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炎,常之晋陵人。父聪淮南节度使计议官”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时间:2015-08-26
胡 应 炎 传
高 启
胡应炎,常之晋陵人。父聪淮南节度使计议官。元丞相伯颜南伐,师次常境,知府王洙遁,朝廷以姚訔知府事,訔见应炎喜曰:“得君,敌不足破矣。”署节度判官。
应炎归告父及兄弟曰:“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父、兄弟并曰:“吾与汝虽父子兄弟,然于国则皆臣也。图报之义,彼此同之,岂可临难而独免乎?”
应炎与訔画曰:“吾州京师北门,不可失守。然城卑堑狭,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而北兵锐且众,乘胜远来,其锋不可当,恐未易与战也。宜树木栅傅城,益调粟缮械为守计。” 訔然之。
初洙遁时,其客王虎臣盗郡印,自称知府,诣伯颜军门献之。伯颜不知其诈,命还守常,而遣兵与俱。及城,訔等已先至,不得入,反以民叛告。伯颜怒,命元帅唆都率步骑二十余万围之。应炎与安节、师勇分门出战,各累大捷,杀其将校甚众。唆都请益师,伯颜遂以西城诸部兵来会,攻围益急,饷援俱绝。唆都以栅坚不可拔,剽近野得妇人,刳乳煎膏沃其上,发火矢射之,火炽,栅焚。又运机石击楼堞,尽毁。食尽,唆都侦知之,遣使呼应炎语,谕使出降。应炎骂之,且截纸缕置盂中若汤饼状者以箸引示之,曰:“吾食甚足,若欲得城,需金山长也。”
“金山长”,谚语谓无其期。世呼寺主僧为长老,故唆都即趣召金山僧至军,问以攻城之策。僧不知为计,周行视城曰:“是城龟形也,东南其首,西北其尾。攻尾,则首愈缩,其法,当攻首。”从之,城遂陷。应炎率民兵巷战,至孔子庙前众溃,犹手刃数人。力屈,遂就擒。唆都让之曰:“若即尝多杀吾将校者耶?”应炎曰:“吾欲杀汝,何将校也?恨力不及耳!”唆都怒,腰斩之,时年二十七。
(选自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历代传记精选读本》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丞相伯颜南伐,师次常境次:驻扎
B.城卑堑狭卑:卑下
C.各累大捷,杀其将校甚众累:连续多次
D.其锋不可当当:抵挡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胡应炎爱国气节和不屈精神的一组是( )
①应炎率民兵巷战
②岂可临难而独免乎
③得君,敌不足破矣
④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⑤吾食甚足,若欲得城,需金山长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写宋末常州官民抗元之事,叙述按时间顺序展开,从誓死守城、谋划、拒守、巷战、直到殉国,颇为详细。
B.胡应炎不仅作战勇敢,而且虑事颇有谋略,从守城时的谋划到食尽时“截纸缕作汤饼以箸引示”都能显示这一点。
C.元兵非常残忍,攻入常州城中,竟然抢掠妇女,剜下乳房来熬油。
D.文中穿插了守臣的逃遁,与胡应炎的形象形成强烈对照,突出了传主的爱国情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
(2)应炎曰:“吾欲杀汝,何将校也?恨力不及耳!”
参考答案:
1:B 卑:低矮。
2:D ②是胡应炎的父兄的语言③是赞扬胡应炎有勇有谋。
3:C
4:
(1)我们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恩宠,现在元人的战马已经逼近都城,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戎,少数民族的代称,指元兵;郊,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秋,时候;判断句;句意;各1分)
(2)胡应炎说:“我是想要杀死你,哪里只是想要杀死你的那些将领?我真怨恨自己没有办到!”(何,哪里;恨,怨恨;及,做得到;每词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胡应炎,是常州晋陵人。他的父亲胡聪做淮南节度使的幕僚。元朝丞相伯颜南下攻打宋朝的时候,元军已驻扎到常州境内,常州知府王洙逃走,朝廷任命姚訔掌管常州,姚訔见到胡应炎高兴地说:“有你在,敌军就不值一打了。”任命他代理节度判官之职。胡应炎回家后告诉父亲和兄弟说:“我们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恩宠,现在元人的战马已经逼近都城,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父亲年纪大了,弟弟应当侍奉在身边离开险地去避难,我将以身报国,不能再顾及家里了。”他的父亲和弟弟说,“我们虽是父子和兄弟,然而,对于国家却都是臣子。图谋报效国家的忠诚之义,是相同的,怎么能够临难而独自逃脱呢?”
胡应炎与姚訔一起谋划守城的办法时说:“我们常州是京城的北部大门,决不能失守。可是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士兵都是普通市民,不是平素训练和调度出来的军队。而且元兵是精锐部队数量众多,他们乘胜而来,锋芒锐不可当,我担心与之作战不容易取得胜利。应该在城墙上再增设木栅、多征调粮食、整修军械,把这作为守城办法。”姚訔认为胡应炎说得对。
当初王洙逃跑后,他的幕僚王虎臣到去了郡里的官印,自己冒充知府,到伯颜的营地献郡印表示投降。伯颜不知道他是假知府,命令他返回常州守城,并且派军队与他一起驻守。等到王虎臣回到常州城,姚訔等人已经先到了,王虎臣等不能进入城中,返回元营报告伯颜说常州城百姓叛乱占据了城池。伯颜大怒,命令元帅唆都率领步兵骑兵共计20多万人包围常州城。胡应炎和安节、师勇分头从不同城门出战迎敌,各自连续多次获胜,杀死元军很多将领。唆都请求增兵,伯颜就调遣西城的兵力来会和支援,对常州城的进攻更加急迫,城内的食物补给和增援都断绝了。唆都认为城上的木栅牢固难以攻城,就在郊外抢掠到一些妇女,剜下她们的乳房来熬油,把这些油浇到木栅上,用弓弩发射点火的箭头,分少了城墙上的木栅。又运来机械和石头,往城上扔,城上的矮墙都被毁坏了。城里的粮食完全消耗掉了,唆都侦查得知这个情况,派遣使者向城上给胡应炎喊话,劝他投降。胡应炎大骂元兵,并且把一些纸和布剪成面片状放到盆里用筷子挑起吃给城下的元军看,说:“我们的食物很充足,你们想要攻下城池,永无期限。”
“金山长”谚语的意思是没有期限。人们都称寺里的住持为长老,所以唆都就迅速派人召金山寺的住持到军中,向他询问攻城的办法。和尚没有什么妙计,绕着城假装巡视了一圈瞎诌道:“这座城是一个乌龟的形状,东南方是乌龟的头部,西北面是乌龟的尾部。攻打尾部,那么头部就会缩回去,恰当的办法,应当攻打乌龟头所在的东南方。”唆都听信了和尚的建议攻城,常州城陷落了。胡应炎率领市民与元兵展开了巷战,打到孔子庙那里众人溃散了,胡应炎仍然坚持作战,亲手杀死很多元兵。最后筋疲力尽被元兵活捉。唆都审讯他说:“你就是曾经杀了我很多将领的那个人?” 胡应炎说:“我是想杀死你,哪里只是想杀死你的那些将领?我真怨恨自己没有办到!”唆都大怒,腰斩了胡应炎,他年仅27岁。
高 启
胡应炎,常之晋陵人。父聪淮南节度使计议官。元丞相伯颜南伐,师次常境,知府王洙遁,朝廷以姚訔知府事,訔见应炎喜曰:“得君,敌不足破矣。”署节度判官。
应炎归告父及兄弟曰:“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父、兄弟并曰:“吾与汝虽父子兄弟,然于国则皆臣也。图报之义,彼此同之,岂可临难而独免乎?”
应炎与訔画曰:“吾州京师北门,不可失守。然城卑堑狭,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而北兵锐且众,乘胜远来,其锋不可当,恐未易与战也。宜树木栅傅城,益调粟缮械为守计。” 訔然之。
初洙遁时,其客王虎臣盗郡印,自称知府,诣伯颜军门献之。伯颜不知其诈,命还守常,而遣兵与俱。及城,訔等已先至,不得入,反以民叛告。伯颜怒,命元帅唆都率步骑二十余万围之。应炎与安节、师勇分门出战,各累大捷,杀其将校甚众。唆都请益师,伯颜遂以西城诸部兵来会,攻围益急,饷援俱绝。唆都以栅坚不可拔,剽近野得妇人,刳乳煎膏沃其上,发火矢射之,火炽,栅焚。又运机石击楼堞,尽毁。食尽,唆都侦知之,遣使呼应炎语,谕使出降。应炎骂之,且截纸缕置盂中若汤饼状者以箸引示之,曰:“吾食甚足,若欲得城,需金山长也。”
“金山长”,谚语谓无其期。世呼寺主僧为长老,故唆都即趣召金山僧至军,问以攻城之策。僧不知为计,周行视城曰:“是城龟形也,东南其首,西北其尾。攻尾,则首愈缩,其法,当攻首。”从之,城遂陷。应炎率民兵巷战,至孔子庙前众溃,犹手刃数人。力屈,遂就擒。唆都让之曰:“若即尝多杀吾将校者耶?”应炎曰:“吾欲杀汝,何将校也?恨力不及耳!”唆都怒,腰斩之,时年二十七。
(选自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历代传记精选读本》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丞相伯颜南伐,师次常境次:驻扎
B.城卑堑狭卑:卑下
C.各累大捷,杀其将校甚众累:连续多次
D.其锋不可当当:抵挡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胡应炎爱国气节和不屈精神的一组是( )
①应炎率民兵巷战
②岂可临难而独免乎
③得君,敌不足破矣
④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⑤吾食甚足,若欲得城,需金山长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写宋末常州官民抗元之事,叙述按时间顺序展开,从誓死守城、谋划、拒守、巷战、直到殉国,颇为详细。
B.胡应炎不仅作战勇敢,而且虑事颇有谋略,从守城时的谋划到食尽时“截纸缕作汤饼以箸引示”都能显示这一点。
C.元兵非常残忍,攻入常州城中,竟然抢掠妇女,剜下乳房来熬油。
D.文中穿插了守臣的逃遁,与胡应炎的形象形成强烈对照,突出了传主的爱国情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
(2)应炎曰:“吾欲杀汝,何将校也?恨力不及耳!”
参考答案:
1:B 卑:低矮。
2:D ②是胡应炎的父兄的语言③是赞扬胡应炎有勇有谋。
3:C
4:
(1)我们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恩宠,现在元人的战马已经逼近都城,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戎,少数民族的代称,指元兵;郊,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秋,时候;判断句;句意;各1分)
(2)胡应炎说:“我是想要杀死你,哪里只是想要杀死你的那些将领?我真怨恨自己没有办到!”(何,哪里;恨,怨恨;及,做得到;每词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胡应炎,是常州晋陵人。他的父亲胡聪做淮南节度使的幕僚。元朝丞相伯颜南下攻打宋朝的时候,元军已驻扎到常州境内,常州知府王洙逃走,朝廷任命姚訔掌管常州,姚訔见到胡应炎高兴地说:“有你在,敌军就不值一打了。”任命他代理节度判官之职。胡应炎回家后告诉父亲和兄弟说:“我们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恩宠,现在元人的战马已经逼近都城,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父亲年纪大了,弟弟应当侍奉在身边离开险地去避难,我将以身报国,不能再顾及家里了。”他的父亲和弟弟说,“我们虽是父子和兄弟,然而,对于国家却都是臣子。图谋报效国家的忠诚之义,是相同的,怎么能够临难而独自逃脱呢?”
胡应炎与姚訔一起谋划守城的办法时说:“我们常州是京城的北部大门,决不能失守。可是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士兵都是普通市民,不是平素训练和调度出来的军队。而且元兵是精锐部队数量众多,他们乘胜而来,锋芒锐不可当,我担心与之作战不容易取得胜利。应该在城墙上再增设木栅、多征调粮食、整修军械,把这作为守城办法。”姚訔认为胡应炎说得对。
当初王洙逃跑后,他的幕僚王虎臣到去了郡里的官印,自己冒充知府,到伯颜的营地献郡印表示投降。伯颜不知道他是假知府,命令他返回常州守城,并且派军队与他一起驻守。等到王虎臣回到常州城,姚訔等人已经先到了,王虎臣等不能进入城中,返回元营报告伯颜说常州城百姓叛乱占据了城池。伯颜大怒,命令元帅唆都率领步兵骑兵共计20多万人包围常州城。胡应炎和安节、师勇分头从不同城门出战迎敌,各自连续多次获胜,杀死元军很多将领。唆都请求增兵,伯颜就调遣西城的兵力来会和支援,对常州城的进攻更加急迫,城内的食物补给和增援都断绝了。唆都认为城上的木栅牢固难以攻城,就在郊外抢掠到一些妇女,剜下她们的乳房来熬油,把这些油浇到木栅上,用弓弩发射点火的箭头,分少了城墙上的木栅。又运来机械和石头,往城上扔,城上的矮墙都被毁坏了。城里的粮食完全消耗掉了,唆都侦查得知这个情况,派遣使者向城上给胡应炎喊话,劝他投降。胡应炎大骂元兵,并且把一些纸和布剪成面片状放到盆里用筷子挑起吃给城下的元军看,说:“我们的食物很充足,你们想要攻下城池,永无期限。”
“金山长”谚语的意思是没有期限。人们都称寺里的住持为长老,所以唆都就迅速派人召金山寺的住持到军中,向他询问攻城的办法。和尚没有什么妙计,绕着城假装巡视了一圈瞎诌道:“这座城是一个乌龟的形状,东南方是乌龟的头部,西北面是乌龟的尾部。攻打尾部,那么头部就会缩回去,恰当的办法,应当攻打乌龟头所在的东南方。”唆都听信了和尚的建议攻城,常州城陷落了。胡应炎率领市民与元兵展开了巷战,打到孔子庙那里众人溃散了,胡应炎仍然坚持作战,亲手杀死很多元兵。最后筋疲力尽被元兵活捉。唆都审讯他说:“你就是曾经杀了我很多将领的那个人?” 胡应炎说:“我是想杀死你,哪里只是想杀死你的那些将领?我真怨恨自己没有办到!”唆都大怒,腰斩了胡应炎,他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