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和而不同” 阅读答案

时间:2018-09-28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和而不同”,哲学基础是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这和一神论的二元论、分析论、先验论形成鲜明对照。
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在经过冲撞、融合之后,在哲学上基本上达成一致。在中华民族看来: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自然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进而扩展,一国之人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因而个人、家庭、国家、人类都是宇宙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用以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儒家的“仁”、佛家的慈悲、道家的“善”为原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基督和天主等宗教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心里的“天下”,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增长和交通的便捷而不断扩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一己,而且是全人类;不仅是眼前,而且是属于子子孙孙的无限未来。在这种思维下,我们对应该如何对待多元的文化,用不着反省、思考、反复论证,就可以得出符合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符合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
中华文化特质之“特”,就在于和弥漫于大半个世界的一神论哲学相比而显其异,还在于当许多人把文化的多元性视为新大陆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践履了几千年,视之为已然和当然。应该说,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的成员,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
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也表现在自己的主流文化对待亚文化的态度上。
中华文化内部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种源头的。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不断吸收其他地区和民族、部族的文化而不断成长,同时又渗透式地反馈给周边。而各种亚文化之间也在相处、互动中,相得益彰。
【注】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7. 下列不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的一项是(3分 )
A. “和而不同”为最重要的主张
B. 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为哲学基础
C. 主流文化对待各种亚文化的态度
D. 以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为理所当然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 个人虽是一个整体,但也只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当然也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尽管是很小的一个部分。
B. 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一个整体,所以个人、家庭、国家、人类其实都是这个大整体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
C. 儒、释、道三家经过冲撞、融合后,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识。
D. 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创造并与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根本原因。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中华文化正是因为大量吸收了外来的不同宗教的思想营养才得以不断发展、创造,进而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生生不息。
B. 中国人现在用不着反省、论证如何对待多元文化,就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和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因为我们已经处在全球化的时代了。
C. 在中华民族自觉践履了多元文化的理念几千年后,世界上许多人才开始把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当作新思想、新思维、新趋势。
D. 中华文化内部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种源头的,不同地区、民族、部族的文化相互学习吸收,相得益彰,共同成长。

7. C    8. D    9. D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能力。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题目是“下列不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的一项是”,答题时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中华文化的特质”这一概念,然后从所给选项中选出“不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的一项”,C项,“主流文化对待各种亚文化的态度” 不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属于范围和对象。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D项,“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创造并与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根本原因”说法强加因果,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用以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儒家的‘仁’、佛家的慈悲、道家的‘善’为原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基督和天主等宗教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根本原因”。故选D。
【9题详解】
本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中华文化正是因为大量吸收了外来的不同宗教的思想营养才得以不断发展、创造,进而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生生不息”说法因果失当,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是“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基督和天主等宗教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根本原因”。B项,“中国人现在用不着反省、论证如何对待多元文化,就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和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因为我们已经处在全球化的时代了”说法不合逻辑,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中国人心里的‘天下’,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增长和交通的便捷而不断扩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一己,而且是全人类;不仅是眼前,而且是属于子子孙孙的无限未来。在这种思维下,我们对应该如何对待多元的文化,用不着反省、思考、反复论证,就可以得出符合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符合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C项,“世界上许多人才开始把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当作新思想、新思维、新趋势”缩小范围。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三段,原文是“在于当许多人把文化的多元性视为新大陆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践履了几千年,视之为已然和当然”。故选D。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