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芝:人猫亲 阅读答案
时间:2015-05-22
人猫亲
映 芝
①假期中闲散,思绪起伏,忽忆起我历年来与猫结下的一段缘分。
②幼年时在家乡房屋很大,每一扇门下边有一个小门洞,专供狗猫晚间出入。家中有两种猫:一种是比较野蛮的,跑到各处去捉老鼠,不大亲近人;别一种猫性格很温顺,和我们做伴。我记得有一只白老猫,吃饭时它就蹲在桌旁,但不偷食。妈妈说:她结婚时,这只猫已在家里了,是太婆的宠物。太婆去世后,它就跟妈妈亲近了。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对这只白老猫,以它为长辈,不敢去逗它玩。
③抗战期间,我家在上海静安寺路。一天,有客自乡村逃来,家中很乱,忽闯进一只灰色小猫,脸很圆,身段短胖,尾巴短而曲。我在忙碌中就将它“放逐”到巷口去,不料一瞬间它又跑进来了,向我“咪咪”地叫着。我一时怜惜,就把它留下,取名“团团”。
④团团是只聪明的猫,善解入意。我独坐着看书或织毛线时,它就悄悄地走来蹲在脚边,“唔哩唔哩”念着猫经。你若伸手去抚摸它一下,它就“咪……”叫一声,一跳跳到你身上。后来我试着训练它学人的生活,异想天开地做了一张小木床,有枕头,也有被褥。起初它不肯睡,但几次后,它就直身而卧。我也训练它抓被盖身。它吃饭时端端正正团坐在高凳上,很守规矩,学着人的动作,用前爪去取鱼往嘴里吃。家中佣人叫它“猫太太”。他们有时欺负它,它就跑来向我“咪咪咪”地叫个不停。
⑤一年又一年,团团生下了不少儿女,小猫仔都活泼可爱。最多的时候,我家有十二只猫,五世同堂。
⑥团团到了中年,性格变了,野性勃勃,家中喂它的鱼、肉,它不再爱吃了,却爱偷活的小鸡吃。邻居太太喜欢养小鸡,我家前面平台对着她的后院,我常瞥见团团在抓她的小鸡。一天老太太对我说:“又少了两只小鸡,给隔壁小孩偷走了。”其实团团是凶手,却害别人受冤枉,我心歉惭,无言可答,心想:“该把团团关起来才好。”
⑦团团幼年时,是个聪明的才女,年轻时是个温顺的妈妈,但后来不知怎么,变成个格杀的暴君,我为之叹惜。
⑧在台北,我们住的是一幢日式房子,那是旧屋,但尚宽大。前院有芭蕉、棕榈,后院有旧式池塘,围种着许多花木,旁边尚有空地。才搬进去,当午夜梦回时,常听到老鼠们打架的吱吱声。这时正需要一只猫,托人找了好久,结果没有。那时孩子们换了个新环境,不免寂寞,为此,我养起了小鸡、火鸡、小兔来了。小弟看见图画上的猪,肥痴得好玩,他一定要看真的猪。我向村人买了一只来,院角空地上围了木栏。小鸡、小兔繁殖力真强:十只,二十只,四十只。小孩们在院里奔前奔后,说:“今天又多了四只小兔。”“十只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小猪吃得真多,吃了又睡了。”就这样使孩子们高兴,家里也非常热闹有趣。但外婆一回家,常摇头带笑地埋怨:“家里成了动物园了!这些兔、猪、鸡有什么用?我们得弄一只猫来捉掉老鼠才好!”过了一些日子,一只花白猫跑进院子来了,我唤着它:“咪咪!”它惊怯,想要逃走。我再呼唤“咪咪”它才站住,我又去抚摸它。它“咪咪……”叫了一声,很顺和,没有反抗。就这样,它留在我家里,我给它取名“阿花”。
⑨阿花很乖,也勤于工作,一个星期,就捉到四只老鼠。抓到时,它不立即杀死,却把老鼠当作皮球般地抛来抛去,威风十足,似要显示它的本领。孩子们看得拍手叫好。一天晚上,我独自坐在客室里翻阅报纸,阿花嘴里叼着一只老鼠来了。我放下报纸,全神贯注地看它的动作:它用前爪把那老鼠一投一放地玩弄,放在地上,那老鼠也不逃,却合拢细小的前脚,站直身子,向阿花拜了又拜,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老鼠向猫求饶的话剧。第二天,我告诉了孩子们,他们好奇地等着要看,可是,此后阿花虽也捉老鼠,却不再作这么精彩地表演了。两年后,刮台风的那一天阿花不知去向,从此,永不回来。它是个守职的忠臣,除害的名将,我为不曾犒赏它的功绩而歉憾。
⑩美国的猫种很杂,一般猫的性情不太驯服,我提不起再养猫的兴趣,但我家与猫的缘分却还没有断,虽非孟尝君,然也有一大群食客呢!
【注】映芝,女,旅美作家。
(选自散文集《文人与猫》,有删改)
11.文中说“团团是只聪明的猫”,它的聪明有哪些表现?(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被“放逐”后自己又跑回来。(1分)②善解人意:在主人有事时就念“猫经”,不扰主人;在主人空闲时,会主动亲近主人。(1分)③能学人的生活:会直身而卧,会抓被盖身,会坐高凳,会用前爪取鱼。(1分)④受欺负时会向主人“咪咪咪”地叫个不停。(1分)(每点1分)
【思路点拨】回答这类问题:1.通读全文,搞懂它要表达的意境,多读几遍理解透。2.读题,回应原文,再读,抓段中心。3.答题要多说与题意切合的,用自己的理解加以圆润。第四,语言简明厄要。
12.本文主要写猫,而第8段有许多文字并不是写猫,为什么要这样安排?(6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这些文字交代新的居住环境,以及家人与其他小动物相处的生活情景,(1分)表现出一种简单自然而又热闹快乐的生活情趣;(2分)②用没有猫的生活情景来突出猫的重要性,(1分)引出后文作者对“阿花”的描写,为后边写“猫缘”作铺垫。(2分)(每点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对猫和老鼠的动作了细腻的描写,赋予人的思想情感,突出了猫的聪明与可爱。(2分)②也有对“我”的动作与神态的描写,再现了“我”被深深吸引而专心观察的情景。(2分)③动物活动与“我”的专注这两种图景互为衬托,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既是写猫之乐,更是写人之乐。(2分)(每点2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①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②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③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④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⑤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14.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曾说“笔乃心灵之舌”,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往往流露出作者的真性情。你能从本文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真性情?试作简要分析。(8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探索作品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示例一:可以看出作者有仁爱之心。(2分)文章以“历年来与猫结下的一段缘分”为主线,从“我”与不同的猫的交往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仁爱之人:在“我幼小的心里”,白猫是“长辈”;(2分)出于怜惜,“我”收养了团团;(2分)“我”为不曾犒赏阿花的功绩而歉憾。(2分)
示例二: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尊重、热爱生命的人。(2分)①文章记叙了作者与猫的缘分,作者在与猫的相处中获得了大量的生活体验。(2分)②在作者的眼中,猫是“长辈”,是“才女”,是“温顺的妈妈”,是“暴君”,是“名将”,作者甚至像对待子女一样教猫“直身而卧”“抓被盖身”,看老鼠和猫表演“话剧”。(2分)③作者与猫之间的平等相处,是生活的重要内容。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2分)
解析:如果答“文章流露出了作者的一颗爱心”,或“作者是一个心境恬静的人”,或“作者虽历经坎坷,仍保持淡定”等,言之成理也可。
映
①假期中闲散,思绪起伏,忽忆起我历年来与猫结下的一段缘分。
②幼年时在家乡房屋很大,每一扇门下边有一个小门洞,专供狗猫晚间出入。家中有两种猫:一种是比较野蛮的,跑到各处去捉老鼠,不大亲近人;别一种猫性格很温顺,和我们做伴。我记得有一只白老猫,吃饭时它就蹲在桌旁,但不偷食。妈妈说:她结婚时,这只猫已在家里了,是太婆的宠物。太婆去世后,它就跟妈妈亲近了。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对这只白老猫,以它为长辈,不敢去逗它玩。
③抗战期间,我家在上海静安寺路。一天,有客自乡村逃来,家中很乱,忽闯进一只灰色小猫,脸很圆,身段短胖,尾巴短而曲。我在忙碌中就将它“放逐”到巷口去,不料一瞬间它又跑进来了,向我“咪咪”地叫着。我一时怜惜,就把它留下,取名“团团”。
④团团是只聪明的猫,善解入意。我独坐着看书或织毛线时,它就悄悄地走来蹲在脚边,“唔哩唔哩”念着猫经。你若伸手去抚摸它一下,它就“咪……”叫一声,一跳跳到你身上。后来我试着训练它学人的生活,异想天开地做了一张小木床,有枕头,也有被褥。起初它不肯睡,但几次后,它就直身而卧。我也训练它抓被盖身。它吃饭时端端正正团坐在高凳上,很守规矩,学着人的动作,用前爪去取鱼往嘴里吃。家中佣人叫它“猫太太”。他们有时欺负它,它就跑来向我“咪咪咪”地叫个不停。
⑤一年又一年,团团生下了不少儿女,小猫仔都活泼可爱。最多的时候,我家有十二只猫,五世同堂。
⑥团团到了中年,性格变了,野性勃勃,家中喂它的鱼、肉,它不再爱吃了,却爱偷活的小鸡吃。邻居太太喜欢养小鸡,我家前面平台对着她的后院,我常瞥见团团在抓她的小鸡。一天老太太对我说:“又少了两只小鸡,给隔壁小孩偷走了。”其实团团是凶手,却害别人受冤枉,我心歉惭,无言可答,心想:“该把团团关起来才好。”
⑦团团幼年时,是个聪明的才女,年轻时是个温顺的妈妈,但后来不知怎么,变成个格杀的暴君,我为之叹惜。
⑧在台北,我们住的是一幢日式房子,那是旧屋,但尚宽大。前院有芭蕉、棕榈,后院有旧式池塘,围种着许多花木,旁边尚有空地。才搬进去,当午夜梦回时,常听到老鼠们打架的吱吱声。这时正需要一只猫,托人找了好久,结果没有。那时孩子们换了个新环境,不免寂寞,为此,我养起了小鸡、火鸡、小兔来了。小弟看见图画上的猪,肥痴得好玩,他一定要看真的猪。我向村人买了一只来,院角空地上围了木栏。小鸡、小兔繁殖力真强:十只,二十只,四十只。小孩们在院里奔前奔后,说:“今天又多了四只小兔。”“十只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小猪吃得真多,吃了又睡了。”就这样使孩子们高兴,家里也非常热闹有趣。但外婆一回家,常摇头带笑地埋怨:“家里成了动物园了!这些兔、猪、鸡有什么用?我们得弄一只猫来捉掉老鼠才好!”过了一些日子,一只花白猫跑进院子来了,我唤着它:“咪咪!”它惊怯,想要逃走。我再呼唤“咪咪”它才站住,我又去抚摸它。它“咪咪……”叫了一声,很顺和,没有反抗。就这样,它留在我家里,我给它取名“阿花”。
⑨阿花很乖,也勤于工作,一个星期,就捉到四只老鼠。抓到时,它不立即杀死,却把老鼠当作皮球般地抛来抛去,威风十足,似要显示它的本领。孩子们看得拍手叫好。一天晚上,我独自坐在客室里翻阅报纸,阿花嘴里叼着一只老鼠来了。我放下报纸,全神贯注地看它的动作:它用前爪把那老鼠一投一放地玩弄,放在地上,那老鼠也不逃,却合拢细小的前脚,站直身子,向阿花拜了又拜,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老鼠向猫求饶的话剧。第二天,我告诉了孩子们,他们好奇地等着要看,可是,此后阿花虽也捉老鼠,却不再作这么精彩地表演了。两年后,刮台风的那一天阿花不知去向,从此,永不回来。它是个守职的忠臣,除害的名将,我为不曾犒赏它的功绩而歉憾。
⑩美国的猫种很杂,一般猫的性情不太驯服,我提不起再养猫的兴趣,但我家与猫的缘分却还没有断,虽非孟尝君,然也有一大群食客呢!
【注】映芝,女,旅美作家。
(选自散文集《文人与猫》,有删改)
11.文中说“团团是只聪明的猫”,它的聪明有哪些表现?(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被“放逐”后自己又跑回来。(1分)②善解人意:在主人有事时就念“猫经”,不扰主人;在主人空闲时,会主动亲近主人。(1分)③能学人的生活:会直身而卧,会抓被盖身,会坐高凳,会用前爪取鱼。(1分)④受欺负时会向主人“咪咪咪”地叫个不停。(1分)(每点1分)
【思路点拨】回答这类问题:1.通读全文,搞懂它要表达的意境,多读几遍理解透。2.读题,回应原文,再读,抓段中心。3.答题要多说与题意切合的,用自己的理解加以圆润。第四,语言简明厄要。
12.本文主要写猫,而第8段有许多文字并不是写猫,为什么要这样安排?(6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这些文字交代新的居住环境,以及家人与其他小动物相处的生活情景,(1分)表现出一种简单自然而又热闹快乐的生活情趣;(2分)②用没有猫的生活情景来突出猫的重要性,(1分)引出后文作者对“阿花”的描写,为后边写“猫缘”作铺垫。(2分)(每点3分)
【思路点拨】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解答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1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9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对猫和老鼠的动作了细腻的描写,赋予人的思想情感,突出了猫的聪明与可爱。(2分)②也有对“我”的动作与神态的描写,再现了“我”被深深吸引而专心观察的情景。(2分)③动物活动与“我”的专注这两种图景互为衬托,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既是写猫之乐,更是写人之乐。(2分)(每点2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①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②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③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④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⑤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14.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曾说“笔乃心灵之舌”,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往往流露出作者的真性情。你能从本文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真性情?试作简要分析。(8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探索作品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示例一:可以看出作者有仁爱之心。(2分)文章以“历年来与猫结下的一段缘分”为主线,从“我”与不同的猫的交往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仁爱之人:在“我幼小的心里”,白猫是“长辈”;(2分)出于怜惜,“我”收养了团团;(2分)“我”为不曾犒赏阿花的功绩而歉憾。(2分)
示例二: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尊重、热爱生命的人。(2分)①文章记叙了作者与猫的缘分,作者在与猫的相处中获得了大量的生活体验。(2分)②在作者的眼中,猫是“长辈”,是“才女”,是“温顺的妈妈”,是“暴君”,是“名将”,作者甚至像对待子女一样教猫“直身而卧”“抓被盖身”,看老鼠和猫表演“话剧”。(2分)③作者与猫之间的平等相处,是生活的重要内容。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2分)
解析:如果答“文章流露出了作者的一颗爱心”,或“作者是一个心境恬静的人”,或“作者虽历经坎坷,仍保持淡定”等,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