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7-11-18
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B 2.D
3.A
4.B 5.D
6.A(疏:疏远)
7.C(C项都是介词,解释为“因为”。A.介词 替、给/名词 作为,B.代词 他/助词 的,D.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 那)
8.(1)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佐,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4分,1句1分)
(2)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4分,1句1分)
9.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刚正不阿)、胸怀大志、豁达洒脱。(4分,每点1分)
10.环境凄清,知音难觅,中原沦陷(有家难回),壮志难酬,老来漂泊。(5分,每点1分)
11.①将年少时的横槊风流和老来的漂泊憔悴进行对比,表达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②将现实中看人脸色的生活和想象中枕流漱石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6分。每点3分,具体内容解说2分,情感分析1分)
12.(1)靡有朝矣(2)自用则小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枯松倒挂倚绝壁 (5)塞上燕脂凝夜紫 (6)逸豫可以亡身 (7)举匏尊以相属(8)八百里分麾下炙(8分,每句1分)
13.写小岛生活单调乏味,为史卡汶思基的出场和介绍其曲折经历做铺垫;写灯塔的重要,为主人公失责被免职埋下伏笔。(4分,每点2分)
14.与领事对话时,通过一枚枚勋章扼要介绍了他的从军经历;在小岛上,通过史卡汶思基的回忆补充介绍了他复杂的工作经历。(4分,每点2分)
15.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由近及远、视听结合;写出了海面清朗洁净、柔和肃穆的特点;表现了老人阅读诗集时的觉醒和沉浸其中的独特感受。(6分,每点2分)
16.表现了史卡汶思基对祖国无限的眷恋和热爱;突出了史卡汶思基苦难辛酸的命运,赋予人物强烈的悲剧色彩;表明了祖国和故土会给予苦难的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6分,每点2分)
17.文化能医治人的灵魂(精神)创伤;文化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文化能使人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6分,每点2分)
18.首先,提出文化做了什么的问题(1分);接着,阐述了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2分);然后,进一步论述了文化的个人创造力和社会总体创造力的关系(2分);最后,得出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基础的结论(1分)。
19.要有生机蓬勃的创造力;要有公民的深度参与和彼此碰撞;要有凝聚而坚定的社会共识。(6分,每点2分)
参考译文:
李公名郱,字某,雍王李绘的后代。雍王孙李道明,唐初因为属地被封为淮阳王。又追封他的祖父,封为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李景融,李景融与皇族的亲缘关系更加疏远,没有封王。生李务该,李务该生李思一,李思一生李岌。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佐,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
李岌为蜀州晋原尉,生李郱,李郱没有满周岁李岌就去世了。没有了家,母亲把他抱了放到姑姑家然后离开了,姑姑怜悯他抚养他。到了五六岁,自从问清了身世的本末,就不再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常默默独处,说:“唯独我没有父母,不努力学习自立,不能称作是人!”十四五岁的时候,能暗自记诵《论语》、《尚书》、《毛诗》、《左传》、《文选》,总共一百多万字,态度严肃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姑妈家的孩子,没有谁敢和他相比。渐渐地他的事情就传到他叔父的耳中。叔父哭着说:“我的兄长还有儿子啊?”把他接回家让他坐下来问他,他回答应对自如没有困难。叔父又悲又喜,回头对众多子弟说:“我为你们找到了老师。”李郱于是博览群书,没有书不看的。
以朝邑员外尉的身份参加选拔,鲁公颜真卿评定他考试的文章为上等。提拔李郱为同官正尉,并说:“文章都像李尉一样,才可以期望选为上等。”那以后接着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被选拔为万年尉,担任华州录事参军。因为事情和刺史有争执,辞去官职,担任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把他推荐给朝廷,他被任命为南郑县令。河南尹的家奴拿着书信送到县里请李郱办事,李公到河南府,把书信扔到河南府尹的面前。河南府尹在府中人面前感到惭愧,说:“县令羞辱我,县令羞辱我!”并且说:“县令退下。”于是就怨恨他。搜罗李郱的罪证三年无所得,李郱被任命为宗正丞。宰相因欣赏李公文章的文辞义理而奏请任命他为资州刺史,李公高兴地说:“我将要有所作为了。”诋毁宰相的人上书说:“这是因为李郱和宰相有故交,所以能够被任用。”于是改任为陕府左司马。李公又高兴地说:“这个职位不要承担什么责任,我大概不会因为吏事受责而死吧!”长庆元年正月丙辰,因为疾病而死,七十三岁。
夫人崔氏博陵人,是朝邑令崔友之的女儿,她的曾伯父在中宗朝建立功业。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李公有七男三女,在李公还活着的时候,孙子外孙有十五人。五月庚申,葬于华阴县东若干里。
1.B 2.D
3.A
4.B 5.D
6.A(疏:疏远)
7.C(C项都是介词,解释为“因为”。A.介词 替、给/名词 作为,B.代词 他/助词 的,D.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 那)
8.(1)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佐,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4分,1句1分)
(2)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4分,1句1分)
9.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刚正不阿)、胸怀大志、豁达洒脱。(4分,每点1分)
10.环境凄清,知音难觅,中原沦陷(有家难回),壮志难酬,老来漂泊。(5分,每点1分)
11.①将年少时的横槊风流和老来的漂泊憔悴进行对比,表达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②将现实中看人脸色的生活和想象中枕流漱石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6分。每点3分,具体内容解说2分,情感分析1分)
12.(1)靡有朝矣(2)自用则小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枯松倒挂倚绝壁 (5)塞上燕脂凝夜紫 (6)逸豫可以亡身 (7)举匏尊以相属(8)八百里分麾下炙(8分,每句1分)
13.写小岛生活单调乏味,为史卡汶思基的出场和介绍其曲折经历做铺垫;写灯塔的重要,为主人公失责被免职埋下伏笔。(4分,每点2分)
14.与领事对话时,通过一枚枚勋章扼要介绍了他的从军经历;在小岛上,通过史卡汶思基的回忆补充介绍了他复杂的工作经历。(4分,每点2分)
15.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由近及远、视听结合;写出了海面清朗洁净、柔和肃穆的特点;表现了老人阅读诗集时的觉醒和沉浸其中的独特感受。(6分,每点2分)
16.表现了史卡汶思基对祖国无限的眷恋和热爱;突出了史卡汶思基苦难辛酸的命运,赋予人物强烈的悲剧色彩;表明了祖国和故土会给予苦难的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6分,每点2分)
17.文化能医治人的灵魂(精神)创伤;文化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文化能使人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6分,每点2分)
18.首先,提出文化做了什么的问题(1分);接着,阐述了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2分);然后,进一步论述了文化的个人创造力和社会总体创造力的关系(2分);最后,得出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基础的结论(1分)。
19.要有生机蓬勃的创造力;要有公民的深度参与和彼此碰撞;要有凝聚而坚定的社会共识。(6分,每点2分)
参考译文:
李公名郱,字某,雍王李绘的后代。雍王孙李道明,唐初因为属地被封为淮阳王。又追封他的祖父,封为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李景融,李景融与皇族的亲缘关系更加疏远,没有封王。生李务该,李务该生李思一,李思一生李岌。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佐,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
李岌为蜀州晋原尉,生李郱,李郱没有满周岁李岌就去世了。没有了家,母亲把他抱了放到姑姑家然后离开了,姑姑怜悯他抚养他。到了五六岁,自从问清了身世的本末,就不再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常默默独处,说:“唯独我没有父母,不努力学习自立,不能称作是人!”十四五岁的时候,能暗自记诵《论语》、《尚书》、《毛诗》、《左传》、《文选》,总共一百多万字,态度严肃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姑妈家的孩子,没有谁敢和他相比。渐渐地他的事情就传到他叔父的耳中。叔父哭着说:“我的兄长还有儿子啊?”把他接回家让他坐下来问他,他回答应对自如没有困难。叔父又悲又喜,回头对众多子弟说:“我为你们找到了老师。”李郱于是博览群书,没有书不看的。
以朝邑员外尉的身份参加选拔,鲁公颜真卿评定他考试的文章为上等。提拔李郱为同官正尉,并说:“文章都像李尉一样,才可以期望选为上等。”那以后接着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被选拔为万年尉,担任华州录事参军。因为事情和刺史有争执,辞去官职,担任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把他推荐给朝廷,他被任命为南郑县令。河南尹的家奴拿着书信送到县里请李郱办事,李公到河南府,把书信扔到河南府尹的面前。河南府尹在府中人面前感到惭愧,说:“县令羞辱我,县令羞辱我!”并且说:“县令退下。”于是就怨恨他。搜罗李郱的罪证三年无所得,李郱被任命为宗正丞。宰相因欣赏李公文章的文辞义理而奏请任命他为资州刺史,李公高兴地说:“我将要有所作为了。”诋毁宰相的人上书说:“这是因为李郱和宰相有故交,所以能够被任用。”于是改任为陕府左司马。李公又高兴地说:“这个职位不要承担什么责任,我大概不会因为吏事受责而死吧!”长庆元年正月丙辰,因为疾病而死,七十三岁。
夫人崔氏博陵人,是朝邑令崔友之的女儿,她的曾伯父在中宗朝建立功业。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李公有七男三女,在李公还活着的时候,孙子外孙有十五人。五月庚申,葬于华阴县东若干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