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王大珩:大厦栋梁 光华如珩 阅读理解试题

时间:2014-12-12
光华如珩
王大珩对光学的爱好,源于父亲的职业。1929年,他随父由北京至青岛,就读于礼贤中学,学业优秀。学业之余,他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观察天体景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此期间,其父讲述研制成功风力计的故事,以及苦于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而要依赖外国解决的感叹,在王大珩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科学熏陶和教育,对王大珩后来攻读物理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与仪器制造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光学物理系光学专业,尽管父亲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一直记着父亲的感叹,也因为,他早就听说清华大学理学院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大师。
叶企孙先生是王大珩最钦佩、最敬重的老师之一。抗战爆发后,叶先生始终教导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老师深沉的民族大义和拳拳的爱国之心深深地震撼着年轻的王大珩,后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直是王大珩最爱唱的一首歌。
1938年,王大珩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资格。两年后,他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技术光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光学玻璃当时被西方各国视为重要的保密技术。为了学到这种中国还没有的技术,1941年王大珩转学到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跟随著名的玻璃学家特纳教授学习。
尔后,让许多人不解的是,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去昌司公司当了一个实习生。2005年,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从书里了解了光学玻璃制作的内容,懂一些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很少,“当时不像现在这样看重学位,我觉得拿不拿学位并不重要。”
尽管被约法三章,且不准进公司工厂,只能在实验室工作,但车间出问题还是得在实验室解决,王大珩相信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就这样,怀着报国的使命感,在英国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王大珩掌握了许多当时保密性很强的光学玻璃制造的关键技术,还研制出快速测量玻璃光性精确度的V棱镜折光仪。这一切,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满怀科技强国的梦想,王大珩从国外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应用光学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家国防力量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
1951年,经钱三强推荐,中国科学院决定让王大珩负责筹建仪器馆的工作,新中国的光学事业从此开始起步。
1952年,仪器馆在长春建立。王大珩组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技术人员,建立起光学物理、光学玻璃和光学机械等三个实验室和两个实验工厂。
筹建仪器馆,王大珩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应用光学专业的龚祖同。龚祖同1938年回国后,就一直为发展中国的光学事业,为研制光学玻璃而四处奔波。王大珩立刻任命龚祖同为光学玻璃实验室主任,并郑重地把自己最看重的研制光学玻璃的工作交给了他,同时交付的,还有王大珩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和他在英国研究出来的光学玻璃配方。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为光学玻璃做了很多学术准备,也牺牲了很多个人利益的王大珩,为何把到手的机会让给别人?
王大珩说,是责任!此时的他,心中只怀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搞出中国自己的光学玻璃,至于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的后面永远留下的是龚祖同的名字,他没有遗憾和私念,唯有祝贺和感激。
1958年,《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了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一批开创性科技成果。
“文化大革命”十年,他主动要求去扫厕所,顶着巨大的压力,采取各种策略,保证了长春光机所所有军工项目的研制,不仅按时为“两弹一星”提供了高质量的光学设备,而且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大型精密光测设备的历史。
近20年来王大珩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
对于“光学之父”的称呼,他曾恳请:“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他一生中恪守的另一个信条是“老老实实地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
1999年9月,他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自张开逊《追记两弹一星功勋、光学先驱王大珩》)
【相关链接】
王大珩(1915-2011),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著名应用光学家。珩:古代配饰上面的横玉,形状像古代的磬,因较稀少而珍贵。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王大珩非常钦佩和敬重的老师叶企孙先生,始终教导王大珩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老师深沉的民族大义和拳拳的爱国之心深深地震撼着年轻的王大珩。
B.二战期间,光学玻璃在军事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被西方各国视为重要的保密技术;为学到这种中国还没有的技术,王大珩曾转学跟随特纳教授学习。
C.王大珩曾经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去昌司公司当实习生,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从他后来对央视记者的谈话中可知,他这样做是因为当时不看重学位。
D.王大珩满怀科技强国梦,于1948年回国。他认为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防力量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
E.王大珩在仪器馆落户长春时,组织来自全国的技术人员,建立起光学物理等三个实验室和两个实验工厂,筹建仪器馆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龚祖同。
(2)王大珩为什么会与光学物理结下不解之缘?请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3)王大珩的高贵品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
(4)请结合材料,简要探究文章标题“光华如珩”的寓意。(8分)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