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7-06-0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
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略曰:“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奖之。骄逸不法者,则告太庙废处之。”书奏,帝颔之。
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今王据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若建瓴,然自兴兵以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蕞尔一隅地。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况大丧未终,毒兴师旅,其与泰伯、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迳庭乎?巍白发书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窃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巍亦可以无愧矣。书数上,皆不报。
已而景隆兵败,巍自拔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誓死拒守,屡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
(选自《明史﹒高巍列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
B.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
C.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
D.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
1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旌孝子也            旌:表彰
B. 帝壮其言,许之         壮:认为……豪壮
C. 毒兴师旅            毒:毒害
D. 巍自拔南归           拔:脱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巍入仕以后,积极向上进言。他任职期间,先上疏开垦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条陈上奏抑制末技、谨慎选举等事,这些建议被太祖采纳了。
B.高巍思虑周密,行事稳妥。在削王的问题上,他主张加恩,建议皇帝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并重视亲人间的礼节,褒赏贤才,严惩骄纵不法之徒。
C.高巍虽善于辞令,却未能化解危机。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动请命使燕,多次面对燕王,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最终仍未能说服燕王罢兵。
D.高巍为国尽忠,死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败后,启程南归,后投奔济南,誓死据守,并多次打败燕王军队。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驿站中自缢身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5分)
(2)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①梦得:刘禹锡。白居易的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4.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这一联也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E.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用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15.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                _             ,_                      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           __,_        __”,描绘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沙场的英勇形象。
(3)杜甫在《春望》中用“             ___”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②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③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④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⑤极端组织IS占领拉马迪亚已近两个月,对伊拉克造成严重影响。IS因失道寡助,已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难逃失败的命运。
  A.①②      B. ③④     C.④⑤      D.②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 病的一句是(   )(3分)
A.印象中的春天,应该是杨柳依依,春暖花开。但在有着“中国最冷小镇”的呼中,可见不到这样的景象。
B.《西游记》原著里成功塑造的各种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尤其几个主要人物。正如鲁迅先生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C.反腐倡廉,自古有之。文人官员们,或为表白心迹志向,或为警示自身慎独,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充满正气的诗词令人钦佩。
D.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的空间,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纠错、自我反省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1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般说来,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这是  ①  人们只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  ②  ,   ③  能看到同时代的文字,  ④  能看到早一时期的文字,能模仿早一时期的文字,   ⑤ 已经从口语里消失了的词语和句法   ⑥   往往留存在书面语言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所以 相反 既 还 并且 也
B 因为 相反 既 又 所以 还
C 因为 可是 不仅 也 因而 却
D 所以 可是 不仅 还 因而 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③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21.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语言表达、标点及格式至少有五处使用并不恰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4)班向阳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
    此致
敬礼!
                                                                     ××中学
                                                               2017年3月26日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16岁女生武亦妹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习中,武亦妹不但能背诵两千首古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
    根据材料,从你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