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时间:2016-09-01
10.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祗辱”“骈”“槽枥”“瀚”“阑”“淇”“隰”“泮”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1.(1)C  E(共5分,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
(2)
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规范。如在清华学习时对自己提出五点生活自律要求,“清华科学学会”章程里六点会员守则等。
②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有改变中国科学研究面貌的决心。
③有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参与W.杜安主持的物理实验,博士论文得到布里奇曼高度评价。
(3)
①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能在现代立足。
②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延揽良师;
③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
④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致力于教育改革;
⑤根据国家需要,及时调整招生方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要求有自己的观点,有具体的分析阐释,层次清晰,语言规范。
示例: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并不遗憾,成为教育家则是他的幸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国家需要与个人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叶企孙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及成就,是他后来执教清华、担任物理系主任,进而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必要条件。叶企孙也许能成为知名科学家,但相比能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来说,后者的价值要远远超出前者。
12D
【解析】
试题分析:A句的“从长计议”意思是用较长时间慎重地考虑、商量,不急于作出决定。此句已讲“制定出”,不符此句语境。B裹足不前,像脚被包裹住了一样停步不前,多指有所顾虑。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停滞不前 ”。C句的“含英咀华”比喻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的精华。此句讲诱人欣赏风景,不符此句语境。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辨析除了语感外还要结合一定的方法。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杂糅;C.成分残缺,“发布”后缺宾语(如:“报告”); D.“至少数名”不合逻辑,“至少”表示确数,“数名”表示概数。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句子排序是根据排部分前后和排序句内部的句意逻辑关系来确定的。此题阐述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排序句前的一句话是论点,后面是结论,排序部分是阐述。排序时可采取先小组合,再将小组合连缀起来的方法。①句用证据解释论点,应该放在首位;②承接③阐述“回回图”;②⑤句用“既…又”关联起来,④句与后续句是结论的两个判断应该相邻,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采用排除法。由“双向承认”排除D项,由“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排除A项。由“认识”和“了解”的认识程度,排除B项。
16.D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主体由两个人一头牛组成,左边的人欲拉牛下田,嘴里说着“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右边的人坐在垫子上,扯着牛的后腿,说“不会耕田怎样下田”。由生活常识可知,牛只有下田劳作才能学会耕田,据此再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可知漫画的反映的是两种思想的交锋,批判的是右边人的坐而论道,赞成的是实践出真知。
17.
莫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
学生不学习,老师有妙招,课后微信发红包,学生上课积极了,课堂活跃气氛好。然而这并非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有家长明确表示此种用“钱”引导的教育会使教育变味。功利化教育下酿成的后果,谁该为其买单?
中国的教育飞速发展,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使得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权。但在这种普遍“精英化教育”下,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摆脱贫穷的境遇?为了飞黄腾达?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立人,而非培养出一个个只考虑利益的“精明人”。
老师微信发红包是无奈之举,面对各种学习乱象与工作成效的压力,焦老师不得不采取这一方法来赢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可是,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出席课堂,认真完成作业不是学生的基本守则吗?当一个普遍的守则转化为一种对于优秀的褒奖,可见教育的退化。正如“不随地吐痰”是公民的基本守则,若它成为需要奖励才可以促成的事,那社会必定出现问题。我们总说:“今天做个优秀学生,明天做个良好公民。”如果连基本学生守则都无法做到,又谈何报效社会呢?
焦老师的做法无疑使教育染上了铜臭味。此种方法短期内或许效果十分明显,可长此以往,难免令学生生成“我来上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需要奖励的”这一扭曲心理。假若有一天,老师停止了发红包,引起的反弹恐怕会更大。此种诡异风气将难以遏制。这样“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行为实在得不偿失。
其实,功利化教育由来已久。那些时时将“我上好学,将来要赚多少钱”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是没有办法领悟到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的。功利化教育的产物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浑身铜臭味的他们难以成为对社会有担当的公民。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为了立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个人品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焦老师与其学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效益”被神化的今天,人们愈加浮躁,事事追求利益。可教育从来就不是利益的附属品,一个真正有学问之人,又怎会汲汲于物质利益呢?若我们的教育演变成“利益争夺战”,那我们所谓的人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心人。社会文明程度要想提高,国民教育就是根源所在。只有从根源做起,社会才能有所进步。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如今中国教育的弊端,学生不愿上课已经成为常态。想要防止“焦老师式教育”的兴起,需要每一个人回归课堂,从源头做起。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学校制度,老师应当努力使课堂变得有趣,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应为教育出一份力。教育是大事,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
我相信,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功利”乌云拨开之后,我们可以回归真正的教育,真正是为了个人品格的培养、知识的提高,而非为了那现实的金钱。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