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2016~2017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17-02-01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4~6题。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张爱玲传》序言
四十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流言》的问世,关于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传说便从此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流言”至今。
一位才华横溢的台湾作家因崇拜她曾专程去美国加州拜访她,却“云深不知处”般地三访始得其召见。
一位在她成名时的女友曾撰文写她奇装异服,以至到印刷厂去校稿样,使整个印刷厂的工人停了工。
海外诸多的华人作家都提过自己是“张迷”,其创作及其人已成为几代人推崇的偶像,时间愈久,魅力愈强,影响至当代不减。
由于她晚年独居美国加州柏克莱城,闭门谢客,深锁玉宫,被人们流传成为身穿纸做的衣服,因为害怕空气过敏,如同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神女,成为新的“传奇”……
知道她的,凡她的便称为好,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只能用叹词和摇头表示其好:不知道她的,一点不知,她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到俗,不是笔名也不是雅名,使未闻其名其人者不由会反问,她是谁?
她的名字叫张爱玲,英文名字的中译,当时她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般的名字,任凭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一最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姓名,伴随着她奇丽而又精美的佳作,流传到今日,并逐渐在风云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魅力。
张爱玲,这个被当时文坛称为奇迹的女作家,被如今文坛视为神秘的女性,就连注意到她的作品的人,也未必知晓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出身官宦世家,却擅写平民甚至小市民的苦乐。而生活与其处世之道却又全然不同,其生命与生涯,又何尝不是一部真实的“传奇”。
这样的一部“传奇”,其实早已在张爱玲女士自己的文章里被点点滴滴精制而成。细心的“张迷”读者,会从这些文章里心造一个超凡脱俗的奇女子形象。将这样的奇女、才女用秃笔画就,就不如还原一个中国奇女子的生活原景,让她自己活动其间,舒展生命,徐徐然让我们读清,读懂,一次生命之旅,一场历史话剧,从中领悟出最悲怆的人生之谜。
人生是舞台,个人逃不脱要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人生舞台上远远眺望着,她不是导演,却如同解说,用笔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过去的一场或正在进行的人生戏剧里的诸位角色。比如,她注重介绍的是女性的角色。介绍了带有“原罪意识”的女性们是如何因袭了生理、心理的历史陈迹,一代又一代在“原罪意识”中挣扎,堕落,沾沾自喜和陈陈相袭。她是在现代的屏幕上活现了一群女奴的群像。张爱玲女士清醒而又冷静,真实富有历史感地为我们解读了一幕幕人生悲喜剧。
于是有人言:“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否定现在生态下女性的女奴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自然,这是我们的解读。所以,张爱玲的这些作品曾被当时的评论家评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这是她用灵魂去读灵魂的所得。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张爱玲之所以成为“传奇”,不只是因为她有着堪称“奇迹”的作品,更主要的是她有着生命与生涯的“传奇”,是中国的奇女子。
B.相较于张爱玲的文章,张爱玲作为一个奇女子更能够吸引读者,而读者也可以借助她的文章读出这个奇女子的生活原景。
C.张爱玲才华横溢,她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人生戏剧里的诸位角色,像导演那样引领我们去解读那一幕幕人生悲喜剧。
D.张爱玲在作品中关注女性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塑造了带有“原罪意识”的女奴群像,她渴望女性能挣脱桎梏,优美地生存。
5.下列对传记中“张爱玲的名字”的相关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张爱玲人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而她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到俗,这既不是笔名也不是雅名,和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和地位有些不相称。
B.张爱玲的名字本是个英文名字,后来才译作了中文,这是她的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并没有什么深意,是个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名字。
C.张爱玲在文坛上是一个“传奇”,但她却如同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神女,所以陌生人也对她的名字很感兴趣,往往会问,她是谁?
D.文章用很多笔墨写张爱玲姓名的寻常、普通,是为突出其家室的显赫,并衬出其在文学上的贡献、影响、成就之大。
6.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这句话的内涵?(6分)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