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月光》阅读答案
时间:2019-11-22
1944年的月光
蓝月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
娘,你怎么也不问我一下?霍平安急了,慌忙打断了母亲。
问你什么?母亲严厉地看着他,婚姻大事,哪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就算娶上媳妇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又不是你一个人兵荒马乱,别人还不都在过日子?
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
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国家有没有希望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娘为什么给你起名叫平安?还不是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娘年纪大了,等不起……
娘……
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
霍平安知道母亲这一记杀手锏,就是为了留住自己。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可是……霍平安看向窗外,看着暂时还祥和的月色,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
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
母亲终于回房,熄灯了。等了半小时左右,霍平安佯装轻轻咳嗽一声,母亲房间没有动静,他赶紧溜下床,稍微打点了一下行装,然后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
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
这一天是1944年5月26日,从这天开始,月光一直出现在母亲的梦中。
终于,传来了小鬼子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母亲万分欢喜千分忧愁,月光依旧,平安没有回来。
母亲站在村口从早盼到晚,从晚盼到早。
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
院门“哗啦”一声开了,一位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那人见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磕了一个头,叫道,娘。
母亲惊呆了,双手揉了揉自己眼睛,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可是,眼前分明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吧?年轻人说,没有认错,你是霍平安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狗娃从小没有娘,平安说他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娘,平安跟部队开拔了,我受伤不能上前线,娘,你能收下我这个儿子吗?
好,好孩子。母亲抚摸着狗娃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
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
狗娃说,是呢。
不经意间,狗娃脸上亮晶晶一片。狗娃说,娘,有风,风迷了我的眼睛了。
母亲一天天老去,母亲再也不能起床看月亮,母亲说,狗娃,你把窗户打开。
母亲的眼睛努力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光,母亲说,平安,娘听见你叫我了。
狗娃忍不住抱住母亲哭出了声,娘,狗娃对不起你,平安他……
母亲笑着摸了摸狗娃的头发,说,狗娃不哭,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
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
现在,狗娃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说完,老泪纵横。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11期,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围绕着“顾国家还是顾小家”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B.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侧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
C.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牺牲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霍平安的英雄形象,一方面也设置悬念,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
D.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霍平安人身安全和家庭传宗接代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
8.文中多次出现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9.母亲态度坚决地阻止平安从军,但平安偷偷出走时母亲却未加阻拦,这样的情节设置合理吗?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答
7.D D项,“一直坚决不让”“但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分析可知,当霍平安偷跑出家参军时,母亲是知道的,但她并没有阻拦;“但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太武断。故选D。
8.①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平安月下投军,母亲月下盼儿,狗娃月下报恩,母亲月下去世。②月光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皎洁的月光使母亲、平安、狗娃都笼罩在圣洁的光芒之中。③月光象征着美好情感。月光象征着母爱,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④月光渲染了气氛。月光的皎洁、美好,使残酷的战争题材作品笼罩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
9.合理:①平安的母亲也是深明大义的。从下文母亲的祈祷中可见母亲并未怨儿子的不辞而别;她从见到狗娃的一刻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儿子遭遇不测,但她将痛苦深藏起来。②平安对母亲的说辞起了作用,母亲受到了触动。这一个月来儿子的反复讲道理,母亲不会无动于衷。③儿子去意己决,母亲无可奈何。“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儿子的焦急母亲看在眼里,知道阻拦也无济于事。
不合理:①霍家无后,留下平安是为了传继香火。平安父亲早逝,是家中独苗,传宗接代对于一个寡居的妇女来说事关重大,而上战场就意味着可能的死亡,所以母亲一定会阻拦。②母亲已经给平安定下亲事,连结婚的日子都定了,而且看守了一个月,表明此事不会是假的,此时儿子走了失信于女方,因此从情理上讲也不可能在成亲之前放儿子走。③平安并未说服母亲。平安有自己的认识,母亲也有自己的道理,而且口气“不容商量”,这中间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变故,因此母亲不可能瞬间转变。
蓝月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
娘,你怎么也不问我一下?霍平安急了,慌忙打断了母亲。
问你什么?母亲严厉地看着他,婚姻大事,哪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就算娶上媳妇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又不是你一个人兵荒马乱,别人还不都在过日子?
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
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国家有没有希望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娘为什么给你起名叫平安?还不是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娘年纪大了,等不起……
娘……
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
霍平安知道母亲这一记杀手锏,就是为了留住自己。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可是……霍平安看向窗外,看着暂时还祥和的月色,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
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
母亲终于回房,熄灯了。等了半小时左右,霍平安佯装轻轻咳嗽一声,母亲房间没有动静,他赶紧溜下床,稍微打点了一下行装,然后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
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
这一天是1944年5月26日,从这天开始,月光一直出现在母亲的梦中。
终于,传来了小鬼子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母亲万分欢喜千分忧愁,月光依旧,平安没有回来。
母亲站在村口从早盼到晚,从晚盼到早。
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
院门“哗啦”一声开了,一位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那人见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磕了一个头,叫道,娘。
母亲惊呆了,双手揉了揉自己眼睛,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可是,眼前分明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吧?年轻人说,没有认错,你是霍平安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狗娃从小没有娘,平安说他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娘,平安跟部队开拔了,我受伤不能上前线,娘,你能收下我这个儿子吗?
好,好孩子。母亲抚摸着狗娃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
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
狗娃说,是呢。
不经意间,狗娃脸上亮晶晶一片。狗娃说,娘,有风,风迷了我的眼睛了。
母亲一天天老去,母亲再也不能起床看月亮,母亲说,狗娃,你把窗户打开。
母亲的眼睛努力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光,母亲说,平安,娘听见你叫我了。
狗娃忍不住抱住母亲哭出了声,娘,狗娃对不起你,平安他……
母亲笑着摸了摸狗娃的头发,说,狗娃不哭,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
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
现在,狗娃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说完,老泪纵横。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11期,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围绕着“顾国家还是顾小家”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B.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侧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
C.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牺牲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霍平安的英雄形象,一方面也设置悬念,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
D.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霍平安人身安全和家庭传宗接代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
8.文中多次出现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9.母亲态度坚决地阻止平安从军,但平安偷偷出走时母亲却未加阻拦,这样的情节设置合理吗?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答
7.D D项,“一直坚决不让”“但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分析可知,当霍平安偷跑出家参军时,母亲是知道的,但她并没有阻拦;“但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太武断。故选D。
8.①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平安月下投军,母亲月下盼儿,狗娃月下报恩,母亲月下去世。②月光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皎洁的月光使母亲、平安、狗娃都笼罩在圣洁的光芒之中。③月光象征着美好情感。月光象征着母爱,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④月光渲染了气氛。月光的皎洁、美好,使残酷的战争题材作品笼罩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
9.合理:①平安的母亲也是深明大义的。从下文母亲的祈祷中可见母亲并未怨儿子的不辞而别;她从见到狗娃的一刻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儿子遭遇不测,但她将痛苦深藏起来。②平安对母亲的说辞起了作用,母亲受到了触动。这一个月来儿子的反复讲道理,母亲不会无动于衷。③儿子去意己决,母亲无可奈何。“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儿子的焦急母亲看在眼里,知道阻拦也无济于事。
不合理:①霍家无后,留下平安是为了传继香火。平安父亲早逝,是家中独苗,传宗接代对于一个寡居的妇女来说事关重大,而上战场就意味着可能的死亡,所以母亲一定会阻拦。②母亲已经给平安定下亲事,连结婚的日子都定了,而且看守了一个月,表明此事不会是假的,此时儿子走了失信于女方,因此从情理上讲也不可能在成亲之前放儿子走。③平安并未说服母亲。平安有自己的认识,母亲也有自己的道理,而且口气“不容商量”,这中间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变故,因此母亲不可能瞬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