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1-18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洞若观火,高瞻远瞩。
②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不让这三人成虎的态势发展下去。
③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我们要用管窥蠡测的方法,以有限见识无限,去探究宇宙和人生的要义。
④过去五年,西方势力粉墨登场,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毁灭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⑤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到见贤思齐,何愁不能事业有成?
⑥面对记者,他有些拘谨,可一旦离开镜头,他便轻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到位。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⑤⑥ D. ①④⑤
【答案】B
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真佛山不但担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的孝德文化重任,而且传承着巴蜀人民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文明。
B. 日前,有关部门初步完成了高铁达州站设计方案的研究工作,并报请铁路枢纽工程指挥部审查通过。
C. 美国枪支袭击事件备受关注,事发后,各大网络关于这一事件报道的新闻点击量超过了万次以上。
D.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前后内容颠倒;C项,成分赘余,去掉“以上”;D项,介词“经过”开头,后面分句缺少主语,去掉“经过”。另外,“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放在前面作定语,也不太通顺,可将“的”去掉,“来”后面加逗号,让“改革开放多年来”作整个句子前面的状语。
19. 下面是达州某中学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写给学校办公室的回信,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我虽然事务繁杂,届时一定拨冗光临母校参与庆典。
B. 因大雨滑坡,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原谅。
C. 母亲华诞,蓬荜生辉,甚感喜悦,到时一定出席庆典。
D. 我殷切期望母校调整时间,改进方法,办好这次庆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项,“光临”是欢迎上级之语,“拨冗”指的是在繁忙中抽出时间,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不能用于自己;C项,“蓬荜生辉”是谦词;D项,“殷切期望”是上级对下级或者长辈对晚辈的用语。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 ①___?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冬烘先生”。反过来说,②___。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③___?
【答案】 (1). ①何曾都有智慧 (2). ②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学问 (3). ③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解析】试题分析: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明确材料谈论的话题,谈论的几个角度。第一空前表明谈论的话题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通过“有学问的人”与空格后面的“?”空格后面内容,可推知,该处想表达的内容是,有学问的人,难道都有智慧?第二空前“反过来说”表明与前面所说相反,前面说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有智慧,那么这儿就应该是“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学问”。第三空,说的是第三种人,话题仍然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根据语境,空格前表达这种人学问不足,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可推知,这样的人是有智慧的,因后面是问号,是反问句,所以第三空应填“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会发生一些转折,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在思维遇到障碍点时,你如果学会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就一定能够促使思维转过弯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如果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①你即使学会适时地对思维加以疏导、点拨,也不一定能够促使思维转过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我们即使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2). ③即使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语病的判断及修改能力。答题前先仔细审题,看清句①的问题类型及说明方式。读后不难发现,该句对前后句间的关系判断不当,关联词使用也不当。修改后使用的关联词为“即使……也”。通读材料,第一处“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如果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关系判断失当,因为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只是换种表达形式,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关联词使用也不当,依据句①的样式,可改为“我们即使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第二处“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前后分句间的关系判断失当,因为恰当地运用一些思维方法,可能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但不会“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依据句①的样式,可改为“即使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程春莺在高中读了一年,她特别喜欢文科,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稍微好一些,在文理分科时,家长、班主任都建议她读理科,告诉她“文科好学不好考,理科难学但工作好找”,这让程春莺同学十分纠结。
高中学科是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高中学生选择文理科,往往影响着个人的未来发展,甚至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影响选科的因素比较多,往往让人难以作出决断,即使未来高中不分文理科了,学生也会遇到选择文理课程的困惑。
你也经历过文理分科,也对文理科的选择有过自己的看法。
请联系以上材料和实际,以“我选择了文(理)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该题为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所给材料是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因此写作前要认真研读材料,该材料通读过高一学生程春莺在选文理科的过程中遇到地困惑来引发考生的思考,从而认真地对待选科问题,能客观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文科还是理科,有主观因素的影响,自己偏好哪种,还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班主任的建议,“文科好学不好考,理科难学但工作好找”,也许还有家长的建议,甚至学校科目设置的限制,而选择哪种,这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前途命运是有影响的,因此考生要慎重对待。不能盲目从听别人的建议,也不能不问现实的客观因素,自己一个人匆匆就做了决定。写作时,要写明白选文还是选理科的理由。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洞若观火,高瞻远瞩。
②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不让这三人成虎的态势发展下去。
③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我们要用管窥蠡测的方法,以有限见识无限,去探究宇宙和人生的要义。
④过去五年,西方势力粉墨登场,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毁灭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⑤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到见贤思齐,何愁不能事业有成?
⑥面对记者,他有些拘谨,可一旦离开镜头,他便轻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到位。
A. ①③④
【答案】B
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真佛山不但担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的孝德文化重任,而且传承着巴蜀人民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文明。
B. 日前,有关部门初步完成了高铁达州站设计方案的研究工作,并报请铁路枢纽工程指挥部审查通过。
C. 美国枪支袭击事件备受关注,事发后,各大网络关于这一事件报道的新闻点击量超过了万次以上。
D.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前后内容颠倒;C项,成分赘余,去掉“以上”;D项,介词“经过”开头,后面分句缺少主语,去掉“经过”。另外,“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放在前面作定语,也不太通顺,可将“的”去掉,“来”后面加逗号,让“改革开放多年来”作整个句子前面的状语。
19. 下面是达州某中学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写给学校办公室的回信,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我虽然事务繁杂,届时一定拨冗光临母校参与庆典。
B. 因大雨滑坡,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原谅。
C. 母亲华诞,蓬荜生辉,甚感喜悦,到时一定出席庆典。
D. 我殷切期望母校调整时间,改进方法,办好这次庆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项,“光临”是欢迎上级之语,“拨冗”指的是在繁忙中抽出时间,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不能用于自己;C项,“蓬荜生辉”是谦词;D项,“殷切期望”是上级对下级或者长辈对晚辈的用语。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 ①___?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冬烘先生”。反过来说,②___。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③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明确材料谈论的话题,谈论的几个角度。第一空前表明谈论的话题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通过“有学问的人”与空格后面的“?”空格后面内容,可推知,该处想表达的内容是,有学问的人,难道都有智慧?第二空前“反过来说”表明与前面所说相反,前面说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有智慧,那么这儿就应该是“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学问”。第三空,说的是第三种人,话题仍然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根据语境,空格前表达这种人学问不足,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可推知,这样的人是有智慧的,因后面是问号,是反问句,所以第三空应填“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会发生一些转折,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在思维遇到障碍点时,你如果学会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就一定能够促使思维转过弯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如果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①你即使学会适时地对思维加以疏导、点拨,也不一定能够促使思维转过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语病的判断及修改能力。答题前先仔细审题,看清句①的问题类型及说明方式。读后不难发现,该句对前后句间的关系判断不当,关联词使用也不当。修改后使用的关联词为“即使……也”。通读材料,第一处“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如果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关系判断失当,因为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只是换种表达形式,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关联词使用也不当,依据句①的样式,可改为“我们即使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第二处“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前后分句间的关系判断失当,因为恰当地运用一些思维方法,可能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但不会“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依据句①的样式,可改为“即使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程春莺在高中读了一年,她特别喜欢文科,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稍微好一些,在文理分科时,家长、班主任都建议她读理科,告诉她“文科好学不好考,理科难学但工作好找”,这让程春莺同学十分纠结。
高中学科是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高中学生选择文理科,往往影响着个人的未来发展,甚至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影响选科的因素比较多,往往让人难以作出决断,即使未来高中不分文理科了,学生也会遇到选择文理课程的困惑。
你也经历过文理分科,也对文理科的选择有过自己的看法。
请联系以上材料和实际,以“我选择了文(理)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该题为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所给材料是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因此写作前要认真研读材料,该材料通读过高一学生程春莺在选文理科的过程中遇到地困惑来引发考生的思考,从而认真地对待选科问题,能客观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文科还是理科,有主观因素的影响,自己偏好哪种,还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班主任的建议,“文科好学不好考,理科难学但工作好找”,也许还有家长的建议,甚至学校科目设置的限制,而选择哪种,这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前途命运是有影响的,因此考生要慎重对待。不能盲目从听别人的建议,也不能不问现实的客观因素,自己一个人匆匆就做了决定。写作时,要写明白选文还是选理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