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时间:2017-02-08
语文参考答案
1.C(理解错误。“表述一致,观点统一”错。具体见原文第一自然段末句和第五自然段首句。原文“在具体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且观点也不尽相同。)
2.A(强加因果。各家推崇《周易》,并不仅仅是因为《周易》最早表述“天人合一”,具体见第二自然段。)
3.C(主观臆断。“完全得益于《周易》的重要作用”错,主要是各家对“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的一致认同,具体见第二自然段。)
4.D(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5.B(“会元”应改为“解元”。)
6.C(“康熙”应为“雍正”。)
7.(1)对于那些愿意读书学习的人,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人,朝廷应该加以考察、检验,合格者予以录用,希望朝廷能够聚集百姓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膂力”“技勇”“教训”各1分,大意正确2分。)
(2)雍正皇帝因为张廷玉器量纯正,忠心尽职,下达遗诏命令以后让他配享太庙。(“以”“抒诚”“他日”各1分,大意正确2分。)
【参考译文】
张廷玉,字衡臣,是安徽桐城人。在康熙三十九年时考中进士,后改做庶吉士。后又通过考试被授与检讨职务,入直南书房,因为服丧回家。服丧期满,升迁为太子洗马,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官职。
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命张廷玉与翰林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应奉几筵祭告文字,赐予廕生视一品,提升为礼部尚书。雍正元年,又下诏命他入直南书房。与左都御史朱轼一起任顺天乡试考官,皇帝赞许他公正谨慎,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不久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调任到户部。他上书说:“浙江的衢州,江西的广信、赣州,临近闽、粤等地,那些流离失业没有户籍的人,进入山里种植大麻,搭建草棚居住,称作‘棚民’。日子长了,(他们)繁衍的人口会一天天地多起来,(他们中)那些体格强健剥悍的人就会四处抢劫。请下诏命令督抚谨慎选择廉洁能干的州县长官,(对棚民)严加约束。那些愿意读书学习的,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考察清楚,检验录用,希望能聚集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朝廷下诏让督抚议定施行。
雍正八年,皇上对西北用兵,命令增设军机房隆宗门内,让怡亲王允祥、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总管事务。接着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制定规制:诸臣上奏,一般的事用疏章,从通政司上达,下放给内阁拟旨;重要的事用摺,从奏事处上达,下放给军机处拟旨,必须皇上硃笔亲自批复再下发。从此以后,内阁权移交给了军机处,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能够参与政事,每天必须进宫面见皇上,接受旨意,商议国家大事,参与国家机密。
张廷玉做事周密敏捷勤奋谨慎,尤其为皇帝所仰仗。十三年,世宗的病情越来越重,张廷玉与大学士鄂尔泰等一同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皇帝)因为张廷玉器量纯正,忠心尽职,就下达遗诏命令以后让他配享太庙。
高宗即位,命张廷玉总理事务,授予他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合为三等子。乾隆元年,明史编写完成,上表进献给皇帝,皇帝命令他仍然兼管翰林院的事务。乾隆十三年,因为年老多病,上书请求退休。皇帝颁发圣旨说:“爱卿受到两代皇帝的厚恩,况且尊奉先皇的遗命(你)可以配享太庙,哪有享受配享的元老之臣回家养老的呢?”张廷玉说:“宋代和明代享受配享待遇的各个大臣也有请求退休被允许的呀。况且七十岁退休,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啊。” 皇上才答应廷玉退休,命令他等到第二年春天冰雪消融后,再乘船回到故乡。
二十年三月.张廷玉去世,皇帝诏命依然遵照世宗的遗诏,(让他)配享太庙,谥号文和。到清朝结束,汉人大臣中,享受配享太庙待遇的,只有张廷玉一人。
8.两诗都有爱花惜花之情,并借此表达对春光的留恋之情(2分)。《东栏梨花》哀而不伤,无颓废衰飒之感,表达对自然的纯美欣赏和对人生的哲理透视(1分)。《海棠》借花自喻,表达无人赏识、孤独寂寞的苦闷之情,以及达观潇洒的胸襟(2分)。
9.(1)寻常意象,颇具神韵。眼前之物,但又很美,很亲切。“梨花”花色如雪,品行“清明”,纯洁高雅;“海棠”随风摇曳,幽香阵阵,独自绽放,惹人怜爱,秉烛夜观。
(2)用词浅近,晓畅明白。《东栏梨花》正面描写梨花,运用对比、衬托、比喻、动态描写等手法来写梨花美丽但又不妖艳、不轻狂的特点,如同白话;《海棠》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借环境烘托海棠,写爱花、惜花的心事。袅袅的东风、融融的春光、空濛的雾气、迷离的月色为海棠营造了一种似真似幻的意境。“只恐”“故烧”把爱花之情写得痴绝动人,突显花之美。诗人以花喻己,借花剖白。(一点3分,观点1分,分析2分)
【诗歌赏析】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是七言古诗,然而苏轼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灵性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读者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至于原因,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地欣赏与人生哲理地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二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二不是指有两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须得细细品味,不过,有时没必要字斟句酌的理解诗句,意境更重要。
1.C(理解错误。“表述一致,观点统一”错。具体见原文第一自然段末句和第五自然段首句。原文“在具体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且观点也不尽相同。)
2.A(强加因果。各家推崇《周易》,并不仅仅是因为《周易》最早表述“天人合一”,具体见第二自然段。)
3.C(主观臆断。“完全得益于《周易》的重要作用”错,主要是各家对“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的一致认同,具体见第二自然段。)
4.D(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5.B(“会元”应改为“解元”。)
6.C(“康熙”应为“雍正”。)
7.(1)对于那些愿意读书学习的人,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人,朝廷应该加以考察、检验,合格者予以录用,希望朝廷能够聚集百姓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膂力”“技勇”“教训”各1分,大意正确2分。)
(2)雍正皇帝因为张廷玉器量纯正,忠心尽职,下达遗诏命令以后让他配享太庙。(“以”“抒诚”“他日”各1分,大意正确2分。)
【参考译文】
张廷玉,字衡臣,是安徽桐城人。在康熙三十九年时考中进士,后改做庶吉士。后又通过考试被授与检讨职务,入直南书房,因为服丧回家。服丧期满,升迁为太子洗马,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官职。
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命张廷玉与翰林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应奉几筵祭告文字,赐予廕生视一品,提升为礼部尚书。雍正元年,又下诏命他入直南书房。与左都御史朱轼一起任顺天乡试考官,皇帝赞许他公正谨慎,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不久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调任到户部。他上书说:“浙江的衢州,江西的广信、赣州,临近闽、粤等地,那些流离失业没有户籍的人,进入山里种植大麻,搭建草棚居住,称作‘棚民’。日子长了,(他们)繁衍的人口会一天天地多起来,(他们中)那些体格强健剥悍的人就会四处抢劫。请下诏命令督抚谨慎选择廉洁能干的州县长官,(对棚民)严加约束。那些愿意读书学习的,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考察清楚,检验录用,希望能聚集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朝廷下诏让督抚议定施行。
雍正八年,皇上对西北用兵,命令增设军机房隆宗门内,让怡亲王允祥、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总管事务。接着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制定规制:诸臣上奏,一般的事用疏章,从通政司上达,下放给内阁拟旨;重要的事用摺,从奏事处上达,下放给军机处拟旨,必须皇上硃笔亲自批复再下发。从此以后,内阁权移交给了军机处,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能够参与政事,每天必须进宫面见皇上,接受旨意,商议国家大事,参与国家机密。
张廷玉做事周密敏捷勤奋谨慎,尤其为皇帝所仰仗。十三年,世宗的病情越来越重,张廷玉与大学士鄂尔泰等一同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皇帝)因为张廷玉器量纯正,忠心尽职,就下达遗诏命令以后让他配享太庙。
高宗即位,命张廷玉总理事务,授予他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合为三等子。乾隆元年,明史编写完成,上表进献给皇帝,皇帝命令他仍然兼管翰林院的事务。乾隆十三年,因为年老多病,上书请求退休。皇帝颁发圣旨说:“爱卿受到两代皇帝的厚恩,况且尊奉先皇的遗命(你)可以配享太庙,哪有享受配享的元老之臣回家养老的呢?”张廷玉说:“宋代和明代享受配享待遇的各个大臣也有请求退休被允许的呀。况且七十岁退休,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啊。” 皇上才答应廷玉退休,命令他等到第二年春天冰雪消融后,再乘船回到故乡。
二十年三月.张廷玉去世,皇帝诏命依然遵照世宗的遗诏,(让他)配享太庙,谥号文和。到清朝结束,汉人大臣中,享受配享太庙待遇的,只有张廷玉一人。
8.两诗都有爱花惜花之情,并借此表达对春光的留恋之情(2分)。《东栏梨花》哀而不伤,无颓废衰飒之感,表达对自然的纯美欣赏和对人生的哲理透视(1分)。《海棠》借花自喻,表达无人赏识、孤独寂寞的苦闷之情,以及达观潇洒的胸襟(2分)。
9.(1)寻常意象,颇具神韵。眼前之物,但又很美,很亲切。“梨花”花色如雪,品行“清明”,纯洁高雅;“海棠”随风摇曳,幽香阵阵,独自绽放,惹人怜爱,秉烛夜观。
(2)用词浅近,晓畅明白。《东栏梨花》正面描写梨花,运用对比、衬托、比喻、动态描写等手法来写梨花美丽但又不妖艳、不轻狂的特点,如同白话;《海棠》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借环境烘托海棠,写爱花、惜花的心事。袅袅的东风、融融的春光、空濛的雾气、迷离的月色为海棠营造了一种似真似幻的意境。“只恐”“故烧”把爱花之情写得痴绝动人,突显花之美。诗人以花喻己,借花剖白。(一点3分,观点1分,分析2分)
【诗歌赏析】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是七言古诗,然而苏轼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灵性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读者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至于原因,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地欣赏与人生哲理地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二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二不是指有两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须得细细品味,不过,有时没必要字斟句酌的理解诗句,意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