国旗为背景拍照留影。他忘记了时空,只觉得全中国十几亿双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什么也不说,国旗理解我……”他在心里反复吟唱着,直到换岗,刚走下哨位就一头栽倒了。
有一段时间,父亲一连好些天没有给他来信,也不回信。那天,他正在哨位上,父亲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以为自己眼花了。父亲远远地认出了他,颤颤地叫了一声“儿——”那一刻,他差点叫出了声。父亲在哨位不远处停住,解下背包坐下来,说:“俺替你娘来看你。”他凝视着父亲,在心里热热地叫了一声:“爹!”
父亲说:“这辈子俺能亲眼看见俺儿在这儿站岗放哨就知足了。”父亲声音哽咽了,“俺不来,你娘闭不了眼呐。”轰地一声,他的眼泪夺眶声:“娘——”
父亲又说:“你娘病重时,俺想过发电报让你回去,可俺又想,国旗咋能没人站岗哩,硬下心没告诉你。”父亲从兜里摸出了一张火车票,“儿呀,俺知道你忙,俺这就回了。”他指着地上的小包,“这是你娘临走前给你做的鞋,说北京冬天冷。爹就给你放在这儿了。”父亲的身影在他的泪眼中消失了,他在心里一声叠一声地喊着:“爹呀——娘呀——”
当兵第三年,回家探亲时,他认识了秀。秀对他这位国旗手充满了敬意,爱得死心塌地。复员后,他便和秀结了婚。当了四年国旗手,他只带回一面缩小比例的国旗,就贴在新婚的床头。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看见那面国旗,他就痴了,目光呆呆定定的。秀在这种时刻从不打扰他,她知道国旗在他心中的分量。
那天,他和秀坐在地头休息,秀突然说:“等到秋天,卖了粮,俺陪你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他好半晌才回过神,紧紧抓住了秀的手。
他似乎又站在了国旗下,猎猎的国旗声在耳边响成一片。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成由准国旗手成长为真正的国旗手,经历了走步、站立等严苛的训练,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人。
B. 小说通过写崔成内心的三次呼唤,表现了他见到父亲时的惊喜、得知母亲去世时的悲痛、目送父亲离去时的愧疚等复杂心理。
C. 崔成把小国旗贴在床头,每天清晨凝望时都“目光呆呆定定的”,这一细节运用夸张手法,把他对国旗的热爱渲染得生动感人。
D. 小说对秀着墨不多,但写出了她对崔成的深爱、理解和支持,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另一方面衬托了崔成的形象,用意深远。
7. 小说讲述国旗手崔成的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 石钟山的创作讲究“用小角度展现大主题”。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 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结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农业、农村、农民上多下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去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发展新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
振兴乡村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摘编自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 对材料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和隔膜,才有三家村式的村落存在。
B.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C. 受地方性的限制,终老是乡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
D. 乡土社会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与土地分不开。
B.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区别。
C.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村庄基础结构的变化,同时推动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D. 进入21世纪前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原因就是国家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化建设绕不过农村,每一个个体与乡村之间息息关联,乡村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精神家园。
B. 随着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
C. 从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三个巨变来看,现代化不是工业化,而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D. 振兴乡村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农业转型也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让农业有吸引力。
4. 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5. 为什么说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旗手
石钟山
前国旗手崔成又在那个时刻站在了自家门口的大树下。朝阳缓缓升起,他的腰板挺得笔直,两眼发亮,耳畔似乎又回响起雄浑的国歌声,眼前又出现了猎猎飘扬的国旗。
秀站在窗后充满理解地望着他,在她心里,崔成是真正的男人,因为他在国旗下站过岗,是一名真正的国旗手。
天光大亮了。崔成和秀扛着锄向田地走去,在那片责任田里,他们要劳作一天,播种下春天的希望。
复员回乡半年有余,崔成心里仍别不过劲来,总觉得仍是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四年国旗手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改变了他的一生。
崔成是幸运的,他从众多新兵中被选出成为准国旗手。但在成为真正的国旗手之前,流了多少汗、多少泪,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要成为真正的国旗手,首先要学会走步。抬腿落地都有极严格的讲究,鞋子磨破了好几双,脚上血泡一层又一层。然后要学会站立。那时正是盛夏,他和所有新兵背靠红墙,笔挺站立,汗水湿透了全身,流进眼里,热辣辣的,难忍难挨,他们仍笔直站立着。接着,他们的头顶上又加了两块砖。站着站着,两块砖在头上竟变成了千斤重。他的身体变成摇晃的树,两块砖从头上掉下来,身子一歪,整个人也倒下了,天旋地转。他的耳畔响起了班长严厉的声音:“站起来,站起来!”
后来,崔成发现,真正的国旗手就连睡觉身体也仍然保持笔直。于是,许多个晚上,他用背包带悄悄地把自己的手脚捆在一起,直到不用捆也能睡成老兵那样。
终于能站成真正国旗手的样子了,班长笑着说:“你们合格了。”那天晚上,崔成他们这批新兵站在国旗下唱了一首歌,歌名叫《国旗理解我》。
回乡半年多了,崔成耳畔还时时回响着这首歌:“什么也不说,国旗理解我,站在国旗下,祖国装心头……”
崔成终于可以护卫着国旗走出天安门,走过金水桥了。当站在广场上护卫国旗时,当面对中外游客新奇的目光时,崔成知道,自己和国旗已经成了一道风景。那一刻,他有许多理由骄傲和自豪。他挺胸,抬头,目视前方,站出了国旗手的尊严和形象。
四年中,在国旗下站了多少回,崔成数不清了,但有两回令他无法忘记。
当兵第二年,一次上岗前他肚子隐隐有些痛,他没当回事,准时接了岗。站在哨位上,疼痛愈来愈烈。此时,正有一个外国军事代表团在中央领导陪同下在天安门城楼上参观。疼痛使他脸色苍白,汗珠涌出,身体也哆嗦起来。外国代表团向广场走来,一个外军上将举起相机,在那一瞬,他使出浑身力气把自己站成一个标准的国旗手,目不斜视,露出了中国军人的微笑。外军上将冲他举起大拇指,外宾们都以他和国旗为背景拍照留影。他忘记了时空,只觉得全中国十几亿双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什么也不说,国旗理解我……”他在心里反复吟唱着,直到换岗,刚走下哨位就一头栽倒了。
有一段时间,父亲一连好些天没有给他来信,也不回信。那天,他正在哨位上,父亲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以为自己眼花了。父亲远远地认出了他,颤颤地叫了一声“儿——”那一刻,他差点叫出了声。父亲在哨位不远处停住,解下背包坐下来,说:“俺替你娘来看你。”他凝视着父亲,在心里热热地叫了一声:“爹!”
父亲说:“这辈子俺能亲眼看见俺儿在这儿站岗放哨就知足了。”父亲声音哽咽了,“俺不来,你娘闭不了眼呐。”轰地一声,他的眼泪夺眶声:“娘——”
父亲又说:“你娘病重时,俺想过发电报让你回去,可俺又想,国旗咋能没人站岗哩,硬下心没告诉你。”父亲从兜里摸出了一张火车票,“儿呀,俺知道你忙,俺这就回了。”他指着地上的小包,“这是你娘临走前给你做的鞋,说北京冬天冷。爹就给你放在这儿了。”父亲的身影在他的泪眼中消失了,他在心里一声叠一声地喊着:“爹呀——娘呀——”
当兵第三年,回家探亲时,他认识了秀。秀对他这位国旗手充满了敬意,爱得死心塌地。复员后,他便和秀结了婚。当了四年国旗手,他只带回一面缩小比例的国旗,就贴在新婚的床头。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看见那面国旗,他就痴了,目光呆呆定定的。秀在这种时刻从不打扰他,她知道国旗在他心中的分量。
那天,他和秀坐在地头休息,秀突然说:“等到秋天,卖了粮,俺陪你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他好半晌才回过神,紧紧抓住了秀的手。
他似乎又站在了国旗下,猎猎的国旗声在耳边响成一片。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成由准国旗手成长为真正的国旗手,经历了走步、站立等严苛的训练,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人。
B. 小说通过写崔成内心的三次呼唤,表现了他见到父亲时的惊喜、得知母亲去世时的悲痛、目送父亲离去时的愧疚等复杂心理。
C. 崔成把小国旗贴在床头,每天清晨凝望时都“目光呆呆定定的”,这一细节运用夸张手法,把他对国旗的热爱渲染得生动感人。
D. 小说对秀着墨不多,但写出了她对崔成的深爱、理解和支持,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另一方面衬托了崔成的形象,用意深远。
7. 小说讲述国旗手崔成的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 石钟山的创作讲究“用小角度展现大主题”。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