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案】(5分)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BE不给分。
试题分析:B项“也表明他知道田舍娃送了粮食过来,心里有了底气”错,文中并无此信息,只是她妻子心里踏实些了。C项“使语言更典雅”错,这里俚语,应该使语言更加活泼。E项“身为渭北几家皮影社总班主”错,他不是总班主,是“最具名望的”一家班主。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6分)①对戏剧的共同爱好。他们都爱好戏剧艺术,一个爱写,一个爱演。②为对方着想的美好品性。田舍娃送麦,可谓雪中送炭。李十三吩咐妻子擀面,可谓体贴入微。③相互欣赏的胸怀。田舍娃会演戏,李十三会写戏,二人相互欣赏。④相互支持的情义。田舍娃送麦,让写戏的李十三无衣食之忧;李十三写戏,让演戏的田舍娃大有作为。(每点计2分,答对三点即可。其他答案,紧扣文本、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能将他们二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共同点。解答时要从小说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入手分析二人的共同点。情节如:二人对戏剧的共同爱好;田舍娃给李十三送粮食;李十三为田舍娃写戏;李十三妻子为田舍娃擀面。细节描写如:李十三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对妻子说:“快,快去擀面,舍娃跑了几十里肯定饿了。今晌午咥黏面。” “只给俺哥下一个人吃的面。我来时吃过了。”田舍娃说着已站立起来。将这些情节与细节进行归类分析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6分)示例一:主人公是李十三。①从标题看,标题是“李十三推磨”,小说往往以主人公为标题。②从人物形象看,李十三贯穿了小说的全过程,他是小说叙述的主要对象。③从情节看,田舍娃送粮食,李十三妻子擀面等情节都围绕着李十三展开。④从主旨看,通过描写李十三即使家无粒米都坚持写戏,反映了他对传统曲艺的坚守。(每一点计2分,答对三点即可。)
示例二:主人公是田舍娃。①人物形象看,田舍娃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而李十三只是小说的线索人物。②从情节看,故事的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都与田舍娃相关。③从主旨看,小说通过描写田舍娃为李十三送粮食,歌颂了困难之中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每一点计2分,答对三点即可。)
(4)【答案】(8分)创作意图:通过描写李十三生活艰苦,但仍然坚持写戏,田舍娃认真演戏,呼吁人们接受、传承传统曲艺、传统文化,尊重传统艺人。
现实意义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曲艺失去了市场,濒临失传。一些传统曲艺家生活举步维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产业的发展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局限性等,小说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小说的创作意图要从小说的主旨来分析。本文的主旨是赞美了李十三、田舍娃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由于他们二人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的坚守与传承,所以创作意图就很明显了:呼吁人们接受与传承传统文化,尊重传统艺人。对于这一现象,谈自己的理解可以从现象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解决的方法等谈自己的看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参考答案: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详细解析:5分。多选不给分。A项概括不全面,不仅有“突出成就”,还有阎肃的为人和职业等。B项“他也通过‘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的歌词表达出自己为时代、为人民而歌的奉献精神”不符原文,原文中作者借阎肃的这句话来赞颂阎肃的奉献精神。阎肃是通过这句话是来表现像江姐这样的共产党员为国为党的奉献和牺牲精神。E项“对他一生经历的概括回顾”说法不恰当,原文没有涉及他一生经历。
(2)参考答案:①爱党爱国爱民,执着艺术创作;②扎根基层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③传承民族文化,广泛吸取知识。
详细解析:6分。每点2分,每点中含有两层意思,每层1分,意思对即可。有其它答案合理的酌情给分,如答“有坚定信念”或“有奉献精神”或“不畏艰难”等意思合理的给1分。不分点扣2分。注意把握答题角度,从阎肃个人的精神追求和他艺术作品的特点(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来组织答案。
(3)参考答案:①(内容上)个人经历记叙简单,偏重介绍人物的创作的艺术价值和高尚追求。或答:(表达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突出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意义。
②(行文上)多借用别人评价和阎肃的原话来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可信性)。
③(语言上)语言富有文采,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文学性强。
详细解析: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相近即可。不分点扣2分。题干问的是文章的特点,答题角度包括选材、结构、内容、立意、语言、手法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还需把握人物通讯的特点,如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等。前面括号的答题角度答不出不扣分
(4)参考答案:①(信仰追求)一生爱党、爱国。忠诚于党,融入民族前行和复兴中,创作《红岩》《党的女儿》表现共产党人的精神。
②(价值追求)热爱军营、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他创作了大量军歌,他所说的“风花雪月”书写的是强军战歌。
③(艺术追求)高扬时代主旋律、承传民族文化。他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勇立时代潮头,创作的作品无不彰显民族特色,唱响时代强音。
④(道德追求)为人坦荡,无私奉献。一生奋斗,一身正气,充满激情,热心待人,胸襟开阔。
详细解析:8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它答案,若在文本中有依据,也可酌情给分。不分点扣2分。前面括号的答题角度答不出不扣分。要把握文章整体内容,注意题干问的是高尚追求,不要简单理解为性格特征。答题还要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
13.C
试题分析: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强调不稳定,没有延续性。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强调立场不坚定。
14.
C 详细解析: C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句子没结束,后面主语就变成“全国球迷”。
15. C 详细解析:根据所给语段的话题,比较所给四个选句关联词的逻辑关系,应该用“即使……也”更好。
16.①承受考试压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考验
②而过度的压力则会妨碍我们正常水平的发挥
③才能在考试的战场上运筹帷幄
17.参考答案一:有的豪放壮阔,如奔涌的长江狂泻不已;有的清新自然,如淙淙的泉水欢腾跳跃;有的低沉晦暗,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参考答案二:孟浩然《过故人庄》田园生活、白水青山的美好,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惊涛拍岸的雄壮,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纵酒狂歌的热闹。
详细解析:5分;注意题干显在信息要求是唐宋诗词,材料隐含信息是前后的提示,前有“画面”和冒号,后有代词“这”和“画面”。要求举出至少三个画面,每个画面1分,注意符合要求(特别是主题必须是画面、必须是唐宋诗词,不要写错常识内容);语言有文采并形成排比1分,语言简明、连贯1分。字数50-65字之间,缺少或超过太多扣1分。不少学生没有审清题的要求,写的唐宋诗词明显不是画面的特点,或写的唐宋诗词人物和句子对应错误;还有的写的就不是唐宋诗词,而是其它时代的人物和诗词;部分学生当作仿写题,仿照“它们虽篇幅短小,却画面鲜明”来写,这不给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