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浙江卷试题及答案(4)
时间:2016-06-12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6--20题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肃茂先人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乘:车。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茂先坐与论说 B.若二十年外书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D.望石再拜而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毕礼而归之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3分)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分)
2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答案】
16.A
19.(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20. 进言这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