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用六年演绎世纪师魂 阅读答案
时间:2014-11-23
李叔同:用六年演绎世纪师魂
李叔同最开始只教美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引导学生入门。他给学生开了较为系统的西洋美术史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大纲。上理论课时,讲台上除了点名簿、讲义、教课笔记之外,还总是会放很多的小纸条,那是用来记录讲课要点的。举凡时代、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等,都一一记在这些纸条上。后来,这些纸条不仅成为李叔同任教期间的珍贵文献,也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回忆。
美术课上最受学生喜爱的当然是绘画实习。由于西洋画与国画的学习有本质区别,是从训练石膏模型写生入手而非临摹,这让全班的学生都不知该从何下笔。李叔同便细心地穿梭于学生们的画架之间,一一给予指点,并和学生们一同作画,然后把作品挂在黑板上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来领会写生的要领。一个多学期后,李叔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1913年上半年,李叔同写了一篇《石膏模型的用法》,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在国内尚未普及的美术教学方法,内中涉及用石膏模型写生教学的优点、模型的收藏方法、写生教室的选定和布置等多个方面。
当学生们渐渐掌握了模型写生的技巧后,李叔同便开始将人体写生的训练引入课堂,这在中国尚属首例。现存的一张珍贵照片记录了当时写生课上的情景。照片上,一名全身赤裸的青年男子的背影占据着居中醒目的位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坦然于大庭广众之下裸体示人的人体模特。模特站在一张桌子上,正前方是围成几排弧圈、专心作画的学生。在照片右侧,教室内侧光线较暗的地方,有一人左手插在裤兜里,怡然地站在最后一排,他的前面并没有画架,从轮廓上看,似乎便是李叔同。
课堂内的写生训练给学生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李叔同接下来陆续开设了素描、图案、水彩、油画等课程,并开始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到阳光和风景中作画,开展户外写生。
李叔同循序渐进的美术教育不久便有了成绩。从1915年起,李叔同开始将学生创作的铅笔画、粉笔画、传统的水墨画、西洋的水彩和油画,连同他自己的作品,拿到杭州平海路浙江省教育会和西泠印社展出。这在当时的杭州还是件非常新鲜的事,吸引了很多观众,并深受好评。这样的画展,此后不定期地举办过几次。1917年,李叔同组织学生,成立了以学习和研究绘画为目的的“桐阴画会",此后,画展便以“桐阴画会”的名义来举办。1919年5月,其时已出家的李叔同还欣然接受“桐阴画会”的邀请,参观并指导了当年的画展,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除了美术课,李叔同也负责音乐的教学。教唱歌曲之外,还教学生弹奏风琴和钢琴,后来还讲授作曲的基本方法。学生们时常感到诧异,平时似乎也不大看他怎么预备,却总能按照每个学生的资质,启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待学生们有了一定基础后,李叔同便将大家组织起来,在西泠印社的柏堂举行音乐会,虽然也不邀请什么听众,依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艺术教学实践中,李叔同十分重视课外辅导,是我国早期“第二课堂”的开拓者与实践者。每天早餐以前半小时,午饭后至上课前的三刻钟,下午四点以后直至晚上就寝前,李叔同一一排定学生轮流受教,自己也因此时常忙到午夜。
与此同时,李叔同还极为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修。“桐阴画会”和“乐石社”最初都是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团体而成立的,而他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往往比很多主课还要多。在他的引导和督促下,浙江一师的学生对于绘画和音乐两课,比其他任何的功课都要勤。当时的学生之一曹聚仁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连他这素来对音乐没有兴趣的人竟然也在李先生的感染下“发疯地一早起来唱音阶"。而早在1914年5月,黄炎培到浙江一师参观时便已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其专修科的成绩视前两江师范专修科为尤高,主其事者为吾友美术专家李君叔同。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西洋画是从写生人手来训练学生的,没有可供照着临摹的范本,这让学生很为难,李叔同就细心指点并亲自作画示范。
B.李叔同在我国艺术教育方面做了多个有开创性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体现出他卓越的专业眼光与无私奉献精神。
C.就美术课而言,学生更喜欢绘画实习。李叔同为了让学生喜欢理论课,特意在上课前准备了很多小纸条来记录讲课要点。
D.将人体写生训练引入课堂,李叔同开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先河,但现存照片显示,他在当时开展这一活动时也是颇为紧张的。
E.课外作业很多,就连对艺术学科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训练,这是李叔同辅导学生成绩突出的关键所在。
(2)李叔同的美术教育开展不久便有了成绩,请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3)李叔同举办学生画展和音乐会,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4)李叔同的工作态度与方法给我们以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 (1)选B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D、E不给分 (C.李叔同准备小纸条,是为了使上课所讲内容更准确,并非出于让学生喜欢理论课的目的。D.原文说照片上的李叔同“怡然”,可见当时的他并不紧张。E.李叔同辅导学生有效的关键是其方法科学,引导督促到位。有些原本对音乐没有兴趣的学生在他的感染下也都对音乐着了迷。)
(2)李叔同美术教育不久便取得成绩的原因,简而言之在于他教育方法上的循序渐进。(2分)具体说来,从训练石膏模型写生人手;学生掌握模型写生技巧后,便开始人体写生;当学生课堂内写生训练基础打好后,又陆续开设素描、图案、水彩、油画等课程;同时,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开展户外写生。(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满分)
(3) ①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有成就感。②提供展示才情的舞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③引起社会关注,对学生进行鞭策与激励。 (每点2分)
(4)①上课前准备很充分,工作非常认真,这是工作成功的基础。②工作之时注意思考、总结,很快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工作极有帮助。③教学(办事)循序渐进,故易出成绩。④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其工作成效显著的原因之一。
⑤有开拓创新精神,敢为人先,这是事业上有建树的必备条件。
(言之成理即可)
李叔同最开始只教美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引导学生入门。他给学生开了较为系统的西洋美术史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大纲。上理论课时,讲台上除了点名簿、讲义、教课笔记之外,还总是会放很多的小纸条,那是用来记录讲课要点的。举凡时代、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等,都一一记在这些纸条上。后来,这些纸条不仅成为李叔同任教期间的珍贵文献,也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回忆。
李叔同循序渐进的美术教育不久便有了成绩。从1915年起,李叔同开始将学生创作的铅笔画、粉笔画、传统的水墨画、西洋的水彩和油画,连同他自己的作品,拿到杭州平海路浙江省教育会和西泠印社展出。这在当时的杭州还是件非常新鲜的事,吸引了很多观众,并深受好评。这样的画展,此后不定期地举办过几次。1917年,李叔同组织学生,成立了以学习和研究绘画为目的的“桐阴画会",此后,画展便以“桐阴画会”的名义来举办。1919年5月,其时已出家的李叔同还欣然接受“桐阴画会”的邀请,参观并指导了当年的画展,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除了美术课,李叔同也负责音乐的教学。教唱歌曲之外,还教学生弹奏风琴和钢琴,后来还讲授作曲的基本方法。学生们时常感到诧异,平时似乎也不大看他怎么预备,却总能按照每个学生的资质,启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待学生们有了一定基础后,李叔同便将大家组织起来,在西泠印社的柏堂举行音乐会,虽然也不邀请什么听众,依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C.就美术课而言,学生更喜欢绘画实习。李叔同为了让学生喜欢理论课,特意在上课前准备了很多小纸条来记录讲课要点。
(2)李叔同的美术教育开展不久便有了成绩,请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3)李叔同举办学生画展和音乐会,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4)李叔同的工作态度与方法给我们以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 (1)选B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D、E不给分
(2)李叔同美术教育不久便取得成绩的原因,简而言之在于他教育方法上的循序渐进。(2分)具体说来,从训练石膏模型写生人手;学生掌握模型写生技巧后,便开始人体写生;当学生课堂内写生训练基础打好后,又陆续开设素描、图案、水彩、油画等课程;同时,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开展户外写生。(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满分)
(3) ①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有成就感。②提供展示才情的舞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③引起社会关注,对学生进行鞭策与激励。
(4)①上课前准备很充分,工作非常认真,这是工作成功的基础。②工作之时注意思考、总结,很快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工作极有帮助。③教学(办事)循序渐进,故易出成绩。④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其工作成效显著的原因之一。
(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