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秦州杂诗(其七)》“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全诗赏析
时间:2015-10-27
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同是写高山孤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阔大中带有闲远的意态,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则隐约透露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沈德潜说:“起手壁立万仞”(《唐诗别裁》),这个评语不仅道出了这首诗发端雄峻的特点,也表达了这两句诗所给予人的感受。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首联托出雄浑莽苍的全景,次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云动必因风,这是常识;但有时地面无风,高空则风动云移,从地面上的人看来,就有云无风而动的感觉。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还没有黑就高悬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临的直接感受。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一属于错觉,一属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一旦将它们和“关”、“塞”联结在一起,便立即构成奇警的艺术境界,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时期,秦州虽处交通要道,却不属边防前线。安史乱起,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地处陇东的秦州才成为边防军事重镇。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烽火气息的边城中,即使是本来平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仿佛蕴含着不平常的气息。在系心边防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近,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两句赋中有兴,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而且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的那样:“三、四警绝。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
三、四两句在景物描写中已经寓含边愁,因而五六两句便自然引出对边事的直接描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水还。”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第五句的“属国”即“典属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两句用典,用赋一事,而用语错综,故不觉复沓,反增感怆。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胜利。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繁荣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同样是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对比之下,不难体味出这一联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遥望关塞以外,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整个西北边地的局势,正十分令人忧虑。目接衰飒的边地景象,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额,怅恨不已。“烟尘”、“衰飒”均从五、六生出。“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出这种衰飒的局势正在继续发展,而自己为国事忧伤的心情也正未有尽期。全诗地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刘学锴)
赏析二:
诗歌首联写道:“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万重山”即层层叠叠的山。因为陇南是山区,层层叠叠的山,峰峦密布。“万”表示多。“孤城”指秦州城。也就是说,秦州就在山与山之间的河谷地带。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层层缩小,视点落在“秦州”上。这里,诗人从高角度俯视,写了秦州的位置及其附近地理形势。
颔联写道:“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这里,诗人承上而来,从低角度仰视天上,描写了陇南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上句中的“无风”是诗人在山谷里的感觉,地势低洼而无风。“云出塞”却是天上有风在吹的结果。其中“出”字,就表明了云层的运动,表明了风的存在。下句“不夜月临关”,“临”即从上向下看,或者在高处朝向低处,如,照临。“关”与上句“塞”(边界上险要地方)就相对。这里是指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这里是说,边塞到了黄昏,太阳被西山遮住,天没有全黑,但可以看见皎然的明月。这样描写,突出了山区特有的景色,也突出了秦州的地理位置特点。
颈联写道:“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这里,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上句中,“属国”就说在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武帝封他为典属国,即官职名称,相对于现在的外交部长。诗人借此表明了自己希望各族人民重新和好,使节顺利往来。下句“楼兰斩未还”,其中“楼兰”就是指汉时西域国名,后称鄯善。汉武帝时派遣使者到大宛国去,楼兰阻挡道路,扣留汉朝使者。汉昭帝元凤四年,也就是公元前77年,平乐监(官职名)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国王而归。诗人借这个典故,表明了希望扫除障碍,使唐朝同周围各少数民族友好交往。诗人在这里,所要表现的就是希望和平安宁的生活。
尾联写道:“烟尘独怅望,衰飒正摧颜。”“衰飒”即衰落萧索(景象)。“摧颜”催人衰老。这里的“怅望”也就是怅然心里中的希望。我们可以看出,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写了自己。眼前茫茫烟尘的黄土高原,诗人独自眺望,心情极为惆怅。诗人“望”什么呢?“怅”什么呢?当然,“望”的各国使节的正常往来,“望”的是平定叛乱凯旋的战士。然而,诗人此时此刻所能望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高山和深秋季节一片衰败的景象。可以说,这是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安定的渴求。然而“衰飒”的现实状况却“摧颜”了,真与“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艺术上,首先,关键词提携。诗歌中,就是最后四句来说,是承前四句而抒情。诗人用了一个“望”字。不但使后四句脉络清楚,而且使得前四句的描写也落到了实处。其次,典故的运用,诗人早颈联中,运用了典故,不但含蓄形象,而且意蕴深厚,表达了诗人希望,给人无尽的想象。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同是写高山孤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阔大中带有闲远的意态,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则隐约透露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沈德潜说:“起手壁立万仞”(《唐诗别裁》),这个评语不仅道出了这首诗发端雄峻的特点,也表达了这两句诗所给予人的感受。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首联托出雄浑莽苍的全景,次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云动必因风,这是常识;但有时地面无风,高空则风动云移,从地面上的人看来,就有云无风而动的感觉。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还没有黑就高悬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临的直接感受。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一属于错觉,一属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一旦将它们和“关”、“塞”联结在一起,便立即构成奇警的艺术境界,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时期,秦州虽处交通要道,却不属边防前线。安史乱起,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地处陇东的秦州才成为边防军事重镇。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烽火气息的边城中,即使是本来平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仿佛蕴含着不平常的气息。在系心边防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近,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两句赋中有兴,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而且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的那样:“三、四警绝。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
三、四两句在景物描写中已经寓含边愁,因而五六两句便自然引出对边事的直接描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水还。”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第五句的“属国”即“典属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两句用典,用赋一事,而用语错综,故不觉复沓,反增感怆。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胜利。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繁荣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同样是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对比之下,不难体味出这一联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遥望关塞以外,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整个西北边地的局势,正十分令人忧虑。目接衰飒的边地景象,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额,怅恨不已。“烟尘”、“衰飒”均从五、六生出。“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出这种衰飒的局势正在继续发展,而自己为国事忧伤的心情也正未有尽期。全诗地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刘学锴)
赏析二:
诗歌首联写道:“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万重山”即层层叠叠的山。因为陇南是山区,层层叠叠的山,峰峦密布。“万”表示多。“孤城”指秦州城。也就是说,秦州就在山与山之间的河谷地带。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层层缩小,视点落在“秦州”上。这里,诗人从高角度俯视,写了秦州的位置及其附近地理形势。
颔联写道:“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这里,诗人承上而来,从低角度仰视天上,描写了陇南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上句中的“无风”是诗人在山谷里的感觉,地势低洼而无风。“云出塞”却是天上有风在吹的结果。其中“出”字,就表明了云层的运动,表明了风的存在。下句“不夜月临关”,“临”即从上向下看,或者在高处朝向低处,如,照临。“关”与上句“塞”(边界上险要地方)就相对。这里是指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这里是说,边塞到了黄昏,太阳被西山遮住,天没有全黑,但可以看见皎然的明月。这样描写,突出了山区特有的景色,也突出了秦州的地理位置特点。
颈联写道:“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这里,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上句中,“属国”就说在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武帝封他为典属国,即官职名称,相对于现在的外交部长。诗人借此表明了自己希望各族人民重新和好,使节顺利往来。下句“楼兰斩未还”,其中“楼兰”就是指汉时西域国名,后称鄯善。汉武帝时派遣使者到大宛国去,楼兰阻挡道路,扣留汉朝使者。汉昭帝元凤四年,也就是公元前77年,平乐监(官职名)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国王而归。诗人借这个典故,表明了希望扫除障碍,使唐朝同周围各少数民族友好交往。诗人在这里,所要表现的就是希望和平安宁的生活。
尾联写道:“烟尘独怅望,衰飒正摧颜。”“衰飒”即衰落萧索(景象)。“摧颜”催人衰老。这里的“怅望”也就是怅然心里中的希望。我们可以看出,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写了自己。眼前茫茫烟尘的黄土高原,诗人独自眺望,心情极为惆怅。诗人“望”什么呢?“怅”什么呢?当然,“望”的各国使节的正常往来,“望”的是平定叛乱凯旋的战士。然而,诗人此时此刻所能望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高山和深秋季节一片衰败的景象。可以说,这是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安定的渴求。然而“衰飒”的现实状况却“摧颜”了,真与“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艺术上,首先,关键词提携。诗歌中,就是最后四句来说,是承前四句而抒情。诗人用了一个“望”字。不但使后四句脉络清楚,而且使得前四句的描写也落到了实处。其次,典故的运用,诗人早颈联中,运用了典故,不但含蓄形象,而且意蕴深厚,表达了诗人希望,给人无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