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王性常先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15-07-21
王性常先生传
【明】王阳明
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元末尝奉母避兵五泄山,有道士夜投宿,性常异其气貌,礼敬之曰:“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道士曰:“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与语达旦,因授以筮法。
且为性常筮之。曰:“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性常以母老有难色,道士笑曰:“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遂去。
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性常谓之曰:“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后伯温竟荐性常于朝。洪武四年,以文学征至京师。时性常年已七十而齿发精神如少壮。上问而异之,亲策治道,嘉悦其对,拜兵部郎中。未几,潮民弗靖,遂擢广东参议往督兵粮。
谓所亲曰:“吾命尽兹行乎?”致书与家人诀,携其子彦达以行。至则单舸往谕,潮民感悦,咸叩首服罪,威信大张。
回至增城,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截舟罗拜,愿得性常为帅。性常谕以逆顺祸福,不从,则厉声叱骂之。遂共扶舁之而去。贼为坛坐性常,日罗拜,请不已。性常亦骂不绝声,遂遇害。
时彦达亦随入贼中,从旁哭骂,求死。贼欲并杀之,其酋曰:“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与之食,不顾。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始备上其事,得立庙死所,录用彦达。彦达痛父以忠死,躬耕养母,簏衣恶食,终身不仕。
性常之殁,彦达时年十六云。
(选自《王阳明全集·卷六·世德记》)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常尤善识鉴——识鉴:相面看人
B.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造:拜访
C.未几,潮民弗靖——靖:平安
D.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鼓噪:鸣鼓呐喊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性常放达忠贞的一组是( )
①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②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③亲策治道,嘉悦其对
④至则单舸往谕
⑤则厉声叱骂之
⑥遂共扶舁之而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道士遇到性常,因两人说话投机,道士就把卜筮的方法传授给他,并给他算了一卦,得知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就离开了。
B.性常对处于低微地位的刘伯温寄予厚望,肯定他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要求他在成功之后,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王性常。
C.性常七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刘伯温的举荐被召到京师,收到皇上的器重,被授予兵部郎中,后又提升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劝降了叛乱的潮民,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
D.性常在增城时遇到海寇偷袭,被海寇扣留,海寇请求他做他们的首领,遭到性常的断然拒绝,性常为此厉声训斥,大骂不已,遭到海寇的残忍杀害。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2)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3)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参考答案
1.C 靖:被平定。
2.B ③是皇上对他才能的赞许 ⑥ 是说海寇把王性常用木杖抬着离开增城。
3.A “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不是因“卜筮”而得知,从“吾固知之”可判断。
4.
(1)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
(2)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
(3)以后成功了,希望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
参考译文:
王纲,字性常,还有一字为德常,弟秉常、敬常,都因文学而知名于世。性常尤其擅长相面看人,文武双全。年少的时候,和永嘉的高则诚、同族的元章关系不错,经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当时的人们都不理解他们。
元末的时候,曾带着母亲到五泄山去逃避兵祸,有一位道士晚上前来投宿,性常对他的气质和面貌很惊异,很尊敬地对他说:“先生一定是得道的高人,请把你的姓名告诉我。”道士说:“我是终南山的隐士赵缘督。”和他说到第二天天亮,于是道士传授给他卜筮的方法。
并为性常算了一卦。说:“你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性常因为有老母需要赡养,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道士笑着说:“你和凡俗的缘份还没有割断,我本来很清楚。”于是就离开了。
诚意伯刘伯温地位低微的时候,常常去拜访他。性常对他说:“你确实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然而看你的面貌稍有不称心如意的地方,应该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我的爱好在于山水之间;以后你成功了,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后来刘伯温终究还是在朝廷上举荐了性常。洪武四年,按文学科优秀人物的身份召到京师。当时,性常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是牙齿、头发和他的精神面貌就像少壮年一般。皇上向他询问了一些情况,感到很奇异,亲自又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对他的回答很满意,拜他为兵部郎中。没多久,潮州老百姓的叛乱没有被平定,于是提升他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
他对自己的亲人们说:“我的性命就在这次远行中终结了吗?”于是写信和家人告别,带着他的儿子彦达一同远行。到了之后就驾着一只小船前去劝降,潮州老百姓都深受感动,都低头认罪,他从此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回到增城以后,遇到海寇曹真前来偷袭,海寇鸣鼓呐喊突然赶到,堵住性常乘坐的船只,请求性常做他们的统帅,性常向他们讲明叛逆归顺的祸福利害,可海寇不听从,于是先生厉声训斥他们。海寇把先生用木杖抬着离开了增城。贼寇专门为性常设立了位子让他坐,每天围着参拜,不停地请求他做他们的统帅。性常对此大骂不已,于是遭到贼寇的杀害。
当时彦达也跟随着来到海寇的营中,他在旁边哭骂着,只求一死。贼寇打算把他一块杀掉,可贼首说:“父亲忠诚,儿子孝顺,如果杀了他不好。”后来给他饭吃,他看都不看。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才详细地把这件事呈报给朝廷,朝廷在他死去的地方建立了祠庙,并把彦达录用为官。彦达很为父亲因忠诚而死感到悲痛,一直亲自种地来养活母亲,粗衣淡食,终生没有做官。性常去世的时候,彦达当时才十六岁。
【明】王阳明
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元末尝奉母避兵五泄山,有道士夜投宿,性常异其气貌,礼敬之曰:“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道士曰:“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与语达旦,因授以筮法。
且为性常筮之。曰:“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性常以母老有难色,道士笑曰:“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遂去。
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性常谓之曰:“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后伯温竟荐性常于朝。洪武四年,以文学征至京师。时性常年已七十而齿发精神如少壮。上问而异之,亲策治道,嘉悦其对,拜兵部郎中。未几,潮民弗靖,遂擢广东参议往督兵粮。
谓所亲曰:“吾命尽兹行乎?”致书与家人诀,携其子彦达以行。至则单舸往谕,潮民感悦,咸叩首服罪,威信大张。
回至增城,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截舟罗拜,愿得性常为帅。性常谕以逆顺祸福,不从,则厉声叱骂之。遂共扶舁之而去。贼为坛坐性常,日罗拜,请不已。性常亦骂不绝声,遂遇害。
时彦达亦随入贼中,从旁哭骂,求死。贼欲并杀之,其酋曰:“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与之食,不顾。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始备上其事,得立庙死所,录用彦达。彦达痛父以忠死,躬耕养母,簏衣恶食,终身不仕。
性常之殁,彦达时年十六云。
(选自《王阳明全集·卷六·世德记》)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常尤善识鉴——识鉴:相面看人
B.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造:拜访
C.未几,潮民弗靖——靖:平安
D.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鼓噪:鸣鼓呐喊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性常放达忠贞的一组是( )
①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②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③亲策治道,嘉悦其对
④至则单舸往谕
⑤则厉声叱骂之
⑥遂共扶舁之而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道士遇到性常,因两人说话投机,道士就把卜筮的方法传授给他,并给他算了一卦,得知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就离开了。
B.性常对处于低微地位的刘伯温寄予厚望,肯定他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要求他在成功之后,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王性常。
C.性常七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刘伯温的举荐被召到京师,收到皇上的器重,被授予兵部郎中,后又提升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劝降了叛乱的潮民,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
D.性常在增城时遇到海寇偷袭,被海寇扣留,海寇请求他做他们的首领,遭到性常的断然拒绝,性常为此厉声训斥,大骂不已,遭到海寇的残忍杀害。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2)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3)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参考答案
1.C 靖:被平定。
2.B ③是皇上对他才能的赞许 ⑥ 是说海寇把王性常用木杖抬着离开增城。
3.A “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不是因“卜筮”而得知,从“吾固知之”可判断。
4.
(1)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
(2)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
(3)以后成功了,希望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
参考译文:
王纲,字性常,还有一字为德常,弟秉常、敬常,都因文学而知名于世。性常尤其擅长相面看人,文武双全。年少的时候,和永嘉的高则诚、同族的元章关系不错,经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当时的人们都不理解他们。
元末的时候,曾带着母亲到五泄山去逃避兵祸,有一位道士晚上前来投宿,性常对他的气质和面貌很惊异,很尊敬地对他说:“先生一定是得道的高人,请把你的姓名告诉我。”道士说:“我是终南山的隐士赵缘督。”和他说到第二天天亮,于是道士传授给他卜筮的方法。
并为性常算了一卦。说:“你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性常因为有老母需要赡养,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道士笑着说:“你和凡俗的缘份还没有割断,我本来很清楚。”于是就离开了。
诚意伯刘伯温地位低微的时候,常常去拜访他。性常对他说:“你确实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然而看你的面貌稍有不称心如意的地方,应该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我的爱好在于山水之间;以后你成功了,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后来刘伯温终究还是在朝廷上举荐了性常。洪武四年,按文学科优秀人物的身份召到京师。当时,性常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是牙齿、头发和他的精神面貌就像少壮年一般。皇上向他询问了一些情况,感到很奇异,亲自又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对他的回答很满意,拜他为兵部郎中。没多久,潮州老百姓的叛乱没有被平定,于是提升他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
他对自己的亲人们说:“我的性命就在这次远行中终结了吗?”于是写信和家人告别,带着他的儿子彦达一同远行。到了之后就驾着一只小船前去劝降,潮州老百姓都深受感动,都低头认罪,他从此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回到增城以后,遇到海寇曹真前来偷袭,海寇鸣鼓呐喊突然赶到,堵住性常乘坐的船只,请求性常做他们的统帅,性常向他们讲明叛逆归顺的祸福利害,可海寇不听从,于是先生厉声训斥他们。海寇把先生用木杖抬着离开了增城。贼寇专门为性常设立了位子让他坐,每天围着参拜,不停地请求他做他们的统帅。性常对此大骂不已,于是遭到贼寇的杀害。
当时彦达也跟随着来到海寇的营中,他在旁边哭骂着,只求一死。贼寇打算把他一块杀掉,可贼首说:“父亲忠诚,儿子孝顺,如果杀了他不好。”后来给他饭吃,他看都不看。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才详细地把这件事呈报给朝廷,朝廷在他死去的地方建立了祠庙,并把彦达录用为官。彦达很为父亲因忠诚而死感到悲痛,一直亲自种地来养活母亲,粗衣淡食,终生没有做官。性常去世的时候,彦达当时才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