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10-12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文化融合和构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桥梁,不仅凝结了沿途各国人民的情感与智慧,在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书写下光辉篇章,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友善和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强化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世界提供了一条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展现了当代中国开明开放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两者互为依托,不可或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具有增进情感、凝聚人心、沟通破障的先导作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整合了区域内国家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在文化交流发展上互往互利,互相启发,精彩迭出,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传播。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一带一路”倡导树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正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为一切积极参与其中的国家和组织提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广阔舞台。
以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开放性与柔性亲和力,促使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花,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的美丽和芬芳。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厚重,促成多方发展理念上的价值共识,筑牢命运休戚的“伙伴关系”,是实施“一带一路”宏伟举措的前提,也是促进民心相通、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增强文化互信、谱写和搭建和平友谊之路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开放性和文化自信,体现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方的双向互动和多元借鉴中。中华文化素来主张“和而不同”,善于借鉴不同文化的优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此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始终能够保持勃勃生机和活力。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中,离不开国与国之间营造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由于“一带一路”贯通亚欧非,只有充分挖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善于倾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声音,寻找共同语言,加深理解增进信任,形成利益交汇点,才能有效化解分歧,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找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同时要多借助“历史符号”关照下的传统丝路文化融合如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瓷器文化、丝绸文化等的发掘和再创造地运用,淡化地缘政治色彩,更好地传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
推动“一带一路”,需要以探索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前进的引擎,同时借助传统丝路纽带,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省与自新能力,以人文先行、文化开放的姿态,使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始终伴随“一带一路”的推进。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黄海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认为全球化时代应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
B.作者指出中国政府以探索精神与时代精神借助传统丝路纽带的作用推进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
C.文章认为“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华文化艺术开放、包容、友善和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D.对于“一带一路”文章先肯定传承“丝路精神”的作用,然后指出其顺应时代潮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指出丝绸之路的桥梁作用,指出它千百年来在促进东西方共同发展繁荣的意义。
B.第二段强调“一带一路”促进区域内国家物质资源整合,加强中西方文化资源的交流与传播。
C.第三段强调我们要有包容和柔性的亲和力,促使文明之花绽放出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的美丽并释放其芬芳。
D.第四段认为只有充分挖掘沿线国家身后地民族文化底蕴,放弃地缘政治色彩,才能更好的传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所有的参与国家形成利益交汇点,才能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达到个人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B.文章指出善于借鉴不同文化的优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和互利共赢,始终能够保持勃勃生机和活力。
C.参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方双向互动和多元借鉴,就能搭建和平友谊之路。
D.“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当代中国开明开放的精神风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实践,促成多方面价值共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英国脱欧:全球化由此逆转?
戴维•卡梅伦绝对想不到,一场原本只是走过场的全民公投,竟惹出了如此之大的风波。
当他在2013年1月承诺保守党内的反对派,将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这一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时,对提案被否决的必然性是有充分信心的。的确,英国在货币和社会政策上向来独立于其他欧盟国家,有着漫长的“光荣孤立”历史,在外贸结构上对欧洲大陆也较少依赖。但它毕竟是凭借统一市场的加成才完成了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复兴,受欧洲难民问题的冲击也较小。即使是从70年代历经3次尝试才“入欧”成功的波折看,贸然放弃在布鲁塞尔的席位也显得太过鲁莽。
但这一切真的发生了。1741万票对1614万票,领先3.8%,脱欧派胜出。
影响公投结果的不是卡梅伦内阁在舆论上做出的引导,而是从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欧盟以及美国无力阻止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并介入乌克兰局势,明白地显示了欧洲对自身影响力的一贯认知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差距。希腊债务危机历经诸多波折方达成妥协案,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独立的英国,却使英国民众直观地感受到每年输入欧盟的巨额财政贡献正在被浪费。继希腊之后,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这四个国家的巨额赤字似乎也需要英国纳税人来贴补。其间还夹杂着“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崛起和遍布全欧、层出不穷的暴力恐怖主义活动——《查理周刊》,巴黎、布鲁塞尔……一切都在唤起英国人对11年前伦敦“7•7”爆炸案以及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冲突的负面记忆。他们对欧盟及其象征的全球化的未来不再抱有信心,同时更倾向于将目前的一切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归咎于留欧;如此一来,公投结果自是不言而喻。
一场发生在欧洲一角的政策性投票,在一夜之间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背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始终未曾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俄罗斯自行其是的单边主义,美国的战略收缩倾向和极端保守派代言人特朗普的崛起,欧盟的虚弱和内部分裂,全球大国在应对叙利亚内战以及恐怖主义问题上的迟缓犹疑,都在加深一种印象:后“冷战”时代以加速全球化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在运转超过1/4个世纪之后,已经走到了总崩溃的边缘。壁垒正在重新竖起——这一点和1929年大萧条之后席卷全球的自利主义、孤立主义浪潮毫无二致——首先是在大洲和大洲之间,接着是在大洲内部,最后浸渐到国家本身。而人们被迫生活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里,茫然无助。
我们可以用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对此轻松置之:从公投结果出炉到英国实际脱欧之间还有整整两年的谈判时间,具体的技术问题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磋商和妥协。英国在欧盟内部历来较强的独立性意味着脱欧造成的实际冲击并没有那么不可忍受。已经有上百万选民在网络发出倡议,要求举行“二次公投”、修正此前的决议。有望接替卡梅伦出任下一任首相的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为英国重回欧洲经济区,或组建独立的自贸区留出了口头上的回旋余地。
但这一切都不足以打消这个事件的象征性意义。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统强国、安理会五常之一和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英国诉诸脱欧的决定正在成为这个焦虑时代的风向标。自利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国际行动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关于“世界是平的”、普遍繁荣和均质社会到来的愿景正在迅速消融。若干年之后,我们或许会意识到在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推倒了全球化进程逆转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暴风雨就要来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欧盟无力阻止俄罗斯介入乌克兰局势,说明欧洲对自身影响力的一贯认知和实际效用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B.对于叙利亚难民问题意见上的分歧,让欧盟的实际领导者德国与素来关系密切的东欧新入盟国家陷入“冷战”。
C.英国脱欧公投在一夜之间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的背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本来已经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
D.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为英国重回欧洲经济区,或组建独立的自贸区留出了回旋余地。
E.作者认为英国脱欧虽然是一个微小的时间,但是对全球化进程的逆转造成了影响。
6.英国脱欧对国际社会将造成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快递哥哥
艾克拜尔•米吉提
楼道里很暗,也许是这个缘故,当有人敲门时,三岁的玛丽娅会惊吓得往里屋躲。家里人就会对她说,不怕,不怕,那是快递哥哥,给咱们送东西来了。
家里人开门,果然是送快递的来了。
那是一件积木玩具,是爸爸从网上订购,点对点服务,送货上门。妈妈签收后,就给玛丽娅打开包装。这一天玛丽娅玩得很开心,也很专注——她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个变幻无穷的积木玩具上了。
晚上爸爸下班回来,玛丽娅飞一般的扑进爸爸怀里,高兴地说,爸爸,快递哥哥给我送来了这个!她向爸爸炫耀着手中的积木玩具。
那是爸爸买的。爸爸含笑说。
不是,是快递哥哥送来的。玛丽亚一双纯净的眼睛清澈地望着爸爸。
是爸爸买了让快递哥哥送来的。爸爸想说明委由。
不是,是快递哥哥送来的。玛丽亚一脸认真地纠正爸爸。
好好好,是快递哥哥,是快递哥哥。爸爸心头不经意间滑过一丝轻轻的惆怅。他觉得自己的微笑已经凝固在脸上,这一切让他感到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第二天正好是个周末,一家人准备欢天喜地的出门玩儿一天。爸爸用手机嘀嘀打的定车,玛丽娅就依偎在爸爸怀里,看他摆弄。手机不断发出清脆悦耳的应答声。不一会儿,车就订好了。
一家三口,加上小阿姨,正好四人一车。一坐到车上,玛丽娅就来了一句:嘀嘀一下,马上出发。
爸爸愣住了,这不是刚才订车时手机发出的提示语么?他摇摇头,冲着妻子笑笑。心想,看来孩子就是块磁铁,听到见到什么,都会被她像铁屑一样吸过来。
傍晚回家时,他突然发现就在附近有一所韩国人开办的幼儿园,他觉得应该把玛丽娅送到那里去。这里离家近,既没有堵车之苦,孩子也会在家睡足了觉出门。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睡足觉比什么都重要,他是医生,他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三天以后,玛丽娅从幼儿园回来第一句话便是:我是大老板。这让爸爸有点目瞪口呆。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妻子。
那天,雾霾太重,幼儿园临时放了一天假。妈妈在家里陪着玛丽娅。玛丽娅正专注地搭着积木。妈妈是学经济的,她觉得应当让孩子认认钱,从小有点经济头脑,便从钱包中取出一百元让玛丽娅认。
这是一百元。妈妈对她说。
玛丽娅顺手接过一百元,说,这是我的钱。便放进了自己玩具小钱包。
妈妈有点出乎意料,看来,幼儿园已经教会了这些东西。
玛丽娅还顺口来了一句韩语,阿尼哈思呦(你好)。
此时,正好玛丽娅的爷爷打来电话,说给玛丽娅从国外带回来一个玩具女孩(芭比娃娃)和一套童装,让他们有时间谁来取走。
晚上,爸爸下班回来给爷爷打了一个电话:她爷爷,周末我们过去看您,您还是亲手把玩具和童装给到玛丽娅手上吧,不然她会认为是“快递哥哥”送来的,或者,谁给到她手上,就认为是谁送的,不会觉得是爷爷送的。
话筒那边,传来爷爷爽朗的笑声:也好,也好,那就周末见。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快递哥哥送来玩具后,玛丽娅玩得很开心、很专注,因为变化无穷的积木玩具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B.小说通过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在坚持认为玩具是快递哥哥送的,模仿手机提示语的情节中将天真无邪、童真可爱的玛丽娅塑造得活灵活现。
C.玛丽娅将一百元收入了自己的钱包,反映了孩童的自私,应证了荀子的观点“人之生也固小人”。
D.小说通过玛丽娅与爸爸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玛丽娅的童真可爱和爸爸的成熟无趣、圆滑世故,反映了童真的主题。
8.小说以“快递哥哥”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简要分析玛丽娅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形象特点。(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