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百校论坛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时间:2016-12-13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充康王府内知客。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从行。渡河,将官刘浩、吴湛私斗,公裔谕之乃解。次磁州,军民戕奉使王云,随王车入州廨,公裔复谕退之。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迟明至相,磁人无知者,自是亲爱愈笃。及兵退,张邦昌遣人同王舅韦渊来献传国玺。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元祐后诏王入承大统,府僚谓金兵尚近,宜屯彭城。公裔言:“国家肇基睢阳,王亦宜于睢阳受命。”时前军已发,将趋彭城,会天大雷电,不能前,王异之,夜半抗声语公裔曰:“明日如睢阳,决矣。”既即帝位,公裔累迁武功大夫。
后以事忤黄潜善,适帝幸维扬,公裔丐去,潜善以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帝幸越,念其旧劳,召复故官,累迁至广州观察使。
公裔给事藩邸三十余年,恩宠优厚,每置酒慈宁宫,必召公裔。会修《玉牒》,元帅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帅府旧人,奏令修书官就质其事。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右谏议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罢公裔,遂与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桧死,即复提举佑神观,赐第和宁门西,帝曰:“朕与东朝欲常见卿,故以自近耳。”升华容军节度使,寻致仕。高宗既内禅,尝与孝宗语其忠劳,因诏所居郡善视之。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恭荣,官其亲族八人。高宗赐金帛甚厚。
公裔律身稍谨,不植势,不市恩,又敢与黄潜善、秦桧异,斯亦足取云。
(选自《宋史韩公裔传》,有删改)
【注】①康王:宋高宗赵构,南宋开皇帝。②张邦昌:北宋大。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B.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C.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D.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其家族里的人,称“内禅”。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恭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公裔善于劝解。他在康王府任职,在出使途中有人争斗,经他劝说才和解;在磁州,军民作乱,影响康王,他又去劝退乱民。
B.韩公裔忠于职守。康王要继承皇位,有人建议去彭城躲金兵,韩公裔提议去开业基地睢阳,碰上恶劣天气,康王最终提取了韩公裔的意见。
C.韩公裔遭到权贵排挤。他得罪了黄潜善,被降官三级;秦桧让修书官向韩公裔咨询有关事情,被韩拒绝,有人迎合秦桧乘机罢免韩的官职。
D.韩公裔深得皇帝宠信。他恢复官职后,高宗因要经常见他,就安排他住得近一些;孝宗得知韩公裔的忠心和功劳后,下令优待韩公裔。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迟明至相,磁人无知者,自是亲爱愈笃。
(2)公裔律身稍谨,不植势,不市恩,又敢与黄潜善、秦桧异,斯亦足取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酌酒与裴迪
王维①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②,朱门先达笑弹冠③。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注]①王维一生沉浮宦海,过着亦显亦隐的生活。②按剑:意为“结仇”。③先达:指有德行有学问的前辈。笑弹冠:笑侮后来的出仕者。
14.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白首相知犹按剑”写相知成仇,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人就不用说了。
B.颈联描绘的清新明丽的画面与颔联所写的“势利”“凉薄”形成对照,又为尾联的抒情作铺垫。
C.尾联中的“何足问”有不屑一顾的鄙薄之意,“高卧”的含意是“躺着舒服”。
D.王维诗中的意境,多是恬淡、清幽、澄澈、自然的,但这首诗的意境似乎有所不同。
15.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7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陶潜《饮酒(其五)》中,写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诗人复杂的感受的两句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3)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所吹的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的一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