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7-11-24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陈稀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稀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叛,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稀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稀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稀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稀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贻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B.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C.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D.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伍,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这里意指韩信与樊哙等都是行伍之人。
B.淮阴侯,是以官爵称谓韩信。
C.辟,中国古代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指征召布衣入仕。这里的“辟”通假“避”,取“回避“之意。
D.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信自知受到皇上的畏忌,闷闷不乐,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并羞于与列侯一同上朝。
B.韩信称皇上没有自己能统帅军队,鲜明地表现了他骄矜自伐,不善韬光养晦的性格特点。这件事引起了皇上的不满,为日后招致杀身之祸埋下了祸根。
C.韩信认为陈稀去钜鹿任职,所率之军是精兵,又受到皇上的信任,别人如果告他反叛,皇上不会轻易相信,如果韩信在宫中做内应,谋反就可能成功。
D.太史公分析韩信悲剧的成因时,强调了韩信自身的原因。这段话启示后人从韩信的悲剧    中吸取教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1)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5分)
(2)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竹”没有一般花木艳丽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泽和高高挺拔的身姿,它的这种品质正和中国古代文人不愿与污浊世俗苟同,追求清高、独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用来寄托自己情怀的文学意象。
B.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
C.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愉悦心情。
D.颔联用比喻的手法既作了形象上的暗示,又指出了精神上的契合:当桃李春风之日,群芳争奇斗艳,占尽春色,而官舍竹仍一身青衣,独守坚贞,只愿在岁暮天寒之际,让漫天的冰霜来检验自己贞洁不渝的操守。
E.尾联以想象作结:即使明年贬谪到更远的更荒僻的地方,今年已将岁暮,犹能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雪里看”翠竹,既具骚人之风致,又照应了颔联,待得岁寒而现出孤贞。
15.颈联中有两个动词非常传神,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列举现实生活中的雾气等很小的事物有所凭借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呼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o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  _,_  ___o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党的十九大是凝心聚力、振奋人心、万众期待的盛会,会上,各位与会代表推心置腹,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好建议。
②但人们谁会想到,他们为了争那么一点无聊的名声,竟然肯如此钩心斗角,无所不至呢!
③此文打着科学的幌子,实际上宣传的是封建迷信,这样一篇不刊之论,竟然公开刊登在一家省级大报上,真是令人费解。
④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赛程过半时,我省运动健儿已经夺取10枚金牌,消息传来,整个武汉市几乎万人空巷,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欣庆祝。
⑤县长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大放厥词,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县反贫困斗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⑥依格宣布停止制作象《灰姑娘2:梦想成真》这样狗尾续貂的低劣作品,这些作品对迪斯尼来说就好比《料理鼠王》中那些速冻食品一样。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会议听取了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沙洋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情况,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类考核评估办法》。
B.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眼前却分明浮现出了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亲切得不能再亲切的人和他们的感人事迹。
C.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条条框框制约,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加快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中国(湖北)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
D.“师德标兵”的动人故事刊登在《烛光耀眼》上,成为广大教师暑期学习的典范。我们知道,他们能获得这样的荣耀,靠的是他们对教育的一颗爱心所取得的。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分)
A.今天,同学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一见,问道:“这是家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
B.我校学生会主办的《青晨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青晨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C.在莜砜的再三邀请下,我朗笑出声,对他拱拱手,说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D.暑假,他独自一人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就出门游历了。他仅靠一双腿,走遍了东南五省。回来后把这一路见闻诉诸文字,请语文老师拜读。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医生们都认为开怀大笑,①      。它能使胸部和腹部的肌肉活动,帮助消化,增强体力和脑力。②    。一位八十多岁的英国人,看了著名的喜剧《查利的姑母》,竟致大笑而死。这也许是笑得血管破裂,或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的缘故。至于心脏衰弱的人,③       。从前伦敦有一个警察,看到水果小贩踏着自己丢在地上的香蕉皮而摔倒,他为保持警察的尊严,极力忍住不笑,结果脸色变紫,一小时后死去。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小强觉得今天一天糟透了。一大早按时起来,小强推窗一看,车道上湿漉漉的,一定是下雨了。他穿上不合脚的胶鞋,带上雨伞出门。到十字路口时,信号灯坏了,路口车来人往,一片混乱。小强想,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出车祸,还是绕道上学吧。结果小强迟到了,老师批评小强:“你一定是懒床了才迟到的!”
①车道上湿漉漉不一定是下雨了。
②___                      _。
③____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⑤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谈《边城》
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诗文句子,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