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7-09-28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B.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傅,古代官职名,和太师、太保一起,位列“三公”。文中的“太傅”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一般认为就是太子的老师。
B.足下,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用“足下”,意为“您”,属称对方的敬辞。
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D.《战国策》是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B.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C.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
D.太子丹听说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
13.把教材中的文言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之武退秦师》)(5分)
译文: 
(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5分)
译文: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14~15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给全诗定下了雄浑悲壮的基调。
B.颔联概写红军翻山越岭,“逶迤”形容绵延不断,“腾”字写出了奔腾之势。
C.颈联写红军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用“云崖暖”“铁索寒”突出天险之不可逾越。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
E.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开篇定基调,结尾显出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15.本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找出两种作简要赏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绘近观所见江面景色的两句是        ,        。(2分)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秦、晋围郑的原因的两句是        ,       。(2分)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壮士一去兮复还。(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惠特尼休斯顿代表了一个时代,她的演唱是强有力的,激情澎湃的、严肃和崇高的,自然令人刮目相看。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这部翻译的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D.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剔除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天气炎热,将南方的水果运到北方,从种植户到批发商再到超市售卖,中间有太多环节,谁能保证不会不出一点问题。
C.9月12日,“萨德”反导系统在韩部署完毕,此举不仅严重损害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和地区战略平衡,而且会给朝鲜半岛局势增加新的风险。
D.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指出,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造成的,这与我们之前了解的不太一样。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 ①  曾经站在大致相同的发展起点上,但 ② 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得到的结果可谓天壤之别:中国道路使中国发展成就辉煌, ③ 西方道路则使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 ④ 在拉美新自由主义政策破产、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接踵而至的世界形势下,中国 ⑤ 经受住了各种危机和困难的考验,而且为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 ⑥ 备受世界关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 因为 然而 / 不只 因而
B 尽管 / 不过 特别 不仅 更是
C 虽然 由于 而 尤其是 不仅 因此
D / 只是 但 特别是 不只 /
20.仿照示例的格式,另选话题写一首小诗(5分)
例:
种 子
没有鲜花的绚烂,
没有虬枝的沧桑,
却以开石破土的力量告白
——什么是执着!
21.下面是某老师给学生的抒情方式架构图,请以“间接抒情”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表述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8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以“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