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时间:2017-01-05

14. AE(A项,“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E项,“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更加悲凉。
15.作者以“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谩凝眸、老泪凄然”等抒发被长期贬谪海上的孤独、落寞。(2分)“试倚危楼,将远恨” 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2分)“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贞、怀才不遇。(2分)(三点全部答到给7分)
16.【答案】(1)徘徊于斗牛之间
(2)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3)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用在句中对象错。 “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用在句中不合语境。“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用在句中不合语境。“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白璧微瑕”比喻极好的人或事物有缺点;这三个成语使用正确。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A.“包括……组成”句式杂糅;B.“起飞前进行了周密的检查”语序不当,应改为“进行了起飞前的周密检查”; C.“商路……是……丝绸贸易”搭配不当。注意:D.“农村人居环境……影响到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是正确的,不要误以为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和语言表达连贯。“不设计程序,不规定时间”的目的是“同学们自由阅读”,因此①处应填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以便”;“阅读要认真”和前面“同学们自由阅读”构成转折关系,因此②处应填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或“然而”;“把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都搞清楚”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因此③处应填“进而”;本文段,先说读懂文章内容,然后说欣赏语言,两者是并列关系,因此④处应填“同时”;“对”表示对象,“关于”表示范围,文段中“重要的词句”是“细细领会”的对象,因此⑤处应填“对”;“思想感情上的陶冶”“文学欣赏上的愉悦”是并列关系,因此⑥处应填“和”。
20.【答案】示例:①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不同②空气则相对干燥③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6分,写对一句给2分,3句全对给6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本段文字比较说明了雾和霾不同的形成原因和条件,第一句是总写,因此①处应填“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不同”等意思相近的句子;②处前说明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据此,②处应填“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等句子;③处前说明雾日变化较为明显,据此,③处应填“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等意思相近的句子。
21.【答案】示例:画面上,一人正在写字,字写得歪歪斜斜。另一人批评这个人字写得难看,这个人却说这正是他要的风格。(3分)该漫画讽刺了强词夺理、绝不承认自己缺点的人。(3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22.作文思路导引
    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
    [写作提示]做人和处事,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害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团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