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4)

时间:2016-12-20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读书,有胆略,太宗器之。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余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俾皆籍户口属吏,乃归,帝于是有大用意。
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克宋枣阳、光化等军,光、随、郢、复等州,及襄阳、德安府,凡得名士数十人,收伊、洛诸书送燕都,立宋大儒周敦颐祠,建太极书院,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拜中书令,太宗崩,太后称制,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
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恣不法,诏惟中宣慰,惟中按诛之。金亡,其将武仙溃于邓州,余党散入太原、真定间,据大明川,用金开兴年号,众至数万,剽掠数千里。诏会诸道兵讨之,不克。惟中仗节开谕,降其渠帅,余党悉平。
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俾屯田唐、邓、申、裕、嵩、汝、蔡、息、毫、颍诸州。初灭金时,以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福贪鄙残酷,虐害遗民二十余年。惟中至,召福听约束,福称疾不至。惟中设大梃于坐,复召之,福不得已,以数千人拥卫见惟中,惟中即握大梃击仆之。数日福死,河南大治。迁陕右四川宣抚使。时诸军帅横侈病民,郭千户者尤甚,杀人之夫而夺其妻,惟中戮之以徇,关中肃然。语人曰:“吾非好杀,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乎?”
岁己未,世祖总统东师,奏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俾建行台,以先启行,宣布恩信,蒙古、汉军诸帅并听节制。师还,卒于蔡州,年五十五。
(节选自《元史•杨惟中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
B.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
C.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
D.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崩”指帝王和王后的死。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
B.“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C.“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D.“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惟中有胆有才,深受朝廷器重。他二十岁即被派往西域,圆满完成使命;晚年担任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蒙、汉军队将帅都归他指挥管辖。
B. 杨惟中保护文脉,重视文化建设。元军占领宋朝枣阳等地后,他搜罗当地名士和儒学著作,为宋代大儒周敦颐立祠,建立太极书院,弘扬儒学。
C.杨惟中惩恶保民,决不姑息迁就。河南道总管刘福贪婪残酷,残害百姓,杀人之夫而夺其妻,杨惟中将其处死,河南由此清明安定了。
D. 杨惟中大智大勇,善于招降安抚。金朝余党大肆作乱,朝廷会集各道的兵力征讨却没能取胜,他前往劝谕,劝降了他们的首领,余党都被平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5分)
(2)吾非好杀,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乎?(5分)
(二)古诗词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
【南宋】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都是写愁的名句,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B.“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惆怅无法排解的境况,奠定全词的情感基调。
C.“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这两句写作者对人生的体会,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说中,寓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D.“浮云出处元无定”中“出处”指出仕与隐处,做官与退隐。
E.“得似浮云也自由”中“也”字表现了词人致仕、退隐后的自由与喜悦之情。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条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煜《相见欢》“ ”句借“梧桐”这一意象表达离愁。
(2)《诗经 氓》中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真正用意是“ , 。”
(3)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山水俱美。尤其是春冬之时的水,作者用“ ,_________”两句,从色彩、情态等方面写出了水之秀美。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