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3-08
答案:
【论述思路】第一段概述诗的语言的本质,诗的语言可表达无穷之意;第二段举例说明诗的语言要水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第三段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诗歌中语言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第四段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崇尚有神的的写景诗,而不崇尚单纯神似的写景诗。
1.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的能力“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有误,文中是说“诗中的言辞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
2.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有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不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的。
3.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欠妥。
4.C(A“爱好和平、一心为民”不准确,B“对自己此行安危的忧虑”不妥,D心理描写不是主要方式。每项2分)
5.①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朱先生的语言文言化、书面化,张总督的语言粗鲁、口语化。②叙事语言简约、平实,大多直陈其事,少有修饰。③古雅厚重有韵味,多有诗词歌谣入文。
6.①使故事更曲折,增强了文本张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在矛盾中,刻画并丰富了二人的性格,尤其是显示了朱先生的人格和威望。③强化主题,通过拒绝,表明朱先生此行的目的是为民请命,赞美了知识分子的担当。(每点2分)
7.A(“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
8.A.E(B.“不在……而在”说法绝对;C.偷换概念,“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D.混淆条件,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只要……就”。)
①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②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③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④大力倡导“工匠精神”。(l点1分,共4分)
10.D“右卫”“帝”“给事中”“吴时”“嵩”分别为地名、身份官职和人名,可以考虑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可从起止处考虑;“措饷发兵”结构上是并列,且“措饷”的目的是为了“发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论”是“籍”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D项。
11.D谥号不一定是尊号,还有平谥和恶谥。
12.B是两次打败白通事,而非多次,一次是白通事侵犯黄崖口,一次是白通事进犯大木谷。
13.(1)(墩台)离墙不能超过三十步,高度宽度厚度四丈五尺,墩台顶上去掉三分之一,上面设置矮墙、营舍,用十个壮士守卫。(“去”“颠”各1分,倒装句1分,句意2分)
(2)给事中郑茂称许论奏请过多,请求调查侵冒弊病,(皇帝)下诏命其回到原籍听候勘间。给事中邓栋前往核查,发现虚报数量,(许论)遂被夺官赋闲在家。(“侵冒”“听勘”“布官”各1分,句意2分)
14.CE
15.①陈诗以伍子胥自比,采用用典的表现手法,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反清复明的大志。杜诗则更多对诸葛亮的敬仰,及对事业未竞的痛惜,和包括白己在内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②陈诗“秋又深”以景结情,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③杜诗“泪满襟”直抒胸臆,表达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慨。
诗歌简析:
诗人以历史沧桑之感而生发现实感慨。表达了诗人凄楚而哀怨的心情。也寄寓了诗人深沉家国之思。诗人由虎丘联想到吴王霸业,又从历史沧桑之感而产生发现实感慨。历史与现实交感,激起心中层层波澜。面对明亡之势难以挽回的现实,诗人的心情是凄楚而哀怨的。虽然南方仍有抗清斗争。也有不少心怀故国之思的人,但像苏州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已是月楼笛声的声色之境,怎不叫人感慨。诗人以鼓腹吹萧、乞食吴门的伍子胥自比,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思。
16.(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则)群聚而笑之
(2)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17.①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②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用错对象。③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去寻找目标。④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⑤高山景行: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此处望文生义。⑥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不合语境。
18.C(A项,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了”应改为“听取并讨论了”。B项,语意重复,应去掉“为此”。D项,句式杂糅,“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探秘”应改为“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去探秘”或者“现在那儿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游客们探秘”。)
19.D(A项,“府上”是敬称,“称对方的家或老家;B项,“惠书”是敬辞,指对方来信;C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20.①因为它的日子并不固定②从冬至开始,阳气就要回升了③中国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共6分,每句2分,意思对语句连贯通顺即可。)
21.(答出一个给2分,答出两个给满分)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是圣贤,所以肯定会犯错。
(2)“谦虚使人进步”,我们保持了谦虚的品质,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
22.【材料解读】此题的题目设置很简单直接,是“材料+任务”式的题目。此则材料是对神话中铁拐李的分析,短短几句话,指出了一个矛盾点:身有灵药,却没有医治自己。由此,可对这个矛盾点进行分析、评价,也可对产生这个矛盾的原因进行思考。具体角度如下:
评价的角度:①铁拐李是一个神仙,按说,他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他背有一个装灵药的葫芦,这些灵药是可以用来治病救人的。而他自己偏偏还跛着一只脚。这是一个现象:医者不自医。很多人往往能看到别人的问题,给别人提出改进意见,却往往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
②进一步说,一个治病救人的人,首先要向病人展示出健康的状态;一个管理别人的人,首先要能自己管好自己;一个执行法律的部门,首先自己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所以说,治人原因的角度:为什么神仙不把自己的脚医好呢?其实,跛脚只是个象征,象征不论在人间或天界,都充满了缺憾,不能圆满。铁拐李的葫芦中的灵药虽可以解救天下苍生,却不能治愈自己的病足。它告诉我们:无论人或社会,都有缺憾。
【立意引导】①要认清自己,改正缺点;②不能宽于待己、严于律人;③做好自己,才能要求他人;④世界上应允许缺憾存在。
【译文】
许论,宇廷议,是许进的幼子。嘉靖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予顺德推官一职,入朝做兵部主事,又改任礼部主事。喜爱谈论兵法,从小跟从父亲在边境,对边界上险要地方的陷阻与平坦情况全部了解,并写了《九边图论》进献(给皇帝)。皇带非常高兴,并颁发给驻守边疆的大臣拟议施行,许论从此以懂兵法闻名。(许论)多次升职后任南京大理寺丞。适逢朝廷推举顺天巡抚,许论排第二。皇帝说:“这就是呈上《九边图论》的那个人啊。”当即授予(许论)右佥都御史,命(他)上任。白通事凭借一千多骑兵侵犯黄崖口,许论指挥将士们出战打败了他。(白通事)又率兵侵犯大木谷,又被官军打退了。(后来根据)记录的功劳,升任右副都御史。一年多后,因病免职。俺答汗进犯京戌等地,(许论)被起用为山西巡抚,(后又根据)记录的功劳升任兵部右侍郎,总理京营军事与政务。后因修筑京师外城转为兵部左侍郎。
嘉靖三十三年,出京总督宣州、大同、山西的军务。奸人吕鹤当初与邱富用邪道蛊惑民众。邱富背叛(吕鹤)投降俺答汗,成为(俺答)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吕鹤派遣其党羽出塞外,引敌寇入关侵犯,被侦察兵抓获。许论派兵抓捕了吕鹤,并诛杀了他的党羽。因功升任右都御史、又因功升任兵部尚书、子弟承荫世袭锦衣卫千户。翁万达为大同总督,修筑大同边墙六百里,在城墙内建一报警墩台。后因兵少不能守整个城墙,就都撤回来守着墩台。许论说:“士兵已经驻守墩台,那么在敌人攻打城墙时不能很好地用他们的力。等到敌寇打入城墙了,都该吓得震骇逃散了。请把墩台改建在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个墩台,使弓箭和垒石能够达到。(墩台)离墙不能超过三十步,高度宽度厚度四丈五尺,墩台顶上去掉三分之一。上面设置矮墙,营舍,用十个壮士守卫。下面修筑半圆形瓮城,从小门通出入。估计工费不超过九万金。几个月的工期就够了。”(皇制)下诏立即按此修筑。敌寇一万骑兵进犯山西,许论率军在朔州川拦阻并大破敌军。敌寇又进犯宣府、龙门,也被将士打败,先后俘获斩杀五百三十多人。(许论)又加封太子太保,荫子还和原来样
嘉靖三十五年,兵部尚书杨博因父丧离去,(皇帝)召令许论代任。当时,严嵩父子当权,将士均通过贿赂两人以求晋升。南北都有战事,皇帝督责兵部非常急迫。丁汝夔、王邦瑞、赵锦、聂豹等人均不得善去。当时许论已老,只能自保。而一切将帅升降,军事机要的进退安排,均听严世蕃指挥,许论名望从此折损。当时俺答汗之子辛爱因愤恨总督杨顺娶他的逃妾,率众包围大同右卫城几层,城中需要拆房子烧火做饭。皇帝听闻后,深为担忧,私下问严嵩。严嵩想要放弃大同右卫城又不好开口,就请降旨问兵部尚书。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但每年需五十万全军饷,其实这是故意为难的话,希望以此来动摇皇帝(让他放弃右卫城)。皇帝只顾立刻筹措军饷发兵,派遣文武将吏,不久大同右卫的包围也解了。给事中吴时来弹劾杨顺。并称许论随声附和,每天大醉不醒,不把边塞警务放在心上。皇帝于是削去许论官职,严嵩偷偷地为他解脱,也不能挽救了。
嘉靖三十八年。(许论)起用恢复官职、督察蓟、过、保定的军务。把都儿进犯蓟西。许论集中精锐部队来等待。(把都儿)刚到游击胡镇就被打败了。(把都儿)又分兵劫掠沙儿岭、燕子窝,又被打败,于是逃遁离去。(皇帝)得知获胜,重赏银钱。不久(许论)又奏请密云、昌平二镇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需要饷银三十多万。给事中郑茂称许论奏请过多,请求调查侵冒弊病,(皇帝)下诏命其回到原籍听候劫问给事中邓栋前往核查、发现虚报数量,(许论)遂被夺官赋在家。不久去世,终年七十二岁。隆庆初年,恢复官职,谥号恭襄。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