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8-06
沈阳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悠闲(xián) 潮汐(cháo) 卖弄(lòng) 由光可鉴(yóu)
B.空灵(líng) 要塞(sāi) 循环(xún) 穿流不息(chuān)
C.伟岸(àn) 敦实(dūn) 叮嘱(zhǔ) 海阔天空(kuò)
D.笼罩(zào) 记栽(zǎi) 映衬(yìng) 各得其所(suō)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ㅤㅤ在东北,滑冰是一项有着 魅力的运动。 是踩着冰刀在冰面上轻舞飞扬的曼妙,还是坐着雪车滑行时 的快意,这些都是来自冬天最慷慨的馈赠。在大自然的鼓励下,东北人民已经 了与寒冷共存的奥秘。
A.特别 无论 风驰电掣 看透
B.独特 尽管 风风火火 参透
C.特别 尽管 风风火火 看透
D.独特 无论 风驰电掣 参透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
A.“体裁”是名词,“丰富”是形容词,“民间歌曲”是偏正短语。
B.“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这句中,“结合”作谓语。
C.“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由于”改为“既然”。
4、某校开展以“漫步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某班同学分成四组,各展才艺。下面设计所涉及的经典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渔家傲》中的内容,完成书法作品。
B.选取《红岩》中江姐和狱友们一同绣五星红旗来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场景,绘制海报,表现“信仰坚定”主题。
C.选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条件艰苦的工地抢修铁路的片段,进行话剧表演,表现“青春励志”主题。
D.选取《西游记》中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创作连环画,表现孙悟空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精神。
5、诗文填空。(5分)
(1)乡书何处达? 。
(2)大漠孤烟直, 。
(3)谈笑有鸿儒, 。
(4) ,千里共婵娟。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敷浅原①见桃花 宋•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诗中一、二句,诗人借助“白日西斜”和“广阔天涯”来表达离京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
B.《敷浅原见桃花》诗中三、四句,描写燕子衔得桃花,带到彩绘屋梁之侧,这让落花有了更美好的际遇。
C.两首诗的落花均独具内涵,《己亥杂诗》借其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敷浅原见桃花》则表现对美的追求。
D.《己亥杂诗》三、四句的语言自然而朴实;《敷浅原见桃花》则构思奇巧,自出心裁,诗笔明丽。
(二)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
ㅤㅤ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ㅤㅤ孔子谓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苌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孔子谓南宫敬叔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则吾师也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C.于是喟然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自周反鲁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②及去周,老子送之。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至 周 问 礼 于 老 聃 访 乐 于 苌 弘
10、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②【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5分)
【材料一】
ㅤㅤ“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完整的侧面人形,据考证这类人是威武的夏族人。《尚书正义》的注释是:“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可见,中华民族以文章、服饰的华彩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辽宁日报》
【材料二】
ㅤㅤ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立夏物候农谚表
分期
初候
二候
三候
物候现象
天气温暖,蝼蛄鸣叫
雨水丰盈,大气潮热,蚯蚓掘土而出
王瓜(药用爬藤植物)
快速攀爬成长
农业谚语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谷子立了夏,生长靠锄把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ㅤㅤ注:立夏分为初候、二候、三候,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对节气进行的细分。
——《二十四节气画卷》
【材料三】
ㅤㅤ“夏”字含义丰富,有面向南方之意。夏季来临,古代帝王率文武百官在京城南郊行迎夏礼。而民间则是把葱、蒜一类的荤菜系上红绳,挂在门窗上,目的是防避害虫。“称人”则是在村口或门里挂起大木秤,大家轮流称重。司秤人一面报数,一面讲着吉利话。这一风俗体现了百姓追求安乐吉祥生活的美好愿望。夏天潮热,至今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有吃凉面、凉皮的风俗,是因为夏至时新麦成熟,吃面有尝新之意。
——《节日之书》
【材料四】
ㅤㅤ对夏天的观察,也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唐代诗人刘禹锡观察到夏天雷阵雨骤来疾去,写出了《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名句。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国画长卷《荷乡清夏图》是南宋画家马麟的作品,描绘了夏季的湖光山色。“夏”还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在古人看来,夏季是宽容地滋养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在春天呵护哺育的生命,只有经受住夏天酷热的考验,才算真正成长于天地间。
——《从“夏”中领略成长之意》
1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完整的侧面人形,据考证这类人是威武的夏族人。
B.立夏分为初候、二候、三候,初候之时,天气温暖,蝼蛄鸣叫。
C.我国民间夏天挂葱蒜、称人、吃凉面的风俗,都有驱虫避害和尝新之意。
D.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夏天的观察。
12、适逢初夏时节,班级进行“夏之美”主题式学习。某同学收集了以上四则材料,整理成下面的学习资料卡片。请你帮助他填写未完成的部分。
“夏之美”主题式学习资料卡
学习内容
学习思考
学习收获
“夏”之义
“大国曰夏”有何深刻含义?
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
①
物候与农谚有何作用?
指导农事
“夏”之俗
民俗活动有何特点?
形式多样,富有趣味,表达美好愿望
“夏”之思
“夏”蕴含着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②
(四)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近云
ㅤㅤ①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熬过了冻土寒冬,微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舒展,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
ㅤㅤ②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诗经 豳风•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
ㅤㅤ③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间的春韭。
ㅤㅤ④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快又干净,我要一根一根慢慢地摘,边摘边嗅沾在我手上独特的香气。
ㅤㅤ⑤三两个鸡蛋,打散入锅炒成黄灿灿的蛋碎,慢慢摊凉。清洗干净的韭菜,一刀下去,满屋都是韭菜味儿,有点冲鼻,却也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切细的韭菜和蛋碎,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淋上油调下味,已经开始让人垂涎欲滴了。
ㅤㅤ⑥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做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虽然从厨房到餐桌只有几步距离,但在我心里等多一秒似乎鲜度都有所折损。所以每次妈妈烙韭菜盒子,我最要紧的事当然是等在灶台边蹲守。锅里的韭菜盒子被煎得两面焦香金黄,香气弥漫满屋的时候,我手里早已抓紧了盘子,准备随时迎接韭菜盒子大快朵颐一番。
ㅤㅤ⑦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上面细细的油泡还在滋滋啦啦,热腾腾的面皮映着黄绿相间的韭菜鸡蛋,让人忍不住想大吃一口。可千万别急,心急吃不了韭菜盒子。先咬一小口,放一放韭菜盒子里的热气,再趁热吃,才是不二法门。
ㅤㅤ⑧只不过,道理我都懂,可在韭菜盒子面前,谁还有空想这些呢。于是,一边真香,一边真烫,吃得跳脚,鲜到忘乎所以。妈妈的韭菜盒子,好像永远都凑不到整盘,剩下几个端上桌的时候,我的肚皮早已撑得滚圆,再也吃不下了。
ㅤㅤ⑨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抬头看看窗外明朗的春光,妈妈的韭菜盒子就会跳入脑海。
ㅤㅤ⑩岁月新更又一春。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时不时地来厨房打探,扯着我的衣襟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今天吃什么呀?”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韭菜盒子真好吃!”“好烫啊!”看儿子吃韭菜盒子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己的馋猫儿相。
ㅤㅤ⑪几个韭菜盒子下肚,抚慰了味蕾,也唤醒了思绪。择时而食,本是件平凡而又自然的选择,却因有关美食记忆的微妙作用,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
(选自《格言》,有删改)
13、阅读选文③-⑩段,完成下面图表。(4分)
图片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3分)
草木发新,春菜也尽情舒展腰肢。
15、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分析春韭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的原因。(2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烙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
17、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⑪段的作用。(4分)
(五)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题。(13分)
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宋协伟
ㅤㅤ①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地图的内涵与外延绝非止于“用”。地图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地图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
ㅤㅤ②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裴秀提出了系统的地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制图六体”,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
ㅤㅤ③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就是地图,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就是当今的网络地图。
ㅤㅤ④中国古代地图的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图和山水画绘制的初衷、手法和目的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
ㅤㅤ⑤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用缜密的思维从视觉习惯上考虑地图的符号、色彩标准、字体等方面,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ㅤㅤ⑥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地图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ㅤㅤ⑦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不停地改变着地图的形态,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选自《京城雅集话地图》,有删改)
19、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地图?(4分)
20、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土生土长”好在哪里。(2分)
2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2、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
B.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
C.通常,古代制图者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
D.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悠闲(xián) 潮汐(cháo) 卖弄(lòng) 由光可鉴(yóu)
B.空灵(líng) 要塞(sāi) 循环(xún) 穿流不息(chuān)
C.伟岸(àn) 敦实(dūn) 叮嘱(zhǔ) 海阔天空(kuò)
D.笼罩(zào) 记栽(zǎi) 映衬(yìng) 各得其所(suō)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ㅤㅤ在东北,滑冰是一项有着 魅力的运动。 是踩着冰刀在冰面上轻舞飞扬的曼妙,还是坐着雪车滑行时 的快意,这些都是来自冬天最慷慨的馈赠。在大自然的鼓励下,东北人民已经 了与寒冷共存的奥秘。
A.特别 无论 风驰电掣 看透
B.独特 尽管 风风火火 参透
C.特别 尽管 风风火火 看透
D.独特 无论 风驰电掣 参透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
A.“体裁”是名词,“丰富”是形容词,“民间歌曲”是偏正短语。
B.“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这句中,“结合”作谓语。
C.“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由于”改为“既然”。
4、某校开展以“漫步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某班同学分成四组,各展才艺。下面设计所涉及的经典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渔家傲》中的内容,完成书法作品。
B.选取《红岩》中江姐和狱友们一同绣五星红旗来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场景,绘制海报,表现“信仰坚定”主题。
C.选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条件艰苦的工地抢修铁路的片段,进行话剧表演,表现“青春励志”主题。
D.选取《西游记》中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创作连环画,表现孙悟空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精神。
5、诗文填空。(5分)
(1)乡书何处达? 。
(2)大漠孤烟直, 。
(3)谈笑有鸿儒, 。
(4) ,千里共婵娟。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敷浅原①见桃花 宋•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诗中一、二句,诗人借助“白日西斜”和“广阔天涯”来表达离京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
B.《敷浅原见桃花》诗中三、四句,描写燕子衔得桃花,带到彩绘屋梁之侧,这让落花有了更美好的际遇。
C.两首诗的落花均独具内涵,《己亥杂诗》借其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敷浅原见桃花》则表现对美的追求。
D.《己亥杂诗》三、四句的语言自然而朴实;《敷浅原见桃花》则构思奇巧,自出心裁,诗笔明丽。
(二)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
ㅤㅤ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ㅤㅤ孔子谓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苌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孔子谓南宫敬叔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则吾师也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C.于是喟然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自周反鲁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②及去周,老子送之。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至 周 问 礼 于 老 聃 访 乐 于 苌 弘
10、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②【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5分)
【材料一】
ㅤㅤ“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完整的侧面人形,据考证这类人是威武的夏族人。《尚书正义》的注释是:“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可见,中华民族以文章、服饰的华彩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辽宁日报》
【材料二】
ㅤㅤ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立夏物候农谚表
分期
初候
二候
三候
物候现象
天气温暖,蝼蛄鸣叫
雨水丰盈,大气潮热,蚯蚓掘土而出
王瓜(药用爬藤植物)
快速攀爬成长
农业谚语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谷子立了夏,生长靠锄把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ㅤㅤ注:立夏分为初候、二候、三候,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对节气进行的细分。
——《二十四节气画卷》
【材料三】
ㅤㅤ“夏”字含义丰富,有面向南方之意。夏季来临,古代帝王率文武百官在京城南郊行迎夏礼。而民间则是把葱、蒜一类的荤菜系上红绳,挂在门窗上,目的是防避害虫。“称人”则是在村口或门里挂起大木秤,大家轮流称重。司秤人一面报数,一面讲着吉利话。这一风俗体现了百姓追求安乐吉祥生活的美好愿望。夏天潮热,至今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有吃凉面、凉皮的风俗,是因为夏至时新麦成熟,吃面有尝新之意。
——《节日之书》
【材料四】
ㅤㅤ对夏天的观察,也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唐代诗人刘禹锡观察到夏天雷阵雨骤来疾去,写出了《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名句。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国画长卷《荷乡清夏图》是南宋画家马麟的作品,描绘了夏季的湖光山色。“夏”还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在古人看来,夏季是宽容地滋养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在春天呵护哺育的生命,只有经受住夏天酷热的考验,才算真正成长于天地间。
——《从“夏”中领略成长之意》
1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完整的侧面人形,据考证这类人是威武的夏族人。
B.立夏分为初候、二候、三候,初候之时,天气温暖,蝼蛄鸣叫。
C.我国民间夏天挂葱蒜、称人、吃凉面的风俗,都有驱虫避害和尝新之意。
D.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夏天的观察。
12、适逢初夏时节,班级进行“夏之美”主题式学习。某同学收集了以上四则材料,整理成下面的学习资料卡片。请你帮助他填写未完成的部分。
“夏之美”主题式学习资料卡
学习内容
学习思考
学习收获
“夏”之义
“大国曰夏”有何深刻含义?
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
①
物候与农谚有何作用?
指导农事
“夏”之俗
民俗活动有何特点?
形式多样,富有趣味,表达美好愿望
“夏”之思
“夏”蕴含着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②
(四)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近云
ㅤㅤ①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熬过了冻土寒冬,微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舒展,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
ㅤㅤ②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诗经 豳风•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
ㅤㅤ③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间的春韭。
ㅤㅤ④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快又干净,我要一根一根慢慢地摘,边摘边嗅沾在我手上独特的香气。
ㅤㅤ⑤三两个鸡蛋,打散入锅炒成黄灿灿的蛋碎,慢慢摊凉。清洗干净的韭菜,一刀下去,满屋都是韭菜味儿,有点冲鼻,却也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切细的韭菜和蛋碎,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淋上油调下味,已经开始让人垂涎欲滴了。
ㅤㅤ⑥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做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虽然从厨房到餐桌只有几步距离,但在我心里等多一秒似乎鲜度都有所折损。所以每次妈妈烙韭菜盒子,我最要紧的事当然是等在灶台边蹲守。锅里的韭菜盒子被煎得两面焦香金黄,香气弥漫满屋的时候,我手里早已抓紧了盘子,准备随时迎接韭菜盒子大快朵颐一番。
ㅤㅤ⑦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上面细细的油泡还在滋滋啦啦,热腾腾的面皮映着黄绿相间的韭菜鸡蛋,让人忍不住想大吃一口。可千万别急,心急吃不了韭菜盒子。先咬一小口,放一放韭菜盒子里的热气,再趁热吃,才是不二法门。
ㅤㅤ⑧只不过,道理我都懂,可在韭菜盒子面前,谁还有空想这些呢。于是,一边真香,一边真烫,吃得跳脚,鲜到忘乎所以。妈妈的韭菜盒子,好像永远都凑不到整盘,剩下几个端上桌的时候,我的肚皮早已撑得滚圆,再也吃不下了。
ㅤㅤ⑨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抬头看看窗外明朗的春光,妈妈的韭菜盒子就会跳入脑海。
ㅤㅤ⑩岁月新更又一春。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时不时地来厨房打探,扯着我的衣襟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今天吃什么呀?”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韭菜盒子真好吃!”“好烫啊!”看儿子吃韭菜盒子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己的馋猫儿相。
ㅤㅤ⑪几个韭菜盒子下肚,抚慰了味蕾,也唤醒了思绪。择时而食,本是件平凡而又自然的选择,却因有关美食记忆的微妙作用,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
(选自《格言》,有删改)
13、阅读选文③-⑩段,完成下面图表。(4分)
图片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3分)
草木发新,春菜也尽情舒展腰肢。
15、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分析春韭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的原因。(2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烙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
17、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⑪段的作用。(4分)
(五)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题。(13分)
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宋协伟
ㅤㅤ①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地图的内涵与外延绝非止于“用”。地图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地图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
ㅤㅤ②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裴秀提出了系统的地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制图六体”,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
ㅤㅤ③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就是地图,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就是当今的网络地图。
ㅤㅤ④中国古代地图的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图和山水画绘制的初衷、手法和目的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
ㅤㅤ⑤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用缜密的思维从视觉习惯上考虑地图的符号、色彩标准、字体等方面,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ㅤㅤ⑥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地图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ㅤㅤ⑦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不停地改变着地图的形态,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选自《京城雅集话地图》,有删改)
19、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地图?(4分)
20、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土生土长”好在哪里。(2分)
2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2、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
B.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
C.通常,古代制图者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
D.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