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5-24
2021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现代白话新诗,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其间,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
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反映和体现。诗学与书论、画论、乐论等不仅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而且常常需要互相参照才能有新的开拓。
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诗歌。中国诗歌的发展,既源自内在语言形式的演化,也受制于不同时代政治生活、经济基础等硬背景的变化,而以文化心理为代表的软实力,正是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桥梁。
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隐晦,有的显露;有的变形,有的变质;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多元的;有的是支配,有的是渗透;有的断章取义,痕迹俱在,有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入诗,有的则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滤。有的是影响,有的则只是暗合;有的是交叉,有的只是平行;有的具有事实联系,有的只具有精神心智上的共通。因此其间未易轻断因果,只宜摆明条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即是,或全诗纯乎议论;或前面抒情叙事,咏物写景,篇末发表议论;或议论与抒情叙事、咏物写景交替穿插;或几种写作手法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方法的多种多样和变化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其议论的题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近到花草木石,远到海外仙国,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其绝人处,在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赵翼《瓯北诗话》)苏诗以后,议论成为宋代诗歌新的审美风尚。
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追求淡雅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比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睛,遂行,中途雪复作》“助尔歌饭瓮”,“饭瓮”乃山东民间俗语和歌谣语。《发广州》“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苏轼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些各地的俗词俚语,被创造性地融入苏轼诗中,显出一种雅人深致。苏诗还擅长用典故来题咏俚俗之物,化俗为雅。如《豆粥》“沙瓶煮豆软如酥”不免俚俗,但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诗的典雅气息油然而至。
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生长,继续“昭烛三才,辉丽万有”。
(摘编自陈才智《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
材料二:
在诗歌中,句法层面的创新现象也层出不穷,诗歌为很多句法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绝佳的语言环境。
如紧缩句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指分句间经过语音紧凑和词语缩减,而形成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如“天一黑就下班回家”是由“只要天一黑,就下班回家”这个一般复句紧缩而成的。诗歌对紧缩句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蒋绍愚在《唐诗语言》中说,在散文中由两个分句构成一个复句,往往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而在唐诗,特别是近体诗中,这些关联词一般省略不用而造成紧缩句的大量出现。
例如,近体诗“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严恽《落花》)中的“问花花不语”,就是由“我问花,但是花却不语”省略关键词和停顿而形成的紧缩句。紧缩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可见到,如一则体育新闻标题“贏球不可怕!缺谁谁尴尬”,其中的“缺谁谁尴尬”就是受诗歌韵律的影响而省略了关联词“无论……都”。
诗歌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还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诗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藏,值得我们不断开垦和深挖。
(摘编自张力《诗歌,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唐朝、宋朝、元朝等,再到现代,中国诗歌的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
B.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多种多样的情况,引起这多种多样的情况并不是社会原因。
C.俗词俚语,只要写进了诗歌中,就不再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俗词俚语了,而具有雅语色彩了。
D.与哲学、风俗等其他文化相比,诗歌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的动力和源泉是最丰富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唐产生了大量边塞诗,这与唐帝国文治武功极盛的国势有关,与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有关。
B.没有红军长征就难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豪迈的诗句,它是红军精神的表现。
C.如要创作歌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人事迹的诗歌,一定会运用“抗击”“新冠肺炎”这样反映时代的词语。
D.诗歌是语言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汉语中的紧缩句,是一种句法创新,紧缩句在唐诗,特别是近体诗中大量出现。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紧缩句的一项是( )
A.天一晴就走B.幸福就在身边
C.抽刀断水水更流D.感时花溅泪
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解释中国诗歌“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的意思。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火①
鲁 迅
①普洛美修斯偷火给人类,总算是犯了天条,贬入地狱。但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没有破坏神圣的私有财产——那时候,树木还是无主的公物。然而燧人氏也被忘却了,到如今只见中国人供火神菩萨,不见供燧人氏的。
②火神菩萨只管放火,不管点灯。凡是火着就有他的份。因此,大家把他供养起来,希望他少作恶。然而如果他不作恶,他还受得着供养么,你想?
③点灯太平凡了。从古至今,没有听到过点灯出名的名人,虽然人类从燧人氏那里学会了点火已经有五六千年的时间。放火就不然。秦始皇放了一把火——烧了书没有烧人;项羽入关又放了一把火——烧的是阿房宫不是民房(?——待考)。……罗马的一个什么皇帝却放火烧百姓了;中世纪正教的僧侣就会把异教徒当柴火烧,间或还灌上油。这些都是一世之雄。现代的希特拉就是活证人。如何能不供养起来?何况现今是进化时代,火神菩萨也代代跨灶的。
④譬如说罢,没有电灯的地方,小百姓不顾什么国货年,人人都要买点洋货的煤油,晚上就点起来:那么幽黯的黄澄澄的光线映在纸窗上,多不大方!不准,不准这么点灯!你们如果要光明的话,非得禁止这样“浪费”煤油不可。煤油应当扛到田地里去,灌进喷筒,呼啦呼啦的喷起来……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会儿都变成飞灰了。还不够,就有燃烧弹,硫磺弹,从飞机上面扔下来,像上海一二八的大火似的,够烧几天几晚。那才是伟大的光明呵。
⑤火神菩萨的威风是这样的。可是说起来,他又不承认:火神菩萨据说原是保佑小民的,至于火灾,却要怪小民自不小心,或是为非作歹,纵火抢掠。
⑥谁知道呢?历代放火的名人总是这样说,却未必总有人信。
⑦我们只看见点灯是平凡的,放火是雄壮的,所以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你不见海京伯马戏团么:宰了耕牛喂老虎,原是这年头的“时代精神”。
十一月二日
[注]①本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12月15日《申报月刊》第2卷第12号,署名洛文后收录于《南腔北调集》。
文本二:
火光
[苏联]邦达列夫
①森林里笼罩着一片秋天落日时分的火红色的寂静。
②我能听到树叶从白杨树上掉落的声音。这些树叶在渐趋昏暗的空气中久久地飘荡着。
③后来我沿着已沉没在傍晚黑暗里的低地走着。前方,在陡峭的铁路堤岸上黑黝黝的货车车厢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在车轮空隙之间透光的地方,最早出现的星星讥刺般地闪烁着丝丝光芒。
④当我登上路堤高处,尽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时候,由于那即将来临的旷地之夜的气息,以及那红色车厢壁寒气瑟缩暗淡的反光,和扳道员岗亭里熄灭了灯的窗子,我突然感到一阵寒冷。十月的落日暗下去了,但它熄灭得很遥远。下面,在大地的边缘,在凹地上玫瑰色的河流弯道处,森林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消失在远方的雾中。森林上空堆满了煤炭似的巨块乌云,它们满载着明天的阴雨。
⑤突然,在这暮色渐浓的深处闪出了一个火光,它漂浮在密林中,放射出光线,像一颗温暖的星星悬挂在那里,是那样地出乎意料,那样地使人迷惑不解……
⑥在这里,在铁路路堤上,越来越急地吹来入冬前的寒风,冰冷的落日反光已经完全在货车车厢外壁上熄灭了(这车厢仿佛是永远凝固了似的),风在电话线里发出惊心动魄的呼啸,引发起一种不可避免的秋夜的忧愁。而那远方的火光在向人眩晕地招手、呼唤,对人们许诺着家庭的舒适、爱情、忠实的朋友和真诚的友谊。这是我在从前的某个时候向往过的,我还没有到有“许多伤心事”的年岁,还没有到失落和失望的时期。
⑦我呆然不动,哆嗦着翻起了雨衣的领子,肩靠停立的车厢,又开始注视起刮着风的暗处,但前方哪儿也没有火光……
⑧或许,这火光是我的幻觉。我焦急恐惧地等待着它蓬勃的点点火星在密林中燃起。我克制着自己的怀疑,热切地渴望,这火星如在我的青春时代一般,用爱情、希望,以及无论谁和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对生活的信心来召唤我。但同时我也渐渐明白了,我正在度过自己一生中那个在宁静的冬天之前的愁闷的秋季,在这一时期再也不会有臆造的思想、操心和毫无价值的虚荣。
⑨但在这样的时刻,我很想自我欺骗,渴望火花在夜里燃起,可它并没有燃起。
(刘同英 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开头以与火相关的普洛美修斯与燧人氏入题,写他们造福人类却被遗忘,接着写火神菩萨作恶却受祭奠,这样写旨在批判国人的愚昧。
B.文本二开头两段从视、听角度描写“我”亲见的森林秋日暮色图,突出环境寂静等特点,以动衬静,景中融情,渲染了“我”忧郁的心绪。
C.文本一举秦始皇焚书、项羽火烧阿房宫、罗马皇帝火烧百姓、中世纪正教僧侣火烧异教徒等史实,讽刺这些“一世之雄”行径之反动、暴虐。
D.文本二第⑧段集中描写“我”突然看见密林中浮动的一个火光后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我”心理的复杂状况,这段描写起到揭示主旨的作用。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结尾用马戏团“宰了耕牛喂老虎”这个浅显易懂的现象,印证“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的论断,可谓深入浅出。
B.文本二第④段结尾写森林上空阴云密布,第⑤段用“温暖的星星”比喻密林中漂浮的“火光”,写出了“我”豁然开朗的心情。
C.文本一画横线句用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以及“你们”的称谓,模拟现代“火神菩萨”的口吻,写出了其禁止百姓点灯的丑态。
D.文本二末段中“渴望火花在夜里燃起”与“可它并没有燃起”构成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这样结尾,使文章留白,耐人寻味。
8.简要分析两篇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
9.简要分析两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现代白话新诗,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其间,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
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反映和体现。诗学与书论、画论、乐论等不仅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而且常常需要互相参照才能有新的开拓。
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诗歌。中国诗歌的发展,既源自内在语言形式的演化,也受制于不同时代政治生活、经济基础等硬背景的变化,而以文化心理为代表的软实力,正是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桥梁。
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隐晦,有的显露;有的变形,有的变质;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多元的;有的是支配,有的是渗透;有的断章取义,痕迹俱在,有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入诗,有的则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滤。有的是影响,有的则只是暗合;有的是交叉,有的只是平行;有的具有事实联系,有的只具有精神心智上的共通。因此其间未易轻断因果,只宜摆明条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即是,或全诗纯乎议论;或前面抒情叙事,咏物写景,篇末发表议论;或议论与抒情叙事、咏物写景交替穿插;或几种写作手法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方法的多种多样和变化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其议论的题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近到花草木石,远到海外仙国,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其绝人处,在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赵翼《瓯北诗话》)苏诗以后,议论成为宋代诗歌新的审美风尚。
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追求淡雅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比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睛,遂行,中途雪复作》“助尔歌饭瓮”,“饭瓮”乃山东民间俗语和歌谣语。《发广州》“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苏轼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些各地的俗词俚语,被创造性地融入苏轼诗中,显出一种雅人深致。苏诗还擅长用典故来题咏俚俗之物,化俗为雅。如《豆粥》“沙瓶煮豆软如酥”不免俚俗,但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诗的典雅气息油然而至。
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生长,继续“昭烛三才,辉丽万有”。
(摘编自陈才智《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
材料二:
在诗歌中,句法层面的创新现象也层出不穷,诗歌为很多句法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绝佳的语言环境。
如紧缩句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指分句间经过语音紧凑和词语缩减,而形成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如“天一黑就下班回家”是由“只要天一黑,就下班回家”这个一般复句紧缩而成的。诗歌对紧缩句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蒋绍愚在《唐诗语言》中说,在散文中由两个分句构成一个复句,往往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而在唐诗,特别是近体诗中,这些关联词一般省略不用而造成紧缩句的大量出现。
例如,近体诗“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严恽《落花》)中的“问花花不语”,就是由“我问花,但是花却不语”省略关键词和停顿而形成的紧缩句。紧缩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可见到,如一则体育新闻标题“贏球不可怕!缺谁谁尴尬”,其中的“缺谁谁尴尬”就是受诗歌韵律的影响而省略了关联词“无论……都”。
诗歌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还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诗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藏,值得我们不断开垦和深挖。
(摘编自张力《诗歌,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唐朝、宋朝、元朝等,再到现代,中国诗歌的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
B.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多种多样的情况,引起这多种多样的情况并不是社会原因。
C.俗词俚语,只要写进了诗歌中,就不再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俗词俚语了,而具有雅语色彩了。
D.与哲学、风俗等其他文化相比,诗歌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的动力和源泉是最丰富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唐产生了大量边塞诗,这与唐帝国文治武功极盛的国势有关,与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有关。
B.没有红军长征就难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豪迈的诗句,它是红军精神的表现。
C.如要创作歌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人事迹的诗歌,一定会运用“抗击”“新冠肺炎”这样反映时代的词语。
D.诗歌是语言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汉语中的紧缩句,是一种句法创新,紧缩句在唐诗,特别是近体诗中大量出现。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紧缩句的一项是( )
A.天一晴就走B.幸福就在身边
C.抽刀断水水更流D.感时花溅泪
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解释中国诗歌“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的意思。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火①
鲁 迅
①普洛美修斯偷火给人类,总算是犯了天条,贬入地狱。但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没有破坏神圣的私有财产——那时候,树木还是无主的公物。然而燧人氏也被忘却了,到如今只见中国人供火神菩萨,不见供燧人氏的。
②火神菩萨只管放火,不管点灯。凡是火着就有他的份。因此,大家把他供养起来,希望他少作恶。然而如果他不作恶,他还受得着供养么,你想?
③点灯太平凡了。从古至今,没有听到过点灯出名的名人,虽然人类从燧人氏那里学会了点火已经有五六千年的时间。放火就不然。秦始皇放了一把火——烧了书没有烧人;项羽入关又放了一把火——烧的是阿房宫不是民房(?——待考)。……罗马的一个什么皇帝却放火烧百姓了;中世纪正教的僧侣就会把异教徒当柴火烧,间或还灌上油。这些都是一世之雄。现代的希特拉就是活证人。如何能不供养起来?何况现今是进化时代,火神菩萨也代代跨灶的。
④譬如说罢,没有电灯的地方,小百姓不顾什么国货年,人人都要买点洋货的煤油,晚上就点起来:那么幽黯的黄澄澄的光线映在纸窗上,多不大方!不准,不准这么点灯!你们如果要光明的话,非得禁止这样“浪费”煤油不可。煤油应当扛到田地里去,灌进喷筒,呼啦呼啦的喷起来……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会儿都变成飞灰了。还不够,就有燃烧弹,硫磺弹,从飞机上面扔下来,像上海一二八的大火似的,够烧几天几晚。那才是伟大的光明呵。
⑤火神菩萨的威风是这样的。可是说起来,他又不承认:火神菩萨据说原是保佑小民的,至于火灾,却要怪小民自不小心,或是为非作歹,纵火抢掠。
⑥谁知道呢?历代放火的名人总是这样说,却未必总有人信。
⑦我们只看见点灯是平凡的,放火是雄壮的,所以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你不见海京伯马戏团么:宰了耕牛喂老虎,原是这年头的“时代精神”。
十一月二日
[注]①本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12月15日《申报月刊》第2卷第12号,署名洛文后收录于《南腔北调集》。
文本二:
火光
[苏联]邦达列夫
①森林里笼罩着一片秋天落日时分的火红色的寂静。
②我能听到树叶从白杨树上掉落的声音。这些树叶在渐趋昏暗的空气中久久地飘荡着。
③后来我沿着已沉没在傍晚黑暗里的低地走着。前方,在陡峭的铁路堤岸上黑黝黝的货车车厢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在车轮空隙之间透光的地方,最早出现的星星讥刺般地闪烁着丝丝光芒。
④当我登上路堤高处,尽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时候,由于那即将来临的旷地之夜的气息,以及那红色车厢壁寒气瑟缩暗淡的反光,和扳道员岗亭里熄灭了灯的窗子,我突然感到一阵寒冷。十月的落日暗下去了,但它熄灭得很遥远。下面,在大地的边缘,在凹地上玫瑰色的河流弯道处,森林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消失在远方的雾中。森林上空堆满了煤炭似的巨块乌云,它们满载着明天的阴雨。
⑤突然,在这暮色渐浓的深处闪出了一个火光,它漂浮在密林中,放射出光线,像一颗温暖的星星悬挂在那里,是那样地出乎意料,那样地使人迷惑不解……
⑥在这里,在铁路路堤上,越来越急地吹来入冬前的寒风,冰冷的落日反光已经完全在货车车厢外壁上熄灭了(这车厢仿佛是永远凝固了似的),风在电话线里发出惊心动魄的呼啸,引发起一种不可避免的秋夜的忧愁。而那远方的火光在向人眩晕地招手、呼唤,对人们许诺着家庭的舒适、爱情、忠实的朋友和真诚的友谊。这是我在从前的某个时候向往过的,我还没有到有“许多伤心事”的年岁,还没有到失落和失望的时期。
⑦我呆然不动,哆嗦着翻起了雨衣的领子,肩靠停立的车厢,又开始注视起刮着风的暗处,但前方哪儿也没有火光……
⑧或许,这火光是我的幻觉。我焦急恐惧地等待着它蓬勃的点点火星在密林中燃起。我克制着自己的怀疑,热切地渴望,这火星如在我的青春时代一般,用爱情、希望,以及无论谁和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对生活的信心来召唤我。但同时我也渐渐明白了,我正在度过自己一生中那个在宁静的冬天之前的愁闷的秋季,在这一时期再也不会有臆造的思想、操心和毫无价值的虚荣。
⑨但在这样的时刻,我很想自我欺骗,渴望火花在夜里燃起,可它并没有燃起。
(刘同英 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开头以与火相关的普洛美修斯与燧人氏入题,写他们造福人类却被遗忘,接着写火神菩萨作恶却受祭奠,这样写旨在批判国人的愚昧。
B.文本二开头两段从视、听角度描写“我”亲见的森林秋日暮色图,突出环境寂静等特点,以动衬静,景中融情,渲染了“我”忧郁的心绪。
C.文本一举秦始皇焚书、项羽火烧阿房宫、罗马皇帝火烧百姓、中世纪正教僧侣火烧异教徒等史实,讽刺这些“一世之雄”行径之反动、暴虐。
D.文本二第⑧段集中描写“我”突然看见密林中浮动的一个火光后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我”心理的复杂状况,这段描写起到揭示主旨的作用。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结尾用马戏团“宰了耕牛喂老虎”这个浅显易懂的现象,印证“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的论断,可谓深入浅出。
B.文本二第④段结尾写森林上空阴云密布,第⑤段用“温暖的星星”比喻密林中漂浮的“火光”,写出了“我”豁然开朗的心情。
C.文本一画横线句用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以及“你们”的称谓,模拟现代“火神菩萨”的口吻,写出了其禁止百姓点灯的丑态。
D.文本二末段中“渴望火花在夜里燃起”与“可它并没有燃起”构成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这样结尾,使文章留白,耐人寻味。
8.简要分析两篇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
9.简要分析两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