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汉家寨》阅读答案
时间:2014-11-10
汉家寨
张承志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
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独自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
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有删节)
15、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铁色戈壁”什么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16、就像人有个性品质一样,汉家寨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7、本文多次出现“坚守”一词,请结合全文理解它们的含义。(5分)
18、作者说“仿佛它是我的答案”,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个“答案”的感悟。(7分)
参考答案
15.这里营造出了一种空寂、荒凉、严峻、苍凉、广阔的情境,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2分)反衬汉家寨人的坚忍顽强的精神,为下文作铺垫。(2分)
16.①年岁长久,阅尽人间沧桑的经历;②神秘;③坚忍、坚守,没被其他民族同化;④保守,封闭(答出以上任意三点,有简要的分析,即给满分。)
17.本文中的“坚守”,先是汉家寨汉民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刚迁徙、屯垦时候的祖先们,客服迁徙、屯垦的困难,抵御外族的入侵;其后,保住本民族传统不被消解、同化;现在,忍受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荒漠、孤寂。(3分)
再就是“我”的坚守,感受汉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和繁殖力的强大,从汉家寨的汉民这里汲取到精神滋养,精神境界从此提升到新的高度。(2分)
18.探究题,从“面对艰难”“坚守”“坚持”“奋争”等角度,做出合理的解读,通顺流畅,多面结合,不少于150字,给高分。
二:
4.作者把汉家寨比作“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一粒生锈的铁丸”,文中哪些内容与这两个比喻相照应?作者写出了汉家寨的什么特点?
5.作者描写了一个“老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作者在文中突出描写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6.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②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
7.作者说:“仿佛它是我的答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得到的“答案”。
参考答案
4.⑴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⑵三道巨大空阔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⑶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地方。⑷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
5.这一老一小对“我”的到来都感到吃惊,都是汉人服饰。
描写他们的用意:一老一小很具典型性,表现了汉家寨的留存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坚守生活、坚守生命,坚守汉人血脉的延续,引出“我”对他们生存问题的思考,并为下文赞叹人的“坚守”提供依据。
6.⑴汉家寨真正体现了另一种残酷:人的生存环境的险恶。⑵汉家寨人生存千年、延续至今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一个有历史记载的事实。
7.无论置身于何等残酷的境地、忍受多少辛苦,为了生命的存活,人都能做出坚韧的坚持和努力。
张承志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
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独自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
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有删节)
15、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铁色戈壁”什么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16、就像人有个性品质一样,汉家寨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7、本文多次出现“坚守”一词,请结合全文理解它们的含义。(5分)
18、作者说“仿佛它是我的答案”,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个“答案”的感悟。(7分)
参考答案
15.这里营造出了一种空寂、荒凉、严峻、苍凉、广阔的情境,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2分)反衬汉家寨人的坚忍顽强的精神,为下文作铺垫。(2分)
16.①年岁长久,阅尽人间沧桑的经历;②神秘;③坚忍、坚守,没被其他民族同化;④保守,封闭(答出以上任意三点,有简要的分析,即给满分。)
17.本文中的“坚守”,先是汉家寨汉民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刚迁徙、屯垦时候的祖先们,客服迁徙、屯垦的困难,抵御外族的入侵;其后,保住本民族传统不被消解、同化;现在,忍受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荒漠、孤寂。(3分)
再就是“我”的坚守,感受汉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和繁殖力的强大,从汉家寨的汉民这里汲取到精神滋养,精神境界从此提升到新的高度。(2分)
18.探究题,从“面对艰难”“坚守”“坚持”“奋争”等角度,做出合理的解读,通顺流畅,多面结合,不少于150字,给高分。
二:
4.作者把汉家寨比作“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一粒生锈的铁丸”,文中哪些内容与这两个比喻相照应?作者写出了汉家寨的什么特点?
5.作者描写了一个“老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作者在文中突出描写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6.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②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
7.作者说:“仿佛它是我的答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得到的“答案”。
参考答案
4.⑴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⑵三道巨大空阔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⑶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地方。⑷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
5.这一老一小对“我”的到来都感到吃惊,都是汉人服饰。
描写他们的用意:一老一小很具典型性,表现了汉家寨的留存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坚守生活、坚守生命,坚守汉人血脉的延续,引出“我”对他们生存问题的思考,并为下文赞叹人的“坚守”提供依据。
6.⑴汉家寨真正体现了另一种残酷:人的生存环境的险恶。⑵汉家寨人生存千年、延续至今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一个有历史记载的事实。
7.无论置身于何等残酷的境地、忍受多少辛苦,为了生命的存活,人都能做出坚韧的坚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