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范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6-12-24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一、课内基础知识(3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 渐车(jiàn) 靡费(mí) 河水汤汤(shānɡ)
B.罹难(lí) 溘死(kè) 芰荷(jì) 岌岌可危(jí)
C.磐石(pán) 公姥(mǒu) 伶俜(pīnɡ) 纨绔子弟(wán)
D.樊笼(fán) 阡陌(qiān) 羁鸟(jī) 周公吐哺(pǔ)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莫知我哀 莫:没有人 谢家来贵门 谢:谢绝
B.渐车帷裳 渐:渐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周:合
C.其黄而陨 陨:落 同心而离居 同心:感情深厚
D.对酒当歌 当:应当 偭规矩而改错 偭:违背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岁亦莫止
B.箱帘六七十 犹可说也
C.匪来贸丝 蒲苇纫如丝
D.屈心而抑志兮 登即相许和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B.步余马于兰皋兮 因击沛公于坐
C.君家妇难为 阿母为汝求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可怜九月初三夜
B.登即相许和,便可做婚姻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 乃令张良留谢
7.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君尔妾亦然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彼竭我盈,故克之
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 B.肉食者鄙 人贱物亦鄙
C.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 D.适得府君书 少无适俗韵
9.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夙兴夜寐 ③千万不复全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
⑤逆以煎我怀 ⑥天下归心 ⑦固前圣之所厚 ⑧謇朝谇而夕替
A.①③⑤/②⑦/④⑥/⑧ B.①②/③⑤⑥/④/⑦⑧
C.①⑤⑥/②⑧/③⑦/④ 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10.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①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②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C.①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11.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何可胜道也哉
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此余之所得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儿已薄禄相
12.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在《兰亭集序》中指永和九年。
B.浮图,是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和尚。
C.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D.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青年时代。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体无咎言 咎:灾祸 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错误
B.①忧伤以终老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②人生几何 几何:多少
C.①信可乐也 信:实在 ②何以解忧 何以:为什么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 ②而又不随以怠 怠:停止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5.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为仲卿母所遣 ⑤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妥当得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一、课内基础知识(3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
B.罹难(lí)
C.磐石(pán)
D.樊笼(fán)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莫知我哀
B.渐车帷裳
C.其黄而陨
D.对酒当歌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B.箱帘六七十
C.匪来贸丝
D.屈心而抑志兮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君家妇难为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B.登即相许和,便可做婚姻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
7.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
C.留待作遗施
9.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夙兴夜寐 ③千万不复全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
⑤逆以煎我怀 ⑥天下归心 ⑦固前圣之所厚 ⑧謇朝谇而夕替
A.①③⑤/②⑦/④⑥/⑧
C.①⑤⑥/②⑧/③⑦/④
10.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B.①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C.①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D.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11.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在《兰亭集序》中指永和九年。
B.浮图,是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和尚。
C.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D.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青年时代。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体无咎言
B.①忧伤以终老
C.①信可乐也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15.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④为仲卿母所遣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妥当得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