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川市五校2017届高三7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07-21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
【注】分宜:严嵩。严嵩为江西分宜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B.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C.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D.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马伶姓马的演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也称“优”。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
B.金陵,今南京,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成为古代许多帝王建都之地。东西两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C.文中的“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传记是指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外传是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的传记。又称杂体传。 《马伶传》属于史外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伶技艺精湛。马伶是金陵梨园的艺人,当时金陵梨园有名的艺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兴化部的李伶、华林部的马伶。
B.马伶耻为人下、自强。马伶在第一次对垒失败后,戏未终场就遁走了,到当今相国顾秉谦门下去学习,三年后技艺大进,在第二次竞技中大获全胜。
C.马伶刻苦学习,努力探索。马伶面对技不如人的事实并没有气馁,而是远走京城,不惜为人奴仆,刻苦学习,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
D.马伶对艺术有独特的认识。马伶认为要使技艺达到一定的境界,除了要刻苦学习外,还要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5分)
(2)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8.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5分)
9.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3)《氓》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写女子正处青春年华的两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