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7-11-13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年365天,我们为什么要把归乡的日子选择在春节?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时间的秘密。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中节日的排列。最后我发现了中国古代人时间生活的秘密:一年之中,前半年为重;半年之中,前三个月为重;12个月当中,奇数月份为重;一月之中,前半月为重。这个排列有两个变例:一是八月份,宋代开始,中秋节成长为大节;另一个变例就是十二月,十二月是偶数月,但节日分量很重,并且集中在后半月,这和来年一月份的前半月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时间生活最大的一个节期。
中国古人依照___1___的原则,给自己的时间生活划分出了鲜明的节奏。当这一原则具体展开于一年的农业生活中时,我们会看到,中国古代节日具有怎样鲜明的内在节奏!一月之中,当人们为前半月的节日忙碌过后,后半月的平静生活显得非常可贵。当后半月的生活显得过于平静,下一个月新的节日期已经来临。当一个节日较多的月份结束后,到来的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少的月份。然后到来的又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多的月份。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年之中,当万物萌生的春季这样一个节日繁多的季节结束后,是稳定的成长,是夏季这样一个节日相对减少的季节。而当收获的金秋来临,同时到来的是又一个节日的盛季。而那之后是冬季,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节日排列由相对减少到伴随着新年即将来临而转入迎新的准备期。一年中节日的最高潮将在这之后如期到来。这一切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节日生活的内在节奏。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这一内在节奏,与大自然的四季变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与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日传说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先民的时间轨迹雕上了美丽的刻度。这一内在节奏,有如万象喧然与处子般宁静的契合,有如一曲美丽的乐曲。八月中秋是中间华美的变奏,而十二月后半的节日集中期与来年正月前半月合而为一,构成一年中澎湃激扬的节日高潮。
这就是中国时间的乐章。而“年”是我们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它占有绝对性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千百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文化积累的结果。早在殷商代,已经有了近似于“年”的观念。人们在年终会开展大型祭祀活动,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神灵。到了周代,尽管“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但过法已经有很多相似之处。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过年虽说已不像从前那样隆重,但是从那个时代起,年已经是一家人、一族人欢聚一起共度良辰的日子。
两千年多少朝代兴替,两千年多少世事沧桑;“年”却一直留下来,并且不断生长,成为民族的传统被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的节日传统。它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传统。
(取材于刘晓峰《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
1. 下列最适合填在第三段划线位置的一项是
A. 轻重相宜
B. 阴阳交替
C. 动静交替
D. 四季更迭
2. 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时间乐章特点的一项是
A. 它逐月恒定更替,乐调平稳流畅。
B. 它演进有序又不缺乏变奏。
C. 它与大自然四季的变迁息息相关。
D. 它合乎先民时间生活的内在旋律。
3. 下列不属于把归乡的日子选在春节的原因的一项是
A. 年是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
B. 人们要在一年之初为这一年做打算。
C. 年是家人、族人欢聚一堂的日子。
D. 年作为节日传统已渗透进国人的血脉。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该划线句子在这一段开头,应该起到一个总领的作用,根据后文的内容 “一月之中,当人们为前半月的节日忙碌过后,后半月的平静生活显得非常可贵”的“忙碌”和“平静”,“这一内在节奏,有如万象喧然与处子般宁静的契合”中“喧然”和“宁静”的内容选择C项。
2. 试题分析:C项中 “严格遵循”过于绝对,原文有八月、十二月两个变例。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试题分析:B项中“人们要在一年之初为这一年做打算。”这一说法原文中没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里,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哪个节日都过得神采飞扬,唯独说到过年,要么是一带而过,要么就写得很无聊。
前八十回里,两处写到过年,一处是元春省亲前,“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一句话就把个新年打发掉了。到了五十三回,曹公正儿八经要写一回过年了,细细地写贾府里祭祀、焚香、吃年酒、进宫朝贺,写得排场极大,像一幅画儿,画上的每一个人,做的都是规定动作,不像其他节日里,欢声笑语间,便凸显了各自的性情。
两处描写加起来,可以凑成曹公对于过年的感觉,这是一个既乏味又充满繁文缛节的节日。假如我们认同《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话,这也基本上是贾宝玉的春节印象,他是不喜欢过年的。
贾府里其他节日大都是自家人在一起吃饭,贾宝玉深受宠爱而如鱼得水,但除夕就不一样了,他要见到的人不只是亲人,还有亲戚。
一些老妯娌,是贾府旁支亲眷,宝玉也该上前喊一声奶奶。她们坐在一起,会聊些什么呢?书里没说,二十九回里,倒有个样本。那个无聊的张道士,见了贾母,先是夸老太太气色好,又赞宝玉发福了,然后自然而然地就说到宝玉的婚事上,提起前日在哪个人家见到一位小姐生得好模样,要给宝玉做个媒。大年下,与贾母握手相见的老太太们,大抵也是按照这个格式走。
提亲话题之外,她们还喜欢问你在社会上的定位、现状和前程;还有那些来拜年的叔伯,他们会问得更仔细。这让逃避学堂成天跟姊妹们混得不亦乐乎的“无业游民”贾宝玉情何以勘?贾政在家的日子,虽时常把宝玉骂个狗血喷头,但亦有当父亲的虚荣心,没准儿会像某些章节里曾有过的那样,把他拎出来,让他当众做首诗什么的。总而言之,那些不快乐的记忆,贾宝玉或者说曹公都曾体验过,让他懒得再提。
说到底,是新年这节日太主流,跟非主流的贾宝玉犯呛。
最初,“年”是个吃人的怪物,人们要用鞭炮、用喧天锣鼓去驱逐它。这也许可以说明,年,原本自恐惧而来,来自对生命与岁月的恐惧,所以,人们要用狂欢把那恐惧压下去。驱逐恐惧的另外一种做法,是确定自己的坐标,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会让人觉得把握住了光阴,心里踏实。所以,在新年的各种仪式里,人的自我被抽离,变成一个个符号:在祖宗灵牌前虔敬的后代,与鬼神巧妙周旋的凡人,必须融入欢乐海洋的一分子;还有,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在生命坐标上不偏不倚稳稳立住的那个点。
可是,对于曹公来说,哪有什么适当与不适当,只有我想与我不想。家财万贯可能瞬间成空,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举案齐眉又如何?新年只是时间的节点,而非人生的节点,何必这样欢天喜地又禁忌重重地去制造噪声、垃圾和狂欢后的虚空呢?
清清静静地过自在流年。这样的新年,想来才能让宝玉心生欢喜。
(取材于闫红《我们就是那个不爱过年的宝玉》)
4.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宝玉“不喜欢过年”原因的一项是
A. 过年充满繁文缛节和重重禁忌,很是乏味。
B. 过年时可能会被提亲,被问及功名和前程。
C. 过年可能与被父亲拎出来当众作诗等记忆相关。
D. 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对岁月的流逝心怀恐惧。
5. 材料二引用了《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说亲的例子。下列选项中的内容适合填空处的一项是
张道士捧了一盘子贺物,其中有一块赤金点翠的麒麟,贾母忘掉是谁带的,宝钗急忙笑告 (人物)有这样的物件,因此引起了 (人物)的冷嘲热讽:“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红楼梦》中两个经典的“姻缘配”:一个前世的 ,一个现实的 。
A. 林黛玉 史湘云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B. 史湘云 林黛玉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C. 林黛玉 史湘云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D. 史湘云 林黛玉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6. 以下对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说曹雪芹等同于宝玉,是建立在《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假设上的。
B. 贾政有时会把宝玉拎出来,让他当众作诗,是为了满足自己作为父亲的虚荣心。
C. 文中所说的“主流”,指的是在过年时遵从习俗礼法,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
D. 宝玉喜欢清静度日,不喜欢热闹,因而在过年的欢乐的海洋中,会显得“非主流”。
【答案】4. D 5. B 6. D
【解析】
4. 试题分析:D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恐惧生命流逝”错。文中把“年”看成重要时间节点、“驱逐恐惧”、“恐惧生命流逝”的不是“宝玉”,而是一般的“人们”。
5. 试题分析:该题把对文学名著的考查和文章的阅读理解联系在一起考查,解答该题要对《红楼梦》内容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说亲这一章节熟悉。
6. 试题分析:D项中说宝玉是“非主流”要理解句中“主流”与“非主流”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下段中 “做适当的事换取内心的踏实” “忽视真正自我”这是“主流”,即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关于“非主流”即 “迥异于别人” “不考虑适当与否,只顺随自己内心”,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而不是“喜欢清静度日,不喜欢热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年味只是一种存在于记忆中的味道。
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原本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天人们的必需,那么“年”这样的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
现在的人们对于过年,似乎只剩下了回家、团聚、吃饭,然后就是离家、工作。回家过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强迫、一种责任、一种负担,完全没有小时候那种望眼欲穿的过年心情了。就是相聚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不看电视,和家人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呢?
年还没完,该走的就踏上归程。过年,很多时候不过是回家的一个必要理由而已。
因为很多原因,过年时放鞭炮的少了,单位挂大红横幅、红灯笼的少了,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时代的进步,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整。但客观地说,街上一点喜庆的颜色和气氛也没有,无疑给年味变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取材于赵晓林《过年成为一种形式:年味不知“味”》)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省亲(xǐng) 繁文缛节(rǔ) 共度良辰(时光)
B. 祭祀(sì) 狗血喷头(xuè) 情何以勘(承受)
C. 横幅(fú) 澎湃激扬(pài) 不亦乐乎(也)
D. 契合(qiè) 唠唠家常(lào) 举案齐眉(擎举几案)
8. 过年是中国人不肯放弃的传统,可是,当下“年味”却越来越淡。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括说明“年味”变淡的原因。
【答案】7. C 8. ①从生产方式的变化来看,“年”的绝对性地位缘于中国人千百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积累,而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文化逐渐淡化,人们对“年”不像以前那么重视。
②从仪式的负面作用来看,过于注重外在仪式的过年方式,使人感觉自我被抽离,变成了生命坐标上的符号,这样的“过年”让重视自我的人感到乏味厌倦。
③从过年内涵的变化来看,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人的必需,“过年”的传统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有以前的“年味”。
④从庆祝形式的变化来看,为适应社会变化,人们过年时减少了鞭炮的燃放以及横幅、灯笼等的张挂,使得“年”节缺乏喜庆的颜色和气氛,减少了年味。
【解析】
7. 试题分析:解此类题要注意形声字,多音字,俗读易错字的读音。A.缛,rù;B.堪:经得起,忍受 ; C.契(qì)。
8.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找到答题区域,找到这个几个段落的关键句子,如“原来的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天人们的必需”,“因为很多原因,过年时放鞭炮的少了,单位挂大红横幅、红灯笼的少了……但客观地说,街上一点喜庆的颜色和气氛也没有,无疑对于年味变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新年的各种仪式里,人的自我被抽离,变成一个个符号”“年是我们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它占有绝对性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千百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文化积累的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找到答题区域,找到这个几个段落的关键句子最后加以概括。概括时有三种方法:①直接提取文中相关的语句②摘取关键词句进行概括。③分层概括,合并整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年365天,我们为什么要把归乡的日子选择在春节?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时间的秘密。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中节日的排列。最后我发现了中国古代人时间生活的秘密:一年之中,前半年为重;半年之中,前三个月为重;12个月当中,奇数月份为重;一月之中,前半月为重。这个排列有两个变例:一是八月份,宋代开始,中秋节成长为大节;另一个变例就是十二月,十二月是偶数月,但节日分量很重,并且集中在后半月,这和来年一月份的前半月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时间生活最大的一个节期。
中国古人依照___1___的原则,给自己的时间生活划分出了鲜明的节奏。当这一原则具体展开于一年的农业生活中时,我们会看到,中国古代节日具有怎样鲜明的内在节奏!一月之中,当人们为前半月的节日忙碌过后,后半月的平静生活显得非常可贵。当后半月的生活显得过于平静,下一个月新的节日期已经来临。当一个节日较多的月份结束后,到来的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少的月份。然后到来的又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多的月份。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年之中,当万物萌生的春季这样一个节日繁多的季节结束后,是稳定的成长,是夏季这样一个节日相对减少的季节。而当收获的金秋来临,同时到来的是又一个节日的盛季。而那之后是冬季,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节日排列由相对减少到伴随着新年即将来临而转入迎新的准备期。一年中节日的最高潮将在这之后如期到来。这一切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节日生活的内在节奏。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这一内在节奏,与大自然的四季变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与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日传说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先民的时间轨迹雕上了美丽的刻度。这一内在节奏,有如万象喧然与处子般宁静的契合,有如一曲美丽的乐曲。八月中秋是中间华美的变奏,而十二月后半的节日集中期与来年正月前半月合而为一,构成一年中澎湃激扬的节日高潮。
这就是中国时间的乐章。而“年”是我们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它占有绝对性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千百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文化积累的结果。早在殷商代,已经有了近似于“年”的观念。人们在年终会开展大型祭祀活动,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神灵。到了周代,尽管“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但过法已经有很多相似之处。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过年虽说已不像从前那样隆重,但是从那个时代起,年已经是一家人、一族人欢聚一起共度良辰的日子。
两千年多少朝代兴替,两千年多少世事沧桑;“年”却一直留下来,并且不断生长,成为民族的传统被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的节日传统。它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传统。
(取材于刘晓峰《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
1. 下列最适合填在第三段划线位置的一项是
A. 轻重相宜
B. 阴阳交替
C. 动静交替
D. 四季更迭
2. 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时间乐章特点的一项是
A. 它逐月恒定更替,乐调平稳流畅。
B. 它演进有序又不缺乏变奏。
C. 它与大自然四季的变迁息息相关。
D. 它合乎先民时间生活的内在旋律。
3. 下列不属于把归乡的日子选在春节的原因的一项是
A. 年是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
B. 人们要在一年之初为这一年做打算。
C. 年是家人、族人欢聚一堂的日子。
D. 年作为节日传统已渗透进国人的血脉。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该划线句子在这一段开头,应该起到一个总领的作用,根据后文的内容 “一月之中,当人们为前半月的节日忙碌过后,后半月的平静生活显得非常可贵”的“忙碌”和“平静”,“这一内在节奏,有如万象喧然与处子般宁静的契合”中“喧然”和“宁静”的内容选择C项。
2. 试题分析:C项中 “严格遵循”过于绝对,原文有八月、十二月两个变例。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试题分析:B项中“人们要在一年之初为这一年做打算。”这一说法原文中没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里,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哪个节日都过得神采飞扬,唯独说到过年,要么是一带而过,要么就写得很无聊。
前八十回里,两处写到过年,一处是元春省亲前,“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一句话就把个新年打发掉了。到了五十三回,曹公正儿八经要写一回过年了,细细地写贾府里祭祀、焚香、吃年酒、进宫朝贺,写得排场极大,像一幅画儿,画上的每一个人,做的都是规定动作,不像其他节日里,欢声笑语间,便凸显了各自的性情。
两处描写加起来,可以凑成曹公对于过年的感觉,这是一个既乏味又充满繁文缛节的节日。假如我们认同《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话,这也基本上是贾宝玉的春节印象,他是不喜欢过年的。
贾府里其他节日大都是自家人在一起吃饭,贾宝玉深受宠爱而如鱼得水,但除夕就不一样了,他要见到的人不只是亲人,还有亲戚。
一些老妯娌,是贾府旁支亲眷,宝玉也该上前喊一声奶奶。她们坐在一起,会聊些什么呢?书里没说,二十九回里,倒有个样本。那个无聊的张道士,见了贾母,先是夸老太太气色好,又赞宝玉发福了,然后自然而然地就说到宝玉的婚事上,提起前日在哪个人家见到一位小姐生得好模样,要给宝玉做个媒。大年下,与贾母握手相见的老太太们,大抵也是按照这个格式走。
提亲话题之外,她们还喜欢问你在社会上的定位、现状和前程;还有那些来拜年的叔伯,他们会问得更仔细。这让逃避学堂成天跟姊妹们混得不亦乐乎的“无业游民”贾宝玉情何以勘?贾政在家的日子,虽时常把宝玉骂个狗血喷头,但亦有当父亲的虚荣心,没准儿会像某些章节里曾有过的那样,把他拎出来,让他当众做首诗什么的。总而言之,那些不快乐的记忆,贾宝玉或者说曹公都曾体验过,让他懒得再提。
说到底,是新年这节日太主流,跟非主流的贾宝玉犯呛。
最初,“年”是个吃人的怪物,人们要用鞭炮、用喧天锣鼓去驱逐它。这也许可以说明,年,原本自恐惧而来,来自对生命与岁月的恐惧,所以,人们要用狂欢把那恐惧压下去。驱逐恐惧的另外一种做法,是确定自己的坐标,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会让人觉得把握住了光阴,心里踏实。所以,在新年的各种仪式里,人的自我被抽离,变成一个个符号:在祖宗灵牌前虔敬的后代,与鬼神巧妙周旋的凡人,必须融入欢乐海洋的一分子;还有,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在生命坐标上不偏不倚稳稳立住的那个点。
可是,对于曹公来说,哪有什么适当与不适当,只有我想与我不想。家财万贯可能瞬间成空,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举案齐眉又如何?新年只是时间的节点,而非人生的节点,何必这样欢天喜地又禁忌重重地去制造噪声、垃圾和狂欢后的虚空呢?
清清静静地过自在流年。这样的新年,想来才能让宝玉心生欢喜。
(取材于闫红《我们就是那个不爱过年的宝玉》)
4.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宝玉“不喜欢过年”原因的一项是
A. 过年充满繁文缛节和重重禁忌,很是乏味。
B. 过年时可能会被提亲,被问及功名和前程。
C. 过年可能与被父亲拎出来当众作诗等记忆相关。
D. 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对岁月的流逝心怀恐惧。
5. 材料二引用了《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说亲的例子。下列选项中的内容适合填空处的一项是
张道士捧了一盘子贺物,其中有一块赤金点翠的麒麟,贾母忘掉是谁带的,宝钗急忙笑告 (人物)有这样的物件,因此引起了 (人物)的冷嘲热讽:“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红楼梦》中两个经典的“姻缘配”:一个前世的 ,一个现实的 。
A. 林黛玉 史湘云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B. 史湘云 林黛玉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C. 林黛玉 史湘云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D. 史湘云 林黛玉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6. 以下对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说曹雪芹等同于宝玉,是建立在《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假设上的。
B. 贾政有时会把宝玉拎出来,让他当众作诗,是为了满足自己作为父亲的虚荣心。
C. 文中所说的“主流”,指的是在过年时遵从习俗礼法,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
D. 宝玉喜欢清静度日,不喜欢热闹,因而在过年的欢乐的海洋中,会显得“非主流”。
【答案】4. D 5. B 6. D
【解析】
4. 试题分析:D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恐惧生命流逝”错。文中把“年”看成重要时间节点、“驱逐恐惧”、“恐惧生命流逝”的不是“宝玉”,而是一般的“人们”。
5. 试题分析:该题把对文学名著的考查和文章的阅读理解联系在一起考查,解答该题要对《红楼梦》内容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说亲这一章节熟悉。
6. 试题分析:D项中说宝玉是“非主流”要理解句中“主流”与“非主流”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下段中 “做适当的事换取内心的踏实” “忽视真正自我”这是“主流”,即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关于“非主流”即 “迥异于别人” “不考虑适当与否,只顺随自己内心”,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而不是“喜欢清静度日,不喜欢热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年味只是一种存在于记忆中的味道。
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原本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天人们的必需,那么“年”这样的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
现在的人们对于过年,似乎只剩下了回家、团聚、吃饭,然后就是离家、工作。回家过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强迫、一种责任、一种负担,完全没有小时候那种望眼欲穿的过年心情了。就是相聚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不看电视,和家人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呢?
年还没完,该走的就踏上归程。过年,很多时候不过是回家的一个必要理由而已。
因为很多原因,过年时放鞭炮的少了,单位挂大红横幅、红灯笼的少了,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时代的进步,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整。但客观地说,街上一点喜庆的颜色和气氛也没有,无疑给年味变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取材于赵晓林《过年成为一种形式:年味不知“味”》)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省亲(xǐng) 繁文缛节(rǔ) 共度良辰(时光)
B. 祭祀(sì) 狗血喷头(xuè) 情何以勘(承受)
C. 横幅(fú) 澎湃激扬(pài) 不亦乐乎(也)
D. 契合(qiè) 唠唠家常(lào) 举案齐眉(擎举几案)
8. 过年是中国人不肯放弃的传统,可是,当下“年味”却越来越淡。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括说明“年味”变淡的原因。
【答案】7. C 8. ①从生产方式的变化来看,“年”的绝对性地位缘于中国人千百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积累,而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文化逐渐淡化,人们对“年”不像以前那么重视。
②从仪式的负面作用来看,过于注重外在仪式的过年方式,使人感觉自我被抽离,变成了生命坐标上的符号,这样的“过年”让重视自我的人感到乏味厌倦。
③从过年内涵的变化来看,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人的必需,“过年”的传统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有以前的“年味”。
④从庆祝形式的变化来看,为适应社会变化,人们过年时减少了鞭炮的燃放以及横幅、灯笼等的张挂,使得“年”节缺乏喜庆的颜色和气氛,减少了年味。
【解析】
7. 试题分析:解此类题要注意形声字,多音字,俗读易错字的读音。A.缛,rù;B.堪:经得起,忍受 ; C.契(qì)。
8.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找到答题区域,找到这个几个段落的关键句子,如“原来的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天人们的必需”,“因为很多原因,过年时放鞭炮的少了,单位挂大红横幅、红灯笼的少了……但客观地说,街上一点喜庆的颜色和气氛也没有,无疑对于年味变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新年的各种仪式里,人的自我被抽离,变成一个个符号”“年是我们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它占有绝对性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千百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文化积累的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找到答题区域,找到这个几个段落的关键句子最后加以概括。概括时有三种方法:①直接提取文中相关的语句②摘取关键词句进行概括。③分层概括,合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