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度》阅读答案

时间:2017-12-27
我国既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拥有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当前,中华文化需要进一步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可以说,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含义很广泛,中华文化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应该如何科学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海外传播的视角,我们可以将中华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主要是指反映各方面生活的有形文化,包括旅游文化、服饰文化、习俗文化、汉字文化等。“软文化”主要是指反映精神风貌的无形文化,包括心态文化、思维文化、艺术文化等。“硬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是通过其固定性、形态性来吸引其他国家民众了解、认识、欣赏中华文化。比如,很多国外民众对中国功夫很感兴趣,加强中国功夫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够增强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向往。“软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是希望增进其他国家民众对我们民族精神、伦理道德、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的了解、理解和尊重。
当前,“硬文化”的海外传播渠道比较多,可以依靠政府或民间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如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文化博览会、开展文化互访演出活动等。也可以通过沟通协调,在其他国家国民教育中设置中文课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各个国家的汉学家、中文翻译人员将中华文化推荐给其本国民众。那么,“软文化”的传播渠道应该如何拓展呢?实践证明,“软文化”与“硬文化”应紧密结合,在进行“硬文化”传播时善于传播我们的民族精神、伦理道德、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例如,在开展汉语教学时,可以适当融入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内容。把“软文化”传播寓于“硬文化”传播之中,不仅可以拓展“软文化”传播的渠道,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论是“硬文化”还是“软文化”的海外传播,要想真正取得实效,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需求。这包括其他国家发展的需求、其他国家民众精神生活的需求等。如果有强烈的需求,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借鉴。二是文化本身对其他国家民众的吸引力、感染力。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巴尔扎克等人的文学作品,意大利的达·芬奇、荷兰的梵高、西班牙的毕加索等人的绘画作品,德国的贝多芬、俄国的柴可夫斯基等人的音乐作品,这些优秀作品之所以能脍炙人口、传遍世界各国,靠的就是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艺术魅力。三是文化传播者的良好形象。常言道:“自尊者人尊,自重者人重,自敬者人敬。”要想让中华文化更好融入世界多元文化大家庭,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必须深入思考文化传播者的形象问题。外派外访的国家工作人员、汉语教师以及自费出访的中国公民包括旅游者,都是中华文化的形象大使,都是中华文化的窗口与镜子,其言谈举止直接关系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四是文化传播者的良好心态。文化很难强加于人。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传播者要有良好好心态,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认识到各种文化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决不能贬损其他文化。要通过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让世界各国民众体会到中国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愿意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互鉴,从而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
(摘编自《 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度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两类。
B.为了传播“硬文化”,应适当融入民族精神、伦理道德等“软文化”,以“软”促“硬”。
C.除了文化本身,文化传播者的形象和心态也会直接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D.良好心态是指文化传播者既要尊重他国文化,也要认识到我国文化的进步性与优越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中华文化需要进一步融入世界,世界各国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为立论的前提。
B.本文首段总述,提出观点,后文分别从文化分类、传播渠道、需考虑的因素展开论述。
C.文章对文化进行了分类并分别作了闸释,为后文论述中华文化的传播渠道理清了思路。
D.文章第四段提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四个因素,并分别提供了例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度,提升其世界影响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B.“硬文化”的传播渠道很多,但“软文化”只有借助“硬文化”才能实现有效传播。
C.世界各国越来越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可见中华文化符合他们在某些方面的需求。
D.如果缺少对文中提到的四个因素的考量,就难以让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取得实际效果。

参考答案
1.(3分)C  【解析】A项,原文说的是,“从海外传播的视角,我们可以将中华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B项,“融入民族精神、伦理道德等‘软文化’”是为了传播“软文化” ,以“硬”促“软”。D项,“也要认识到我国文化的进步性与优越性”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传播者必须“认识到各种文化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2.(3分)D  【解析】“分别提供了例证”不正确。
3.(3分)B  【解析】“‘硬文化”的传播“可以拓展‘软文化’传播的渠道”,但并不是“只有借助‘硬文化’,‘软文化’才能实现有效传播”。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