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灯》阅读答案
时间:2015-07-04
珠子灯
汪曾祺
⑴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
⑵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灯体是八扇玻璃,漆着红色的各体寿字,其余部分都是珠子,顶盖上伸出八个珠子的凤头,凤嘴里衔着珠子的小幡,下缀珠子的流苏。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
⑶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这些灯都不怎么亮(点灯的目的原不是为了照明),但很柔和。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⑷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⑸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⑹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⑺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⑻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
⑼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⑽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⑾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里屋炕几上有一套茶具:一个白瓷的茶盘,一把茶壶,四个茶杯。茶杯倒扣着,上面落了细细的尘土。茶壶是荸荠形的扁圆的,茶壶的鼓肚子下面落不着尘土,茶盘里就清清楚楚留下一个干净的圆印子。
⑿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⒀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⒁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⒂她死了。
⒃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⒄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节选自《汪曾祺全集》)
(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画线的句子(6分)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孙淑芸”这一人物形象。(6分)
(3)小说为什么以“珠子灯”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8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结尾一段形象地写出了孙淑芸的命运,语言含蓄,内涵丰富。
B. 孙小组变得古怪了,这是因为她无力反抗命运,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封建伦理的不满。
C. “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暗示读者,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不死了。
D. 小说开关描写了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虽然与小说主体没有什么关系,却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喜爱。
E. 作者对孙淑芸的命运深表同情。
参考答案
(1)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估寂的内心世界对比(或反衬),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
(2)孙淑芸是一个知识、有文化但有非常浓重的封建贞节思想的旧中国女性形象。她虽然受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但却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丈夫互后,她为了恪守封建贞操观,维护家庭“荣誉”,在“新房”里默默地躺了十年,终于寂寂死去。
(3)①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②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性、传统文化,为小产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③因为珠子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④因为珠子灯表现主题,通过珠子灯的这一形象,作者了对孙小组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
(4)BD【B项孙小组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D项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并不是没有关系。】
二:
(1)下列对本文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笔触清新自然而略带感伤,语言凝练传神。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对绿光的描绘就能体现清新自然的特点。
B.小说对人物描绘采用白描的手法,对孙小姐和王常生两个主人公外貌、神态,日常生活等均略去不提,但婚前,婚后淡淡的几笔,却能反映两人锦瑟和鸣,幸福眷侣的生活状态。
C.小说主要采用留白手法,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绘主要由读者去创造补充;叙事角度的客观性及距离感,也冲淡了小说的悲剧意识,保证了全文基调的和谐。
D.“她变的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她死了。”这些短句的运用,过于冷静,甚至冷漠,全文充满了压抑的氛围,悲剧色彩浓烈。
E.王常生婚前的“请孙小姐把脚放了”,表达了他对作为大家闺秀的孙小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抗封建礼教的扼杀和摧残的鼓励;临死前的“‘不要守节’的嘱咐”,更多的表达了对她以后命运的担忧。
(2)小说开头部分关于珠子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3)请就文章后半部分划横线处,从表现手法、结构、内容等方面作简要赏析。(6分)
(4)“我的作品主要追求的是和谐、温情、真、善、美、乐观”(汪曾祺语),本文的创作实践能否体现汪先生的创作理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C(3分) A(2分) B(1分)(B“对孙小姐和王常生两个主人公”有误,D“冷漠”有误,“全文充满了压抑的氛围”有误,E主题有误.两家虽为书香门第,但双方家长都很开明。婚前女性读的书(西厢记、长恨歌、茶花女)、做的事(放脚),男性做的事(到南京接受新式教育、参加革命)都是反封建礼教的,但家庭无疑都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支持;婚后的嘱咐更多的是丈夫为了她以后生活的幸福。她不改嫁是受到长恨歌、西厢记思想的影响,后文大段生活的描写是她对曾经美好的一种怀念和保存,与封建守节无关。另外第(4)已隐约了主题,不然就与此矛盾了。汪文章的风格本身如此。)
(2)展示了江南特有的风俗人性,揭示了人物生活的环境(2分);与后文人物悲剧命运作反衬或对比(2分);为结尾以珠子落地的声音来烘托孙小姐的凄凉人生在情节上做铺垫(2分)。
(3)表现手法:以动衬静(或对比,反衬)(2分);结构:照应前文关于珠子灯的描绘,使故事情节更完整(2分);内容: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孤寂的内心世界对比(或反衬),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使人物形象更丰富,内容更丰满,充分体现其悲情(2分)
(4)举例说明“和谐、温情、真、善、美、乐观”。(举例分析四个方面;每一方面2分)
汪曾祺
⑴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
⑵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灯体是八扇玻璃,漆着红色的各体寿字,其余部分都是珠子,顶盖上伸出八个珠子的凤头,凤嘴里衔着珠子的小幡,下缀珠子的流苏。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
⑶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这些灯都不怎么亮(点灯的目的原不是为了照明),但很柔和。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⑷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⑸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⑹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⑺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⑻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
⑼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⑽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⑾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里屋炕几上有一套茶具:一个白瓷的茶盘,一把茶壶,四个茶杯。茶杯倒扣着,上面落了细细的尘土。茶壶是荸荠形的扁圆的,茶壶的鼓肚子下面落不着尘土,茶盘里就清清楚楚留下一个干净的圆印子。
⑿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⒀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⒁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⒂她死了。
⒃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⒄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画线的句子(6分)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孙淑芸”这一人物形象。(6分)
(3)小说为什么以“珠子灯”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8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结尾一段形象地写出了孙淑芸的命运,语言含蓄,内涵丰富。
B. 孙小组变得古怪了,这是因为她无力反抗命运,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封建伦理的不满。
C. “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暗示读者,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不死了。
D. 小说开关描写了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虽然与小说主体没有什么关系,却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喜爱。
E. 作者对孙淑芸的命运深表同情。
参考答案
(1)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估寂的内心世界对比(或反衬),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
(2)孙淑芸是一个知识、有文化但有非常浓重的封建贞节思想的旧中国女性形象。她虽然受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但却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丈夫互后,她为了恪守封建贞操观,维护家庭“荣誉”,在“新房”里默默地躺了十年,终于寂寂死去。
(3)①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②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性、传统文化,为小产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③因为珠子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④因为珠子灯表现主题,通过珠子灯的这一形象,作者了对孙小组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
(4)BD【B项孙小组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D项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并不是没有关系。】
二:
(1)下列对本文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笔触清新自然而略带感伤,语言凝练传神。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对绿光的描绘就能体现清新自然的特点。
B.小说对人物描绘采用白描的手法,对孙小姐和王常生两个主人公外貌、神态,日常生活等均略去不提,但婚前,婚后淡淡的几笔,却能反映两人锦瑟和鸣,幸福眷侣的生活状态。
C.小说主要采用留白手法,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绘主要由读者去创造补充;叙事角度的客观性及距离感,也冲淡了小说的悲剧意识,保证了全文基调的和谐。
D.“她变的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她死了。”这些短句的运用,过于冷静,甚至冷漠,全文充满了压抑的氛围,悲剧色彩浓烈。
E.王常生婚前的“请孙小姐把脚放了”,表达了他对作为大家闺秀的孙小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抗封建礼教的扼杀和摧残的鼓励;临死前的“‘不要守节’的嘱咐”,更多的表达了对她以后命运的担忧。
(2)小说开头部分关于珠子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3)请就文章后半部分划横线处,从表现手法、结构、内容等方面作简要赏析。(6分)
(4)“我的作品主要追求的是和谐、温情、真、善、美、乐观”(汪曾祺语),本文的创作实践能否体现汪先生的创作理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C(3分)
(2)展示了江南特有的风俗人性,揭示了人物生活的环境(2分);与后文人物悲剧命运作反衬或对比(2分);为结尾以珠子落地的声音来烘托孙小姐的凄凉人生在情节上做铺垫(2分)。
(3)表现手法:以动衬静(或对比,反衬)(2分);结构:照应前文关于珠子灯的描绘,使故事情节更完整(2分);内容: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孤寂的内心世界对比(或反衬),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使人物形象更丰富,内容更丰满,充分体现其悲情(2分)
(4)举例说明“和谐、温情、真、善、美、乐观”。(举例分析四个方面;每一方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