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上海市十三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时间:2015-12-28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1 4分)
袁州州学记
李觏
①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①;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
②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官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优,闻而是[    ],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北隅。厥土燥刚④,厥位面阳,厥材孔良。瓦壁门庑,黝垩丹漆④,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⑤。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③舍菜且有日⑥,盱江李觏谂于众日⑦:“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⑧,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尔袁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潭礼乐以陶吾民:  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摘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祗:恭敬。②尼:停止,阻止。③厥:其。④黝:淡青黑色;垩:白色泥土。⑤廪:粮仓。⑥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⑦谂(shěn):勉励。⑧草茅:指在野的人。
22.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2分)
21.可填入第②段[    ]处的词是(    )(1分)
  A.诸        B.之         C.者        D.夫
22.第②段详略得当,用自己的话分别指出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概括详写的作用。(3分)
23.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3分)
24.对“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难道只是几个人的羞耻,掌权者也会很忧虑。
B.不只是几个人感到羞愧,掌权者也感到忧虑。
C.岂只是你们个人的羞耻,也是治国者的忧虑。
D.诸位羞愧于事无补,治国者的忧虑事关重大。
25.简析第⑧段李觏勉励众人的讲话思路。(3分)
 
二  写作70
26.根据以下材料中的两种倾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究竟该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看法因人而异。很多有钱人选择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期望孩子成为精英:而有位老板的做法却与之相反,他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