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朱光潜《天才与灵感》阅读答案

时间:2015-01-22
天才与灵感
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艺术的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于是艺术方面就无学问可谈了。
“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有许多学者常欢喜替大创造家和大发明家理家谱,说莫扎特有几代祖宗会音乐,曹操一家出了几个诗人。这种证据固然有相当的价值,但是它决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天才自然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假令莫扎特生在音阶简单、乐器拙陋的蒙昧民族中,也决不能作出许多复音的交响曲。“社会的遗产”是不可蔑视的。文艺批评家常欢喜说,伟大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时代的骄子,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这话也有不尽然。
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A)。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有些人天资(A)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他们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出大生意。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
最容易显出天才的地方是灵感。我们只须就灵感研究一番,就可以见出天才的完成不可无人力了。
灵感有三个特征:
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B)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从表面看,我们寻不出预备(D)的痕迹。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他只要信笔疾书。有时作品已经创造成功了,他自己才知道无意中又成了一件作品。二、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它却蓦然出现。三、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兴”也就是灵感。诗文和一切艺术一样都宜于乘兴会(B)来时下手。兴会一来,思致自然滔滔不绝。没有兴会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倒比写什么还难。兴会来时最忌外扰。本来文思正在源源而来,外面狗叫一声,或是墨水猛然打倒了,便会把思路打断。断了之后就想尽方法也接不上来。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C)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C)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拿一件浅近的事实来说明。我们在初练习写字时,天天觉得自己在进步,过几个月之后,进步就猛然停顿起来,觉得字越写越坏。但是再过些时候,自己又猛然觉得进步。进步之后又停顿,停顿之后又进步,如此辗转几次,字才写得好。学别的技艺也是如此。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D)。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
从此我们可以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了。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13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文中加点的词语,分成下列四组,哪组两个词语之间的含义差别最大?(3分)
A.天才  天资    B.灵感  兴会    C.神灵  神秘    D.预备  准备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无论是聪明人还是迟钝人,在艺术方面都不必谈学问。
B.“‘社会的遗产’是不可蔑视的”,可见遗传对天才有重大影响。
C.灵感是一种特殊的潜意识,它突如其来,又突如其去。
D.天才有遗传和环境的因素,但更需个人的努力。
E.持之以恒地读书练笔,语文水平定能提高。
14.请根据文意解释“读书破万卷”与“下笔如有神”之间的关系。(4分)
15.郭沫若在一次创作时,一直苦苦思索,却思之不得。突然有一天,一阵诗意袭来,他脱下鞋子,赤着双脚踱来踱去,一会儿又倒在路上与“地球母亲”亲昵,创作了《地球,我的母亲》这首诗。请从灵感方面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2.(3分)*D.【预备:精神、心理上迎接、等候的状态。准备:事先用功夫,作努力。】
13.(5分)*D.*E.【A.作者在开头举两类人的说法,在于引出话题,并不赞成他们的意见。B.“社会的遗产”指的是环境的影响。C.灵感并非潜意识。】
14.(4分)【“读书破万卷”是指准备的功夫,准备的功夫做足了,在潜意识中收到效果,酝酿成熟,猛然涌现于意识,获得灵感,表现为“下笔如有神”。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明示或暗示“读书破万卷”指准备的“功夫”1分;明示或暗示“下笔如有神”指获得的“灵感”1分;指出“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涌现于意识”的意思2分。)】
15.(4分)【①灵感是不由自主的,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郭沫若在创作时一直苦苦思索却思之不得就是这个道理。(2分)②灵感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郭沫若突然诗意袭来,脱下鞋子,赤着双脚,与“地球母亲”亲昵,就创作好了《地球,我的母亲》。(2分)每点2分,观点1分,分析1分,一共4分。】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