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宿香山寺》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14-05-30
花雨轻霏结青莲①世界
云峰郁起现白毫相光②
——乾隆题香山四大殿
注释:①青莲:常用以喻佛。②白毫相光: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宿香山寺·明·王世贞
白云深锁上才幽,蹑屐无劳问惠休①。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②天回象罔③愁。坐久忽警心地净,向来西竺④在南州。
注释:①惠休:南朝僧人,后还俗入仕,诗人王世贞不愿步其后尘。②卓锡:卓: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③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④西竺: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佛教发源地。
⑴.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宿香山寺》这首律诗中的 联和 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3分)
⑵.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一句写香山寺所处环境的幽静僻深,“白云深锁”中“锁”字用得形象贴切。
B.第二句中“无劳”一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的态度和自己的心境。
C.第五、六句,运用了生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听僧人谈经时的内心感受。
D.第七、八句,写出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所在。
E.通读全诗,诗人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处处可见,他淡泊隐逸的心境跃然纸上。
10.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都是描写景物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不少于150字)(12分)
附: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案:
⑴.(3分)【答案】对仗 颔(或第二) 颈(或第三)
⑵.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案】CE
10.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都是描写景物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不少于150字)(12分)
【思路角度】①视觉角度;②动静结合;③借景抒情;④选择的意象(明月、松、泉流);⑤对偶(或对仗)等。
赏析:
上方僧房之最深处 僧名惠休姓汤能诗 陆机诗飞泉漱鸣玉 昔羿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窃食之奔入月宫是为蟾蜍 图经云舒州潜山最奇而山麓为尤胜志公与白鹤道人俱欲之同谋于梁武帝帝令各以物识其地得者居之道人曰某以白鹤止处为记志公曰某以卓锡处为记巳而鹤先飞去至麓将止忽闻空中锡飞声志公之锡遂卓于山麓 西域有天竺寺故曰西竺也
香山,据查有二处:其一在河南洛阳龙江山之东,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此筑石楼,自号香山居士,但这里的香山并无寺;其二,是北京西郊西山山岭之一,主峰名鬼见愁,形势险峻,有香山寺,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王世贞所写,乃指后者。
诗的题目是“宿香山寺”,然通读全诗,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几乎不见,诗篇较多地偏重于诗人心境的刻画。
诗开首第一句,先交代了香山寺所处的环境:这是个十分幽静僻深的地方。“白云深锁”,“锁”字用得形象贴切:寺庙一般藏在深山中,几与外界隔绝,寺庙中的僧人也往往罕与凡人往来——确是一种客观的闭锁,而倘与佛门的深规戒律相联系,更是别有一番寓意。从诗句看,诗人起先似乎并不以为寺庙真有多么幽静,然自身一旦亲临了,方觉它果然幽深静穆。这个开头,一下子便把读者引入了诗篇特定的氛围之中,为整首诗的气氛渲染与诗人的心境的展示作出较好的铺垫。进入香山寺这一特殊环境,诗人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一位历史人物——南北朝时曾为沙门,后还俗入仕的文人惠休。但因惠休诗作淫靡,情过其才,又还俗入仕,诗人并不愿步其后尘,“蹑屐无劳问惠休”一句,鲜明地表示了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物的态度,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入寺后的心境也自然而然地烘托出来了。
诗人转而开始描画夜幕下的香山寺四围景色。是夜月色分外姣好,竹林里布满了月辉,如同千月汇至,松林间流淌着泉水,犹鸣玉声声悦耳。诗人在这里展示了两幅夜景图:一幅是具有明亮色感的月夜图,一幅是具有盈盈声感的松泉图,两幅图声色交并,互为映衬,又织成同一幅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佳联,正是眼前耳畔如此佳美的景致,才引发了诗人的诗思,唤起了诗人的佛心,产生了后半篇诗章中的“心地净”。值得注意的是,松林间潺潺流动的片泉,无形中衬托了香山寺之幽,与首句“上才幽”挂上了钩,足见诗人之匠心。
不过,诗人的笔墨所重,并不在自然景象。颈联所写才是诗人“宿香山寺”的主要活动。他听僧人谈经、吟经,声声经声伴着蟾蜍的鸣叫声,构成了寺庙另一种境象:诗人自己成了客居香山寺的僧人,而那《庄子》中的寓言人物象罔,本是离声色、绝思虑的,在此境此景之下,似也犯愁了。这天际夜幕下的境界是多么令人心怡神和啊!第二句的“卓锡”,卓是立,锡是锡杖,乃僧人外出所用之物,这里指僧人在某地居留,也即诗人客居香山寺。
在如此境界中,诗人终于发现自己豁然开通了,“忽警心地净”,活现了诗人的佛心发现,他醒悟了,他感到了自己与环境的相通,领悟到了佛地的去处与归宿。可以说,诗人写此诗所要表达的旨意全在尾联,它表达了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他写此诗的目的所在。
从整首诗看,诗人很好地处理了景与情的关系,他先由景入题,点出香山寺的地理环境,突出了一个“幽”字,而正是这“幽”,为诗人的心境与情绪创造了氛围,从而引出诗人的感悟,使景十分妥贴地为情创制了条件。
诚然,本诗并非一首纯游览诗,香山寺在诗中只是一个陪衬物,但通过首、颔二联以香山寺环境与景致的描绘,我们多少能领略到一些这个名胜地的清幽、宜人景色。
云峰郁起现白毫相光②
——乾隆题香山四大殿
注释:①青莲:常用以喻佛。②白毫相光: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宿香山寺·明·王世贞
白云深锁上才幽,蹑屐无劳问惠休①。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②天回象罔③愁。坐久忽警心地净,向来西竺④在南州。
注释:①惠休:南朝僧人,后还俗入仕,诗人王世贞不愿步其后尘。②卓锡:卓: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③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④西竺: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佛教发源地。
⑴.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宿香山寺》这首律诗中的 联和 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3分)
⑵.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一句写香山寺所处环境的幽静僻深,“白云深锁”中“锁”字用得形象贴切。
B.第二句中“无劳”一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的态度和自己的心境。
C.第五、六句,运用了生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听僧人谈经时的内心感受。
D.第七、八句,写出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所在。
E.通读全诗,诗人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处处可见,他淡泊隐逸的心境跃然纸上。
10.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都是描写景物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不少于150字)(12分)
附: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案:
⑴.(3分)【答案】对仗 颔(或第二) 颈(或第三)
⑵.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案】CE
10.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都是描写景物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不少于150字)(12分)
【思路角度】①视觉角度;②动静结合;③借景抒情;④选择的意象(明月、松、泉流);⑤对偶(或对仗)等。
赏析:
上方僧房之最深处 僧名惠休姓汤能诗 陆机诗飞泉漱鸣玉 昔羿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窃食之奔入月宫是为蟾蜍 图经云舒州潜山最奇而山麓为尤胜志公与白鹤道人俱欲之同谋于梁武帝帝令各以物识其地得者居之道人曰某以白鹤止处为记志公曰某以卓锡处为记巳而鹤先飞去至麓将止忽闻空中锡飞声志公之锡遂卓于山麓 西域有天竺寺故曰西竺也
香山,据查有二处:其一在河南洛阳龙江山之东,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此筑石楼,自号香山居士,但这里的香山并无寺;其二,是北京西郊西山山岭之一,主峰名鬼见愁,形势险峻,有香山寺,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王世贞所写,乃指后者。
诗的题目是“宿香山寺”,然通读全诗,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几乎不见,诗篇较多地偏重于诗人心境的刻画。
诗开首第一句,先交代了香山寺所处的环境:这是个十分幽静僻深的地方。“白云深锁”,“锁”字用得形象贴切:寺庙一般藏在深山中,几与外界隔绝,寺庙中的僧人也往往罕与凡人往来——确是一种客观的闭锁,而倘与佛门的深规戒律相联系,更是别有一番寓意。从诗句看,诗人起先似乎并不以为寺庙真有多么幽静,然自身一旦亲临了,方觉它果然幽深静穆。这个开头,一下子便把读者引入了诗篇特定的氛围之中,为整首诗的气氛渲染与诗人的心境的展示作出较好的铺垫。进入香山寺这一特殊环境,诗人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一位历史人物——南北朝时曾为沙门,后还俗入仕的文人惠休。但因惠休诗作淫靡,情过其才,又还俗入仕,诗人并不愿步其后尘,“蹑屐无劳问惠休”一句,鲜明地表示了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物的态度,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入寺后的心境也自然而然地烘托出来了。
诗人转而开始描画夜幕下的香山寺四围景色。是夜月色分外姣好,竹林里布满了月辉,如同千月汇至,松林间流淌着泉水,犹鸣玉声声悦耳。诗人在这里展示了两幅夜景图:一幅是具有明亮色感的月夜图,一幅是具有盈盈声感的松泉图,两幅图声色交并,互为映衬,又织成同一幅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佳联,正是眼前耳畔如此佳美的景致,才引发了诗人的诗思,唤起了诗人的佛心,产生了后半篇诗章中的“心地净”。值得注意的是,松林间潺潺流动的片泉,无形中衬托了香山寺之幽,与首句“上才幽”挂上了钩,足见诗人之匠心。
不过,诗人的笔墨所重,并不在自然景象。颈联所写才是诗人“宿香山寺”的主要活动。他听僧人谈经、吟经,声声经声伴着蟾蜍的鸣叫声,构成了寺庙另一种境象:诗人自己成了客居香山寺的僧人,而那《庄子》中的寓言人物象罔,本是离声色、绝思虑的,在此境此景之下,似也犯愁了。这天际夜幕下的境界是多么令人心怡神和啊!第二句的“卓锡”,卓是立,锡是锡杖,乃僧人外出所用之物,这里指僧人在某地居留,也即诗人客居香山寺。
在如此境界中,诗人终于发现自己豁然开通了,“忽警心地净”,活现了诗人的佛心发现,他醒悟了,他感到了自己与环境的相通,领悟到了佛地的去处与归宿。可以说,诗人写此诗所要表达的旨意全在尾联,它表达了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他写此诗的目的所在。
从整首诗看,诗人很好地处理了景与情的关系,他先由景入题,点出香山寺的地理环境,突出了一个“幽”字,而正是这“幽”,为诗人的心境与情绪创造了氛围,从而引出诗人的感悟,使景十分妥贴地为情创制了条件。
诚然,本诗并非一首纯游览诗,香山寺在诗中只是一个陪衬物,但通过首、颔二联以香山寺环境与景致的描绘,我们多少能领略到一些这个名胜地的清幽、宜人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