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17-11-13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悠然亭记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 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②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 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③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 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④, 入闽、越之隩阻⑤,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⑥?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⑦,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
【注】:①僦(jiù)居:租房。②靖节:陶渊明死后被称为“靖节先生”。③妒媢(mào):妒忌。④两海: 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⑤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⑥礨(lěi)石:大石。⑦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   几:古人凭依身体的器具。
C.谓靖节不知.道.     知道:了解,懂得。
D.公殆.未能以忘于世     殆:大概。
1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今公于.此山日亲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C.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     某所,而母立于兹
D.而为.妒媢者所不容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淀山公罢官后回家乡定居,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登临过许多名山。尽管马鞍山小得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仍能从中享受到悠然的乐趣。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打算重用他。这也正是淀山公所期望的。
D.本文情感虽然不同于《项脊轩志》那种哀戚,但用细节来描写人物、表达感情的手法还是一致的。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4 分)                         
(2)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4 分)                    
18.用“/”给文字断句。(3 分)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 必沁人心脾其写景 也必豁人耳目其辞 脱口而出无矫揉
妆束之态 以 其 所 见 者 真 所 知 者 深 也 。 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9.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一个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 子?(3 分)                                     
20.  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评三、四两句是“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据此赏析全诗的写法。(5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材料一: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 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材料二: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 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 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 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材料三:北宋王小波、李顺在四川发动农民起义时曾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北宋末年,义军首领王善说过:‚天下大变,乃贵贱贫富更替之时‛。
21.孔子说“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孔子是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虎兕出 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又是使用什么论证方法?(2 分)
22.孔子的 “均无贫”和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均”的含义一样吗?(4 分)
(四)古诗默写。(6 分)
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陈情表》)
(2)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4)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5)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虞美人》)
(6)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四、作文(6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错觉》中写道: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 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泰戈尔的这一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