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4)

时间:2017-03-10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纶,字德言,建康人。幼颖悟,十岁能属文。历镇江府、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
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迁敕令所删定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权兵部郎官。言:“孔门弟子与后世诸儒有功斯文者,皆得从祀先圣,今辟库序,修礼乐,宜以其式颁诸郡县。”
二十四年,以御史中丞魏师逊荐,为监察御史,与秦桧论事,忤其意,师逊遂劾纶,且言:“智识浅昧,不能知纶。”由此罢去。逾年,知兴国军。桧死,召为起居舍人兼崇政殿说书,寻兼权礼部侍郎。
二十六年,试中书舍人。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纶奏守臣裕民事,乞毋拘五条,从之。兼侍讲。上喜读《春秋左氏传》,纶进讲,与上意合。尝同讲读官荐兴化军郑樵学行,召对命官,且给笔札,录其所著史。兼直学士院,迁工部侍郎,仍兼直院。撰《吴玠神道碑》,称上旨,赐宸翰褒宠。
二十九年六月,朝论欲遣大臣为泛使觇敌,且坚盟好。纶请行,乃以为称谢使,曹勋副之。至金,馆礼甚隆。一日,急召使入,金主御便殿,惟一执政在焉,连发数问,纶条对,金主不能屈。九月,还朝入见,言:“邻国恭顺和好,皆陛下威德所致。”宰臣汤思退等皆贺。然当时金已谋犯江,特以善意绐纶尔。
纶旧疾作,力丐外,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上解所御犀带赐之。明年,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敌犯江,纶每以守御利害驿闻,上多从之。三十一年八月,卒。赠左光禄大夫,谥章敏。
    (选自《宋史·王纶传》,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国子正                   权:当权
B.逾年,知兴国军             知:掌管
C.朝论欲遣大臣为泛使觇敌     觇:窥看
D.特以善意绐纶尔             绐:欺骗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B.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C.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D.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纶自幼聪颖,十岁就能够写文章。长大后为官,为高宗撰写多篇诏令并编著史书。
B.刚成立太学时,王纶致力于革除弊病,兴建学校修礼乐,主张将这种格式推广到各州县。
C.王纶为官,不畏权贵,敢于反对秦桧的意见,遭弹劾罢职。秦桧死后才又重新为官。
D.王纶旧病复发离京为官,虽远离朝廷常向皇上传递重要情况,皇上也仍然很看重他。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6分)
(2)金主御便殿,惟一执政在焉,连发数问,纶条对,金主不能屈。(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2)题。
四犯令
【宋】侯寘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拼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1)下列对这首宋词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词先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夜景:轻风微抚云朵,月儿穿过云层,天淡如水,月光似银,呈现出一片朦胧恬淡的景色。
B.“夜悄花无语”,进一步将景与情交织在一起,“悄”,点明了夜深人静,“花无语”以花喻人,实写了离人的愁绪。
C.“拼酩酊,花深处。”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痛饮的状态,透露出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
D.“莫听《阳关》”的自我劝慰,反面衬托出离愁,因为《阳关三叠》这支送别曲因其辞情、声情皆悲凄,反增离人痛苦。
E.这首词写景抒情,虚实结合,重点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
(2)请对词下片中“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两句加以分析鉴赏。(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蜀道难》中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蜀道之高的句子是“      ,      ”。
(2)《师说》中“      ,      ”表明了士大夫之族是因为地位尊卑的顾虑而不愿互相学习。
(3)《醉翁亭记》中“           ”一句,描写了树林里的雾气随阳光而消散的现象。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