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谊2017—2018学年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8-01-19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曰:“愿陛下勿以人类畜之。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又问治何经,对曰:“少从孙复学《春秋》。”又问:“今中外有所闻乎?”对曰:“陛下更张法度,臣下奉行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受福矣。”从吕大防于长安幕府。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首乞罢提举常平官、保甲青苗等法。论蔡确为山陵使,而乃先灵驾而行,为臣不恭。又言章悼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言甚切。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迁左司谏,论“苏轼试馆职发策【注】云:‘今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而不当以‘偷’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未几,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列。宣仁后曰:“详览文意,是指今日有司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遂止。
河北饥,遣持节行视,即发廪振民;而议者以耗先帝积年兵食之蓄,改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徙潞州。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选自《宋史·朱光庭传》,有删改)
【注】发策: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B.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C.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D.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B. 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C.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 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光庭有才能。他十岁就能写文章;他因才能被人推荐给朝廷,皇帝问他几件事,他一一予以回答,其中有些话还很尖锐。
B. 朱光庭守正敢言。他请求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他还弹劾章悖等人。宣仁太后赞扬他。
C. 朱光庭忠于皇帝。他认为苏轼在拟考试试题时用词不当,有冒犯仁宗之嫌,并请求处罚苏轼,但宣仁太后不同意他的看法。
D. 朱光庭关心百姓。河北闹饥荒,他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却被认为是耗费先帝积累的物资;在潞州任职时,邻境闹旱灾,他去救济而得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
(2)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答案】10. B 11. B 12. B
13. (1)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
(2)宣仁太后赞扬他能守正道,告诉他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畏惧、回避。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朱光庭在潞州任职时,邻境旱灾,他去救济而得病,故可抓住人名;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代词):“邻境”“流民”“光庭”“自”;谓语动词:“踵接”“为食”“至”“食”“感疾”“视事”“卒”等。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故选B。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因为在古代不同时期,左、右尊卑和官位高低有变化。
1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如此题选项B,对应原文倒数第3段,蔡确被贬新洲不是因为朱光潜批评他不守臣礼,而是因为朱光庭弹劾他怨恨非议的罪行,故选项中“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洲”错。
1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句通顺。主要关键信息的翻译理解:(1)盖:因为,广:开拓、开辟,益:好处,状语后置句“何益于广土辟地也”。(2)嘉:赞扬,谕:告诉,毋:不要。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比如本题“广”在此处这,不能用今天的“宽广”来理解。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盖”“嘉”“谕”“毋”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语句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写文章。推辞父亲的恩荫,考中进士,调任万年县主簿。几次代理县令,人们称他是“明镜”。历任四个县的县令。曾孝宽因为朱光庭有才能而向朝廷推荐,神宗召见朱光庭,问到想再次出兵攻打安南。朱光庭回答说:“希望陛下不要把安南当作人类来养。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皇帝又问朱光庭研究什么经书,朱光庭回答说:“年少时跟从孙复学习《春秋》。”皇帝又问:“现在在朝廷内外听到些什么吗?”回答说:“陛下更改法度,臣下奉行命令有的不是圣上的旨意,所以有的好有的不好。如果能去掉那些不好的,那天下就会得到福分了。”跟随吕大防在长安幕府。朝廷五路出兵讨伐西夏,雍州是大都市,许多事情都靠这里去办,调发人员物资期限很紧,朱光庭常常坚持不答应。使者生气,将要施加军需物资缺乏之罪,朱光庭请求罢职离去,吕大防替他调解。
哲宗继承皇位,司马光推荐朱光庭做左正言,朱光庭首先请求罢免提举常平官、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认为蔡确身为山陵使,却走在先帝的灵柩之前,作为臣子不恭敬。又说章悖欺骗蒙蔽肆意狡辩,韩缜奸邪求宠,话很耿直。宣仁太后赞扬他能守正道,告诉他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畏惧、回避。
升任左司谏,议论说“苏轼拟馆职考试题说:‘现在要效法仁宗的忠厚,而担心有关官员不能尽职,可能会玩忽职守。’我认为仁宗有难以形容的盛德,而不应当用‘玩忽’来议论,希望惩办他的罪行,来警戒大臣中不忠诚的人。”不久,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述这件事。宣仁太后说:“详细地阅读了苏轼的文章的意思,这是针对现在的有关官员而说的,不是用来讽刺祖宗的。”于是议论停止。
河北闹饥荒,朝廷派朱光庭拿着符节巡行视察,立即打开粮仓救济百姓;而议论的人认为他消耗先帝多年积累的军需物资,改任左司员外郎。升任太常少卿,授任侍御史。弹劾蔡确怨恨非议的罪行,蔡确被贬到新州。授任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调任潞州。邻近州县境内发生旱灾闹饥荒,流亡的百姓进入潞州境内的连续不断,朱光庭每天准备食物给他们吃,常常忙到夜里,自己来不及吃饭,于是生病,还勉力办公事。去世,享年五十八。
朱光庭起初跟从胡瑗学习,胡瑗告诉他治学的根本在于忠诚守信,所以朱光庭终身践行。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松汀驿①
张 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 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 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 颈联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不禁使人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二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读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E. 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5. 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C 15. ①前六句通过对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松汀驿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最后两句通过写未遇见隐居旧友,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A项,“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理解有误,从下文看应是清晨之景。C项“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说法错误,“荒寒”的理解不准确。
15. 试题分析:题目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在赏析诗歌表达的情感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来鉴赏。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在分析整首诗的情感时,要抓住各联中出现的意象,通过其特点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如诗歌写到的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羊肠小道等。如前六句通过对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松汀驿美景的喜爱之情;诗歌最后两句通过写未遇见隐居旧友,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意象、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要抓住诗歌中的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羊肠小道等意象,通过其特点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
(2)《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剑阁峥嵘而崔嵬 (2). 一夫当关 (3). 万夫莫开 (4). 总角之宴 (5). 言笑晏晏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默写的题目。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峥嵘”“崔嵬”“当”“晏晏”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曰:“愿陛下勿以人类畜之。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又问治何经,对曰:“少从孙复学《春秋》。”又问:“今中外有所闻乎?”对曰:“陛下更张法度,臣下奉行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受福矣。”从吕大防于长安幕府。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首乞罢提举常平官、保甲青苗等法。论蔡确为山陵使,而乃先灵驾而行,为臣不恭。又言章悼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言甚切。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迁左司谏,论“苏轼试馆职发策【注】云:‘今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而不当以‘偷’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未几,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列。宣仁后曰:“详览文意,是指今日有司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遂止。
河北饥,遣持节行视,即发廪振民;而议者以耗先帝积年兵食之蓄,改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徙潞州。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选自《宋史·朱光庭传》,有删改)
【注】发策: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B.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C.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D.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B. 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C.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 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光庭有才能。他十岁就能写文章;他因才能被人推荐给朝廷,皇帝问他几件事,他一一予以回答,其中有些话还很尖锐。
B. 朱光庭守正敢言。他请求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他还弹劾章悖等人。宣仁太后赞扬他。
C. 朱光庭忠于皇帝。他认为苏轼在拟考试试题时用词不当,有冒犯仁宗之嫌,并请求处罚苏轼,但宣仁太后不同意他的看法。
D. 朱光庭关心百姓。河北闹饥荒,他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却被认为是耗费先帝积累的物资;在潞州任职时,邻境闹旱灾,他去救济而得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
(2)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答案】10. B
13. (1)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
(2)宣仁太后赞扬他能守正道,告诉他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畏惧、回避。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朱光庭在潞州任职时,邻境旱灾,他去救济而得病,故可抓住人名;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代词):“邻境”“流民”“光庭”“自”;谓语动词:“踵接”“为食”“至”“食”“感疾”“视事”“卒”等。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故选B。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因为在古代不同时期,左、右尊卑和官位高低有变化。
1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如此题选项B,对应原文倒数第3段,蔡确被贬新洲不是因为朱光潜批评他不守臣礼,而是因为朱光庭弹劾他怨恨非议的罪行,故选项中“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洲”错。
1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句通顺。主要关键信息的翻译理解:(1)盖:因为,广:开拓、开辟,益:好处,状语后置句“何益于广土辟地也”。(2)嘉:赞扬,谕:告诉,毋:不要。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比如本题“广”在此处这,不能用今天的“宽广”来理解。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盖”“嘉”“谕”“毋”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语句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写文章。推辞父亲的恩荫,考中进士,调任万年县主簿。几次代理县令,人们称他是“明镜”。历任四个县的县令。曾孝宽因为朱光庭有才能而向朝廷推荐,神宗召见朱光庭,问到想再次出兵攻打安南。朱光庭回答说:“希望陛下不要把安南当作人类来养。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皇帝又问朱光庭研究什么经书,朱光庭回答说:“年少时跟从孙复学习《春秋》。”皇帝又问:“现在在朝廷内外听到些什么吗?”回答说:“陛下更改法度,臣下奉行命令有的不是圣上的旨意,所以有的好有的不好。如果能去掉那些不好的,那天下就会得到福分了。”跟随吕大防在长安幕府。朝廷五路出兵讨伐西夏,雍州是大都市,许多事情都靠这里去办,调发人员物资期限很紧,朱光庭常常坚持不答应。使者生气,将要施加军需物资缺乏之罪,朱光庭请求罢职离去,吕大防替他调解。
哲宗继承皇位,司马光推荐朱光庭做左正言,朱光庭首先请求罢免提举常平官、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认为蔡确身为山陵使,却走在先帝的灵柩之前,作为臣子不恭敬。又说章悖欺骗蒙蔽肆意狡辩,韩缜奸邪求宠,话很耿直。宣仁太后赞扬他能守正道,告诉他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畏惧、回避。
升任左司谏,议论说“苏轼拟馆职考试题说:‘现在要效法仁宗的忠厚,而担心有关官员不能尽职,可能会玩忽职守。’我认为仁宗有难以形容的盛德,而不应当用‘玩忽’来议论,希望惩办他的罪行,来警戒大臣中不忠诚的人。”不久,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述这件事。宣仁太后说:“详细地阅读了苏轼的文章的意思,这是针对现在的有关官员而说的,不是用来讽刺祖宗的。”于是议论停止。
河北闹饥荒,朝廷派朱光庭拿着符节巡行视察,立即打开粮仓救济百姓;而议论的人认为他消耗先帝多年积累的军需物资,改任左司员外郎。升任太常少卿,授任侍御史。弹劾蔡确怨恨非议的罪行,蔡确被贬到新州。授任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调任潞州。邻近州县境内发生旱灾闹饥荒,流亡的百姓进入潞州境内的连续不断,朱光庭每天准备食物给他们吃,常常忙到夜里,自己来不及吃饭,于是生病,还勉力办公事。去世,享年五十八。
朱光庭起初跟从胡瑗学习,胡瑗告诉他治学的根本在于忠诚守信,所以朱光庭终身践行。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松汀驿①
张 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 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 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 颈联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不禁使人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二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读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E. 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5. 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C
【解析】
14. 试题分析:A项,“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理解有误,从下文看应是清晨之景。C项“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说法错误,“荒寒”的理解不准确。
15. 试题分析:题目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在赏析诗歌表达的情感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来鉴赏。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在分析整首诗的情感时,要抓住各联中出现的意象,通过其特点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如诗歌写到的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羊肠小道等。如前六句通过对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松汀驿美景的喜爱之情;诗歌最后两句通过写未遇见隐居旧友,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意象、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要抓住诗歌中的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羊肠小道等意象,通过其特点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
(2)《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默写的题目。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峥嵘”“崔嵬”“当”“晏晏”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