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消失后的乡村命运》阅读答案
时间:2016-11-06
乡绅消失后的乡村命运
传统中国乡村,在当代人的眼里,可能是与贫穷、饥饿联系在一起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没有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在官场有一定的人脉,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乡绅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 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从“二十五史”到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官僚告老还乡后,与当地“士”一同教授乡里,行化一方的故事。像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即教授诸生,“择诸生,然后为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后汉书•朱云传》)。蜀中司马胜之,辞官不做,“训化乡闾,以恭敬为先”(《华阳国志》卷十一)。宋吕大防兄弟四人,大防曾为尚书右丞,大钓嘉佑进士,大忠曾为河北转运判官,大临曾为秘书省正字,都曾是“国家干部”,但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却出自他们之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田《吕氏乡约》。南宋朱熹又对这《乡约》作了增损,由此而传播开来,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有人对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作过统计,发现乡村多于城市。这反映了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重建作过呼吁。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在城市良好的医疗条件保障下安享晚年,成了他们最合理的生活选择。“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当代人联想的贫穷落后的印象可能不同,传统中国乡村在古代文人及乡村耆旧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B.如果从读书人数量上来说,中国当代农村远远多于古代农村,却失去了从前的典雅与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和精神追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C.被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信奉的“叶落归根”的信念在周代就已出现,这一点从很多经典正史、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说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D.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蓝田《吕氏乡约》出自乡绅之手,南宋朱熹又作了修改,更有利于其传播,乡约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乡绅”就是士大夫居乡者,由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和未能出仕的读书人组成的“乡绅”群体,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质。
B.“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乡绅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
C.“恃田而食,恃土而居” 作为农业型经济社会特征,由“里”字从田从土的文字现象即可看出,把村落称“里”自周代开始。
D.《华阳国志》中记录的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择选诸生,教授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根据有关统计,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乡村多于城市。
B.虽有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但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使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了还乡的热情,飘于城市不思归,失去了根的记忆。
C.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及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
D.“叶落归根 ”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让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及有理想的革命者丧失了“根”的记忆。
参考答案
1.C 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三段末及第四段第一句可以看出,原文表述的意思是很多资料印证官僚告老还乡,叶落归根,而非印证这一信念在周代就已出现。
2.D 信息错位,原文第四段信息,朱云的例子选自《后汉书》。
3.B 强加因果,原文第五段,“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打破格局不是官员们选择的直接原因。“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
传统中国乡村,在当代人的眼里,可能是与贫穷、饥饿联系在一起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没有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在官场有一定的人脉,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乡绅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 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从“二十五史”到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官僚告老还乡后,与当地“士”一同教授乡里,行化一方的故事。像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即教授诸生,“择诸生,然后为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后汉书•朱云传》)。蜀中司马胜之,辞官不做,“训化乡闾,以恭敬为先”(《华阳国志》卷十一)。宋吕大防兄弟四人,大防曾为尚书右丞,大钓嘉佑进士,大忠曾为河北转运判官,大临曾为秘书省正字,都曾是“国家干部”,但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却出自他们之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田《吕氏乡约》。南宋朱熹又对这《乡约》作了增损,由此而传播开来,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有人对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作过统计,发现乡村多于城市。这反映了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重建作过呼吁。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在城市良好的医疗条件保障下安享晚年,成了他们最合理的生活选择。“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当代人联想的贫穷落后的印象可能不同,传统中国乡村在古代文人及乡村耆旧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B.如果从读书人数量上来说,中国当代农村远远多于古代农村,却失去了从前的典雅与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和精神追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C.被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信奉的“叶落归根”的信念在周代就已出现,这一点从很多经典正史、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说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D.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蓝田《吕氏乡约》出自乡绅之手,南宋朱熹又作了修改,更有利于其传播,乡约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乡绅”就是士大夫居乡者,由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和未能出仕的读书人组成的“乡绅”群体,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质。
B.“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乡绅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
C.“恃田而食,恃土而居” 作为农业型经济社会特征,由“里”字从田从土的文字现象即可看出,把村落称“里”自周代开始。
D.《华阳国志》中记录的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择选诸生,教授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根据有关统计,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乡村多于城市。
B.虽有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但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使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了还乡的热情,飘于城市不思归,失去了根的记忆。
C.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及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
D.“叶落归根 ”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让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及有理想的革命者丧失了“根”的记忆。
参考答案
1.C 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三段末及第四段第一句可以看出,原文表述的意思是很多资料印证官僚告老还乡,叶落归根,而非印证这一信念在周代就已出现。
2.D 信息错位,原文第四段信息,朱云的例子选自《后汉书》。
3.B 强加因果,原文第五段,“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打破格局不是官员们选择的直接原因。“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