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7-08-11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甲文】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尔而与之                 蹴:            
(2)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            
(3)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乎             已:            
【答案】(1)蹴:用脚踢。(2)所:指示代词,指代认识的对象。或与“者”构成所字结构,指代---的人。(3)乡:通“向”,从前。(4)已:停止。
【解析】此题考查的不仅较为全面:一词多义、固定短语、通假字等,而且还有“所”和“者”这样长期困惑语文爱好者的疑难。“所”和“者”曾经是语文前辈朱德熙、马汉麟、朱声琦等反复研究的疑难文言词语,至今好像也无定论,不知新疆为什么出这样的题。(1)蹴:基本意思是踢:蹴鞠(踢球)。踏:蹴踏。一蹴而就。(3)乡:通“向”,从前。(4)已:1.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n2.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n3.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n4.太,过:不为~甚。\n5.古同“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答案】(1)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2)(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弗”,不;(2)句中“则”,却;“万钟”,优厚的俸禄;“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乙文】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1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B.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C.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D.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答案】A
【解析】“须臾”时间状语,可停顿,也可不停顿;“雷电穿破了墙壁”是一层意思,必须停顿;“一条龙驾着云飞上了天”是第二层意思,必须停顿;“其他没有画上眼睛的龙都还在墙壁上”是第三层意思。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1]  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可分四步进行:一、通读全文,弄懂大意: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 “香炉峰”、“遗爱寺”、 “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三:借助“特征”,巧妙断句:“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见”和“爱”有内在联系,前后都不能断开;“之”为代词,通常作宾语,这里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后面应当断;“因”为连词,意思是“于是”,前面应当断。四:注意句式,辅助断句: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语句的前后呼应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甲天下山”和“又甲庐山”,断开了一处就能知道另一处。另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辅助我们断句。如上述较难断开的“其境胜绝”句,“胜绝”是谓语,一般不带宾语,据此可断为“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若远行客过故乡”句,“过”是谓语,“故乡”是其宾语,“远行客”是其主语(不可能是“白乐天”),所以整句“若远行客过故乡”只能是“白乐天恋恋不能去”的状语,此句中间不能断开。
【考点定位】正确断句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C。
15.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2分)
【答案】画龙点睛
【解析】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成语典故:出自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未点睛者皆在。
【译文】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只龙在在墙壁上 每次都说 画上眼睛的话龙就会飞走 人们都不相信他 张僧繇为其中一只龙画上了眼睛过了一会 突然雷电交加 穿破了墙壁 一只龙驾着云飞上了天 而其他没有画上眼睛的龙都还在墙壁上。
【考点定位】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共20分)
胡  
湘泓
①2013年秋天,野生胡蜂蜇人夺命事件在我国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频频发生,数百人被蜇伤,数十人不幸殒命。小小的胡蜂为何如此凶悍,竟频频向人发起攻击?
②胡蜂属于胡蜂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尤其善于捕食昆虫,甚至还常常捕食蜜蜂,因此也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胡蜂虽然有时也从各种花卉中吸食花蜜,但它们并不酿蜜,而是只将一小部分花蜜直接喂给幼蜂。有的群居型胡蜂会将小型节肢动物带回蜂巢给幼蜂吃,但大多种类的胡蜂会将卵产在猎物体内,幼虫孵化后便可直接食用猎物。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③胡蜂虽然体型不大,但它尾部的尖刺却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肤,将其体内的淡黄色液体注入,里面潜藏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致命毒素便可能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科学家发现,胡蜂的攻击力是有区别的。头部有黑色斑点的胡蜂的攻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个体。一般情况下,斑点越多的胡蜂攻击性也越强。如果用空手道来打比方,脑袋上有黑斑的胡蜂就是黑带高手。面对“黑带”胡蜂,不仅人类要保持高度警惕,连它的同类也要礼让三分。
④胡蜂袭人多在秋季。春季,胡蜂个体数量处于越冬后的恢复阶段,一般出现得比较少,所以也很少袭击人;夏季,胡蜂数量虽然比较多,而且群势强壮,但由于植被茂盛,树木枝繁叶茂,便于其在巢穴隐蔽,人类对其干扰和威胁也相对较小。此外,夏季密林中昆虫的数量非常多,胡蜂的食物充足,其护巢的戒备措施也较为松懈,所以它们袭击人的事件也很少;冬季,胡蜂处于越冬期,在北方会完全停止出勤活动,在外界很难发现胡蜂的踪迹,自然也不会攻击人。只有秋季,外界食物较为匮乏,各种小型昆虫种群数量下降,再加上我国北方秋季开始出现植被枯萎,树木落叶,使胡蜂的巢穴更为暴露,这也会让胡蜂进一步加强戒备,人畜稍微靠近蜂巢时,就有可能遭到攻击。
⑤胡蜂是群居的社会性昆虫,有着较为严密的分工,负责御敌和护巢的是工蜂。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攻击人的胡蜂会发出尖厉的声音,刺激其他工蜂的攻击性。胡蜂的蜂毒中就有报警激素,具有挥发性。杀死一只胡蜂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只垂死的胡蜂同样会散发一种信息素,向它的同伴发出遇到危险的报警信号,因此在几秒钟之内这个闯祸的人就会遭到胡蜂的围攻。
⑥因此,预防胡蜂蜇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要远离蜂巢,避免打扰胡蜂的正常活动。首先,人们要考虑尽量减少胡蜂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村庄附近的分布,通过修剪树木及翻松土壤,减少胡蜂在树上、泥土中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要避免栽种果实多汁的植物,降低招引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吸引胡蜂。秋季野外活动时,人们最好不要涂抹香水等化妆品,以防胡蜂闻风而至,也尽量不要穿花枝招展的衣裙,携带的甜食及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来胡蜂。在胡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其次,要适度摘除胡蜂巢。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选择晚间胡蜂夜肓不能飞翔或下雨天不外出时,采用袋装法、火攻法、水攻法、烟攻法、药攻法、灭火器攻击法等卓有成效的实战方法可以消灭蜂巢。
⑦胡蜂在没有感觉到威胁时,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当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人们不必理会。即使它们落在你的头上、肩上时,你只要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如果不慎遭到胡蜂攻击,被袭者一定要就近钻入灌木丛中潜伏,或面朝下俯卧,提起衣领罩住颈部,或慢慢地移动随身携带的帽子、头巾等遮挡颜面和头颈,屏息静气,纹丝不动。此时,即使狂怒的野蜂团团地围绕着你乱飞乱舞,也要保持镇定,耐心静候10~20分钟,待胡蜂散去后再伺机撤离。切忌扑打胡蜂,更不要拔腿狂奔,因为胡蜂对动态的物体极为敏感,而对静止的物体就较为忽视。
16.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胡蜂哪几方面的知识?(6分)
答:
【答案】逻辑顺序。胡蜂的生活习性,胡蜂的毒性、胡蜂对其它昆虫和人类的攻击力、胡蜂攻击人类的易发季节、胡蜂伤人的原因、预防胡蜂蜇伤的措施等
【解析】本文从全文来看,无明显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那就只能是逻辑顺序了。本文有关胡蜂的知识:第2、3段有胡蜂的生活习性,胡蜂的毒性、胡蜂对其它昆虫和人类的攻击力;第4、5段:胡蜂攻击人类的易发季节、胡蜂伤人的原因;第6、7段:预防胡蜂蜇伤的措施。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考点定位】理清说明文的顺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6分)
(1)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答:
(2)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
答:
【答案】
(1)不能删去。因为“主要”表示范围,说明做出伤人行为的胡蜂大部分是其中的工蜂,但也不排除有其它胡蜂的可能性,如果删去“主要”,就成了“伤人事件全部是这些工蜂所为”,这不符合实际,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不能删去。因为“几百只”“上千只”表示数量,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每个蜂巢内具有的工蜂之多、保卫能力之强,如果删去,就不能具体准确地说明这一点,这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之类的问题的答题模式:1、先肯定的回答:不能。2、再说说原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或表达作用.(比如:“大约”表示估计、揣测.“大部分”表示范围,不排除个别现象等.)并结合说明对象简要阐述(这个词语说明的是怎样一种情况,换了另一个词会变成怎样一种情况.)3、最后一句话关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
答:
【答案】作诠释(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七牛蜂的名字来由,便于读者理解;
举例子。以七牛蜂为例,具体说明了胡蜂毒性大的特点,让人信服。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七牛蜂毒性大的特点,给人印象深刻。
【解析】此题出得有纰漏,题干应该加上“主要”,或者把“什么”换成哪些。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5.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10.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胡蜂袭人为什么多发生在秋季?请简要回答(5分)
答:
【答案】因为① 春季,胡蜂数量少,很少袭击人;② 夏季,胡蜂便于隐蔽,人类对其干扰和威胁小。③夏季,胡蜂戒备松懈。 ④ 冬季,胡蜂处于越冬期,不会攻击人。⑤秋季,外界食物较为匮乏,胡蜂的巢穴更为暴露,胡蜂进一步加强戒备,警惕性极高。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 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阅读文章第4段,把握段落内容,根据题目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所谓的分析综合,就是先筛选,再根据需求提炼合并。这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是语文功底中最为工具性的一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