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时间:2016-08-19
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
4.D (原文标点为“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溃民无儿,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5.B (“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
6.C(“他作万言策上奏皇上”错,万言策并没有上奏皇上)
7.(1)杨奂已经到任,招来当时的名十与他们商议,政事法令一概用简略便易处理(得分点:既、招致、一各1分,句意2分)
(2)却喜好周济他人的急难,虽然财力不足,仍然尽力而为(得分点:周、赡、勉强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他的母亲曾经梦见东南方的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旁边一位神人将笔交给自己,不久杨奂就出生了,他的父亲认为这是文德辉耀的象征,因此给他取名为奂。金朝末年杨奂考进士落榜,于是作万言策,指摘当时的弊政,都是人们所不敢说的,没有等到策书奏上就返回家乡,在乡里教授学生。
癸已年,杨奂着便装渡黄河北上,冠氏帅赵寿之立即邀请杨奂前来,以师发的礼节对待他杨奂门人中有人从京师运载书籍前来冠氏,因此得以相聚读书东平严实听到杨奂的名声,多次询问他的行止,杨奂始终不去拜见严实。
戊戌年,考试各道进士。杨奥就试于东平,两道者试者中诗赋、策论第一随监试官北上,拜见中书令耶律楚材,楚材上奏推荐杨奂,任命他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康访使。杨奂即将就任,对那律楚材说:“我没有什么才能,误蒙破格任用,以一介书生来管理财赋,已不是我所擅长,更何况河南经过战乱灾荒之后,百姓所剩无几,老子所谓治理大国应像烹调小鱼那样小心谨慎的比喻,正合于今日,如果着急而频加扰动,一定会糜烂。希望你给我一段时间,使得我能够安抚平息战争的创伤,作为为朝廷爱护恩养百姓的一点帮助” 耶律楚材非常赞许他。杨奂已经到任,招来当时的名士与他们商议,政事法令一概用简略便易处理。巡视河南辖境以内,亲自询问盐务每月赋税多少、难易情况。有人以增加盐税进言,杨奂责备他说:“盘剥百姓欺瞒朝廷,你想要我这样做吗?”于是他减去原税额的四分之一,官府百姓两相便利不过一个月,政事已经整顿完毕,当时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以往的赋税所长官从未做到过的。在任十年,于是向燕京的行台请求退休。
世祖用释车召来杨奂参议京兆宣抚司的事务,杨奂多次上书(告老回乡),所请获准而回家病重,处理后事就像平时办事一样,举杯大笑而去世,享年七十岁。赐予谧号文宪。
杨奂博览群书,长于记忆,作文章务必去除陈词滥调,以因袭古人为耻辱朝廷中诸位年高德重者,都降低辈分与他交往关中地区虽然号称人才众多,但名声没有超过杨奂的。杨奂不经营产业,家中财产不足十金,却喜好周济他人的急难,虽然财力不足,仍然尽力而为别人有一点小善,就委婉称赞,唯恐他的名字不被人所知:如果别人有小过失,必定竭力劝阻,而不顾忌别人的怨恨。著作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米,流传于世。
8.“快”字写出了急切之情。(1分)“怕”字写出了担心的意思。(1分)“怜”字表示爱月之心。(1分)“问”字一语双关,明里关心嫦娥的空冷寂寞,实则是感慨自己的孤独无助。(2分)
9.先写赏月之宴之酒之歌,(2分)后写赏月之人之叹之想。(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月圆人团圆的思想感情。(2分)
10.(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1.(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得1分;答B.C不给分。(D“傲慢”不准确,此时的南红卫更多的是无奈与尴尬。B没有运用肖像描写。C“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错,南红卫心存疑虑,是因为有诸多疑问想找南恒探个究竟,不能依次得出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的结论)
(2)①三处环境描写构成小说的时间线索,夜深——繁星——黎明,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②第一处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营造出南葫芦抓偷菜贼时的紧张氛围。③第二处烘托南恒与南红卫深夜畅谈解开心结后的畅快心情。④第三处暗示着南恒与南红卫将齐心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胸襟广阔,不计前嫌。曾经整过南恒二爸的南红卫被南葫芦抓住后,南恒为南红卫解围。②尽心尽职,关心村里的生计。当上队长后,打算办秦川牛繁殖场,为村里办实事。③讲原则又有灵活性。南恒处理了挪用公款的堂哥,但对偷大葱的南红卫因故网开一面。(每点2分)
(4)观点一:使主题思想集中深刻。 ①小说通过写生产队长对“能人”南红卫的征服,以小见大,真实地再现了一批“文革”后农村建设者们的心理历程;②批判了勾心斗角、结怨成仇的做法,指出不正当的“征服”的荒唐和危害,表达了作者的反思;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征服对方,不能靠强力,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观点二:使情节结构更加巧妙严谨。①小说围绕“征服”展开故事情节,前半部分南红卫偷菜被抓为后半部分南恒征服南红卫作铺垫。②小说一明一暗地写了两人之间的“征服”,南恒对南红卫是“软征服”,南红卫对南恒是“暗征服”,一明一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③小说以“征服”为纽带,采用插叙,带出文革中的种种内斗,使小说结构井然有序。
(除了以上两个角度外,考生还可以另立新说,另为解读,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每点2分,答对任意4点8分。)
12.(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梁思成消除了可能残存的任何怀疑,除了“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热情”外,还有“对自己准备好接受这一任务的信心”。B“写成《营造法式》一错,《营造法式》是李诫写成的。D“长城和一些城墙也不例外”错,原文说“他认识到木框架是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长城和许多城墙中间填泥、面上贴砖是例外”)
(2)①老式学者没有建筑知识,只能从用文言文写成的书籍中搜集材料,却不能解决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的问题。②木匠们的建筑方法都是通过师徒口授的办法流传下来的,木匠们不识字,无法形成文字,无法破译他们的行话。()梁思成刚从国外学建筑学归来,既懂建筑学知识,又懂中国古典知识。(每点2分)
(3)①时间:过去的久远;②木头是易损的材料,木头的柱子和桁架也很容易遭受虫蛀、腐蚀和火灾;③人类对巨大建筑物的摧毁(破坏)。(每点2分)
(4)第一问:梁思成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应注重实地考察,虽然文献上记载很多,但是不能得到建筑的真正印象。(2分)第二问:同意粱思成先生的做法。①宋代建筑学家李诫负责监管政府建筑物的建造和修复时,同工匠们时时商量、测算,注重实地考察,积累知识,编辑成《营造法式》;②民国时期朱启钤负责修缮皇宫和古城墙,也注重实地考察,与工匠们关系密切,得到了许多建筑知识;③梁思成不仅在故宫工作时向工匠们请教,而且在以后研究中还与林徽因一起实地考察,取得建筑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成就;④从古到今,在建筑学史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注重实地考察,梁思成不仅提出这一观点,而且始终实践这一宗旨。(第二问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能结合文本,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13.B (“囫囵吞枣”指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求甚解”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一知半解”指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①强调的是“街道红十字会志愿者告诉参加培训的数十名居民,对急救知识不能指导的不全面”,语境义是指“居民对于急救知识知道的要全面,理解的要透彻”,应用“一知半解”;②强调的是“我们阅读时要有鉴别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语境义是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要加以分析思考,要有鉴别”,应用“囫囵吞枣”;③强调的是“儿童在背诵古诗对于古诗的意义的理解问题”,语境义强调的是“儿童在背诵古诗不要求深入的研究”,应用“不求甚解”;故选B。)
14.C(A搭配不当,可在“毕业之后”前加“这些留学生”。B成分残缺,删去“随着”或“使”。D结构混乱,删去“缺乏”或“不高”。)
15.B(本段文字介绍的是九段沙湿地的形成过程和意义。由后文“是呈自然演替状态下的典型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可知这里要补写的主语应该是“九段沙湿地”。)
16.①如果缺少睡眠(1分)
②学习效率反而降低(2分)
③睡眠不足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示例:画面由众多树桩和一棵枝叶像心形的树木构成。(2分)众多树桩表示树木大量消失,环境被破坏;(2分)心形的枝叶代表渴望绿色(环境改善)的心愿。(2分)
18.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D(“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
4.D (原文标点为“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溃民无儿,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5.B (“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
6.C(“他作万言策上奏皇上”错,万言策并没有上奏皇上)
7.(1)杨奂已经到任,招来当时的名十与他们商议,政事法令一概用简略便易处理(得分点:既、招致、一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他的母亲曾经梦见东南方的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旁边一位神人将笔交给自己,不久杨奂就出生了,他的父亲认为这是文德辉耀的象征,因此给他取名为奂。金朝末年杨奂考进士落榜,于是作万言策,指摘当时的弊政,都是人们所不敢说的,没有等到策书奏上就返回家乡,在乡里教授学生。
癸已年,杨奂着便装渡黄河北上,冠氏帅赵寿之立即邀请杨奂前来,以师发的礼节对待他杨奂门人中有人从京师运载书籍前来冠氏,因此得以相聚读书东平严实听到杨奂的名声,多次询问他的行止,杨奂始终不去拜见严实。
戊戌年,考试各道进士。杨奥就试于东平,两道者试者中诗赋、策论第一随监试官北上,拜见中书令耶律楚材,楚材上奏推荐杨奂,任命他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康访使。杨奂即将就任,对那律楚材说:“我没有什么才能,误蒙破格任用,以一介书生来管理财赋,已不是我所擅长,更何况河南经过战乱灾荒之后,百姓所剩无几,老子所谓治理大国应像烹调小鱼那样小心谨慎的比喻,正合于今日,如果着急而频加扰动,一定会糜烂。希望你给我一段时间,使得我能够安抚平息战争的创伤,作为为朝廷爱护恩养百姓的一点帮助” 耶律楚材非常赞许他。杨奂已经到任,招来当时的名士与他们商议,政事法令一概用简略便易处理。巡视河南辖境以内,亲自询问盐务每月赋税多少、难易情况。有人以增加盐税进言,杨奂责备他说:“盘剥百姓欺瞒朝廷,你想要我这样做吗?”于是他减去原税额的四分之一,官府百姓两相便利不过一个月,政事已经整顿完毕,当时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以往的赋税所长官从未做到过的。在任十年,于是向燕京的行台请求退休。
世祖用释车召来杨奂参议京兆宣抚司的事务,杨奂多次上书(告老回乡),所请获准而回家病重,处理后事就像平时办事一样,举杯大笑而去世,享年七十岁。赐予谧号文宪。
杨奂博览群书,长于记忆,作文章务必去除陈词滥调,以因袭古人为耻辱朝廷中诸位年高德重者,都降低辈分与他交往关中地区虽然号称人才众多,但名声没有超过杨奂的。杨奂不经营产业,家中财产不足十金,却喜好周济他人的急难,虽然财力不足,仍然尽力而为别人有一点小善,就委婉称赞,唯恐他的名字不被人所知:如果别人有小过失,必定竭力劝阻,而不顾忌别人的怨恨。著作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米,流传于世。
8.“快”字写出了急切之情。(1分)“怕”字写出了担心的意思。(1分)“怜”字表示爱月之心。(1分)“问”字一语双关,明里关心嫦娥的空冷寂寞,实则是感慨自己的孤独无助。(2分)
9.先写赏月之宴之酒之歌,(2分)后写赏月之人之叹之想。(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月圆人团圆的思想感情。(2分)
10.(1)吾尝终日而思矣
(2)海日生残夜
(3)人间如梦
11.(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得1分;答B.C不给分。(D“傲慢”不准确,此时的南红卫更多的是无奈与尴尬。B没有运用肖像描写。C“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错,南红卫心存疑虑,是因为有诸多疑问想找南恒探个究竟,不能依次得出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的结论)
(2)①三处环境描写构成小说的时间线索,夜深——繁星——黎明,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②第一处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营造出南葫芦抓偷菜贼时的紧张氛围。③第二处烘托南恒与南红卫深夜畅谈解开心结后的畅快心情。④第三处暗示着南恒与南红卫将齐心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胸襟广阔,不计前嫌。曾经整过南恒二爸的南红卫被南葫芦抓住后,南恒为南红卫解围。②尽心尽职,关心村里的生计。当上队长后,打算办秦川牛繁殖场,为村里办实事。③讲原则又有灵活性。南恒处理了挪用公款的堂哥,但对偷大葱的南红卫因故网开一面。(每点2分)
(4)观点一:使主题思想集中深刻。 ①小说通过写生产队长对“能人”南红卫的征服,以小见大,真实地再现了一批“文革”后农村建设者们的心理历程;②批判了勾心斗角、结怨成仇的做法,指出不正当的“征服”的荒唐和危害,表达了作者的反思;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征服对方,不能靠强力,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观点二:使情节结构更加巧妙严谨。①小说围绕“征服”展开故事情节,前半部分南红卫偷菜被抓为后半部分南恒征服南红卫作铺垫。②小说一明一暗地写了两人之间的“征服”,南恒对南红卫是“软征服”,南红卫对南恒是“暗征服”,一明一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③小说以“征服”为纽带,采用插叙,带出文革中的种种内斗,使小说结构井然有序。
(除了以上两个角度外,考生还可以另立新说,另为解读,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每点2分,答对任意4点8分。)
12.(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梁思成消除了可能残存的任何怀疑,除了“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热情”外,还有“对自己准备好接受这一任务的信心”。B“写成《营造法式》一错,《营造法式》是李诫写成的。D“长城和一些城墙也不例外”错,原文说“他认识到木框架是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长城和许多城墙中间填泥、面上贴砖是例外”)
(2)①老式学者没有建筑知识,只能从用文言文写成的书籍中搜集材料,却不能解决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的问题。②木匠们的建筑方法都是通过师徒口授的办法流传下来的,木匠们不识字,无法形成文字,无法破译他们的行话。()梁思成刚从国外学建筑学归来,既懂建筑学知识,又懂中国古典知识。(每点2分)
(3)①时间:过去的久远;②木头是易损的材料,木头的柱子和桁架也很容易遭受虫蛀、腐蚀和火灾;③人类对巨大建筑物的摧毁(破坏)。(每点2分)
(4)第一问:梁思成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应注重实地考察,虽然文献上记载很多,但是不能得到建筑的真正印象。(2分)第二问:同意粱思成先生的做法。①宋代建筑学家李诫负责监管政府建筑物的建造和修复时,同工匠们时时商量、测算,注重实地考察,积累知识,编辑成《营造法式》;②民国时期朱启钤负责修缮皇宫和古城墙,也注重实地考察,与工匠们关系密切,得到了许多建筑知识;③梁思成不仅在故宫工作时向工匠们请教,而且在以后研究中还与林徽因一起实地考察,取得建筑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成就;④从古到今,在建筑学史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注重实地考察,梁思成不仅提出这一观点,而且始终实践这一宗旨。(第二问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能结合文本,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13.B (“囫囵吞枣”指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求甚解”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一知半解”指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①强调的是“街道红十字会志愿者告诉参加培训的数十名居民,对急救知识不能指导的不全面”,语境义是指“居民对于急救知识知道的要全面,理解的要透彻”,应用“一知半解”;②强调的是“我们阅读时要有鉴别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语境义是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要加以分析思考,要有鉴别”,应用“囫囵吞枣”;③强调的是“儿童在背诵古诗对于古诗的意义的理解问题”,语境义强调的是“儿童在背诵古诗不要求深入的研究”,应用“不求甚解”;故选B。)
14.C(A搭配不当,可在“毕业之后”前加“这些留学生”。B成分残缺,删去“随着”或“使”。D结构混乱,删去“缺乏”或“不高”。)
15.B(本段文字介绍的是九段沙湿地的形成过程和意义。由后文“是呈自然演替状态下的典型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可知这里要补写的主语应该是“九段沙湿地”。)
16.①如果缺少睡眠(1分)
②学习效率反而降低(2分)
③睡眠不足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示例:画面由众多树桩和一棵枝叶像心形的树木构成。(2分)众多树桩表示树木大量消失,环境被破坏;(2分)心形的枝叶代表渴望绿色(环境改善)的心愿。(2分)
18.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