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北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时间:2017-06-04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表意绝对,“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不当。根据第三段“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两处文句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
2.C 曲解原文,“先……进而引申出……再引申出……”不当。原文所说的几种引申情况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
3.C 试题分析:“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理解有误。原文只是说中国人“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并不表明不需要“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4.A  分析:B“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畏惧”理解错误;C“有得到两万块钱的的激动”理解错误;D“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无中生有。
5.①第一次来是因为饥饿难耐想抢橘子。小说中写到他“又渴又饿”“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②第二次来是为了报恩。“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想让摊主发现他是罪犯并报案领奖金。③第三次来是为了自首。即让摊主领了奖金,也想结束自己的逃亡生活。(要求有观点有分析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6.①故事情节上,结尾是摊主生前留给他的依旧用他曾经用的那张旧报纸包着的2万块钱,这样的结尾使情节再起波澜,增强读者阅读兴趣。②人物形象上,使摊主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刻画出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不贪不占、踏实做人本份做事的感人形象。③主题思想上,丰富文章内涵,深化小说主旨。使小说的主题不再停留在单纯的逃犯受感化自首感恩的层面,更包含着踏实做人、本分做事等朴素深刻的道理。④艺术效果上,这样的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波澜起伏,跌宕丛生,使小说引人入胜,趣味性强。(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7.D  D错在无中生有,“对身边人、事的敏感与爱”于文无据。
8.(4分)BE  题中A项梁伯聪引领他在中国传统绘画方面走向艺术的新天地;C项应为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和思想的双重启蒙”,中国传统艺术的启蒙他幼时就接受了;D项属无中生有,林风眠出国留学、在国外艺术展上一举成名并未提到他的爱国情怀。 
9.①保持好奇心,善于学习,兼收并蓄。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西洋插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论与思想,林风眠都向往追求,兼收并蓄。②锐意革新,能打破传统,不拘一格。林风眠邀请木匠出身的画家讲课、不一味地做守规矩的“好学生”等,才能在调和东西艺术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③贴近生活,保持人味。林风眠认为住洋房、乘轿车耗光人身上的人气,认为人必须真正活着,作品才有生命活力。④耐住寂寞,专心创作。林风眠在上于清苦孤寂中不问世事埋头作画,最终让自己的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⑤有师友亲人的帮助。梁伯聪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院长杨西斯推荐到巴黎美院,蔡元培的慧眼识英,父亲的影响等等,都促成了林风眠的成功。(答对三点给满分,须结合文本分析)(要求有观点有分析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10.A句意: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
11.B  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供长辈呼唤。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
12.D  结合文本内容“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可知,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请求投降。非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
13.(1)(邓艾)后来担任典农纲纪、上计吏,拜访太尉司马宣王。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担任(太尉府)掾吏,又升任尚书郎。(“为”:担任;“诣”:拜访或到、往;“奇”:认为奇异、与众不同;“辟”:征召;大意1分)
(2)邓艾到达成都,督察驾驭/巡视管理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恢复原来的事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检御”:督察驾驭/巡视管理;“无所虏略”: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绥纳”:安抚接纳;“称”:称赞;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父亲早死,所以很小就成了孤儿,太祖攻占荆州之后,他举家迁徙到汝南,给农民放养牛犊。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了颍川,读到已故的太丘长陈寔墓前的碑文,碑文上说“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邓艾将自己的名改成为范,字改为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人和他同名,所以又改回叫艾。他做过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能担任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开始没有很表示感谢。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指挥可以设置军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后来邓艾任典农纲纪、上计吏。拜访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任太尉府掾吏,又升任尚书郎。
邓艾出任参与征西军事,又升任为南安太守。嘉平元年,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郭淮想乘机向西去攻打羌人。邓艾说:“蜀国贼敌离开这里还不远,或许还会再回来,我们应该分兵把守,以防万一。”于是郭淮留邓艾驻军白水北面。三天后,姜维派廖化从白水南岸面对邓艾的驻地驻扎下来。邓艾对将领们说:“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距离邓艾军营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军直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夺城:但是邓艾已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战败。朝廷赐给邓艾关内侯的爵位,加授讨寇将军的官衔,后来升任他为城阳太守。
景元四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左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同时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不能够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此一举,哪里有不能的说法?”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快马回去重新作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印玺,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
邓艾到达成都,巡视约束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恢复原来的事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
14.(5分)AE  A虚实分析错误;E以乐景写哀情错。
15.①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愤。雪漫漫,“易水寒”,寒冷悲凉的氛围,荆轲刺秦的典故流露悲愤之情。②国土沦陷、思念故国的悲痛。“三关”沦于敌手,遥望“三关”,思念故国的断肠之情油然而生。③国耻难忘,创痛巨深。靖康之变,二帝被俘,诗人心中恨难消,即使天老海翻也难消除。④忠君爱国,渴望迎回徽、钦二帝,洗雪国耻。“几时鸾辂还”,传达出诗人对故君的思念,饱含收复失地的渴盼。(一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如有“对朝廷不作为的愤慨之情”的答案亦酌情给分)
16.(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匪我愆期
17.【答案】A 春秋鼎盛:指人的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比喻正当壮年。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谓无缘相见。电光火石: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教用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18.【答案】D  A项搭配不当,“蕴含”与“发现”不搭配。 B项句式杂糅,“对于……看来”是“对于……来说”或“在……看来”两种结构的杂糅。C项中途易辙,首句主语是“翁偶虹”,末句的主语变成了《桃花村》。
19.【答案】B  ⑥后面表明自己的观点,应是因果关系,排除CD.③处表结果,用“则”太绝对,因此排除A。
20.【答案】①昆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 ③惊蛰并不一定都有雷声/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5分;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答案】市民投放废旧衣物到回收站,经过整理分类;(1分)可利用的经过清洗消毒后整理包装,棉衣被类入库,捐赠做慈善;衣裙裤类通过爱心慈善超市,赠送需帮助的人;(3分)不可利用的经包装运输到资质厂加工,循环再利用。(2分)(6分要求内容完整,层次清楚,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1分。)
22.【作文分析】
    材料有三个组成部分,媒体的传闻、真相的考证、在中国流传的思考。可就其中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就第一部分可以谈媒体的责任,该有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意识等;就第二部分可以谈不盲听不盲信盲从要自己证明考证等等,就第三部分可剖析假象在中国流传的原因,如盲从盲信、“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崇洋媚外心理等。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