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8-03-12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B.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C.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
D.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E. 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15.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回答游子为何忧伤。
【答案】14. CE 15. ①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错误,承接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这里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通过想象,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E项“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错误,这是一首古诗,并不是律诗。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读作品情感和分析情感的原因,考生要立足对诗句的把握和分析。从“所思在远道”可以看出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从“长路漫浩浩”说明了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从“同心而离居”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时,荆轲慷慨悲歌,高渐离又击出激昂的羽声调后,在场的人反应是“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____,____,____”直接抒发自己对相聚兰亭曲水传杯、饮酒吟诗的感受。
【答案】 (1). 士皆瞋目 (2). 发尽上指冠 (3).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 一觞一咏 (5). 亦足以畅叙幽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瞋”“觞”。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4年时光,但它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斤斤计较,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也注定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
③古往今来,写乡愁离愁的诗句罄竹难书,为什么余光中的诗句写进课本,写进人们心中,历久弥新,引起两岸中国人广泛的共鸣呢?
④魏其侯窦婴和太仆灌夫,失权赋闲之后互援互助,虽然夹杂着意气用事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精神。
⑤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挑衅行为,导致朝鲜采取了更为激烈的对抗性手段,使得本就不平静的朝鲜半岛的局势更是不绝如缕。
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A. ②③⑥ B. ①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①句“浓墨重彩”,指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②句“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此处应为“患得患失”。③句“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用于贬义。此处应为“不胜枚举”。④句“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⑤句“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⑥句“言不及义”,指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语境为译作水平低,属于望文生义。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期末考试前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B. 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转化。
C. 课文太简单,内容“没有味道”,文化含量低,特别是中华优秀文化含量严重不足,是当前语文教材的一大问题,不应再不被忽视。
D.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共享单车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城市慢行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资金安全等得到保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句中的“因为”。C项多重否定失当,可改为“不应再被忽视”。D项成份残缺,应在“消费者”前加上“使”。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妈妈生气地对他说:“我没有雅兴听你这不切实际的空想!”
B. 在学习成果交流会上,他谦虚地说:“我是来学习的,就不发表高论了。”
C.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D. 他在征稿启事中写道,“恳请同学们多投稿,为办好《校园之声》尽一点绵薄之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得体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语言谦敬、身份地位、主客称谓等错误。A项“雅兴”是称对方的兴趣大;B项“高论”称别人的议论;C项;D项“绵薄之力”指自己微弱的能力。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上古时代,①_____。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后来,随着分封制的覆灭,②___。至少在秦汉时代,姓和氏已经成了一回事,所以司马迁称孔子“姓孔氏”,就是很正常的了。而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干脆连正式名也没有。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明治维新以前,除了贵族,一般老百姓也是没有姓氏的。看来姓氏的发展轨迹,③____。
【答案】 (1). ①姓和氏是有分别的 (2). ②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 (3). ③在人类社会中有着类似的现象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第一处,根据后文文意说的是姓氏,所以此处填写“姓和氏是有分别的”。第二处也是根据后文文意说的是姓氏合为一体。第三处是对上面文段的总结,是姓氏发展是有相似之处。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小说要刻画人物,离不开一定的手法,不是语言描写,就是行动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只有语言描写,才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的生动表现,同榉,不能忽视。所以,抓住了小说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就准确把握了小说的人物思想。
①刻画人物的手法,除了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还有其他描写。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不是只有语言描写才能表现人物的心理; (2). ③抓住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未必就能把握人物的思想。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语段中表意绝对的句子“只有语言描写,才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抓住了小说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就准确把握了小说的人物思想”。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小韩常常抱怨天气太过寒冷,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其实,只要你用心体会,就会感觉到帮助我们抗拒寒冷的暧意时时圈绕在我们的周围。自然环境如此,社会环境也如此。
假如小韩是你的好友,请以“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给他讲述你所感受到的温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暖
在我的生命开始起航的那一刻起,在我来到这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上起,暖意就在我的身边到处飘荡。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近期我们小区里来了两只可爱的小狗,一白一黑,大家都它他们小白小黑。刚来的时候它们经常在小区里追来逐去,快活的很。可好景不长,小白被撞下来了。
那是一辆自行车,骑得很快,还没等小白反映过来,前腿就被硬生生的压在了自行车的轮子下,顷刻间,雪白的柔毛立刻化为了血红色,令人触目惊心。“汪!”小白凄惨的叫了一声,不远处的小黑立马跑了过来,半是拉半是拽的吧小白带到了安全的草地上。
骑车的人过意不去,把车推到路边后,转身就去抱小白,想把它的伤养好了之后再把它放出来生存。但刚刚碰到小白,小黑就迅速地站了起来,两只黑黑的眼睛恶狠狠地瞪着他,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那人看了看小黑又看了看小白腿上被染红的白毛,他一咬牙,将小白抱起,转身就走。
这下小黑可不得了,跟在他后面“汪汪汪”地叫个不停,用牙齿死死地咬住他的裤脚,眼睛直勾勾的望着小白,那人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突然,小黑跑到了他的前面,他紧张起来,深怕它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没想到,小黑安静的坐在了他的前面,他抬腿威胁,小黑看了看他,眼神悲伤而坚决。
他最终被小黑的执着与勇敢感动了,把小白轻轻地放在草坪上。小黑猛回头,一个箭步地冲了过去,温柔顺从地趴在小白旁边,时不时的替小白舔舔伤口,小黑望着小白与伤口,眼中竟滴落一粒透明的珍珠。
我在窗口望着这一幕,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顺着腮帮流下,滴在手心里是冰凉的,落在心窝中,却是温暖的。
暖,它的身影随处皆在,润物细无声地温润着我的心灵。如同一只梦幻的小天使,让我的生活散发出无限的光彩,头顶带着光环的暖,让我品尝到了生活的甜与乐。
让世界充满关爱,让生活充满温暖。
仔细看,暖意就在我们的身边!
点睛:本题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材料的理解,二是对要求的把握。这类借助材料引出命题的作文,考生一定要认真理解材料的指向,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要求写作,这样就避免了受累不讨好,也能使得自己的作文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B.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C.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
D.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E. 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15.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回答游子为何忧伤。
【答案】14. CE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错误,承接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这里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通过想象,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E项“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错误,这是一首古诗,并不是律诗。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读作品情感和分析情感的原因,考生要立足对诗句的把握和分析。从“所思在远道”可以看出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从“长路漫浩浩”说明了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从“同心而离居”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时,荆轲慷慨悲歌,高渐离又击出激昂的羽声调后,在场的人反应是“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____,____,____”直接抒发自己对相聚兰亭曲水传杯、饮酒吟诗的感受。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瞋”“觞”。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4年时光,但它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斤斤计较,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也注定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
③古往今来,写乡愁离愁的诗句罄竹难书,为什么余光中的诗句写进课本,写进人们心中,历久弥新,引起两岸中国人广泛的共鸣呢?
④魏其侯窦婴和太仆灌夫,失权赋闲之后互援互助,虽然夹杂着意气用事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精神。
⑤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挑衅行为,导致朝鲜采取了更为激烈的对抗性手段,使得本就不平静的朝鲜半岛的局势更是不绝如缕。
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A. ②③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①句“浓墨重彩”,指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②句“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此处应为“患得患失”。③句“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用于贬义。此处应为“不胜枚举”。④句“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⑤句“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⑥句“言不及义”,指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语境为译作水平低,属于望文生义。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期末考试前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B. 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转化。
C. 课文太简单,内容“没有味道”,文化含量低,特别是中华优秀文化含量严重不足,是当前语文教材的一大问题,不应再不被忽视。
D.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共享单车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城市慢行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资金安全等得到保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句中的“因为”。C项多重否定失当,可改为“不应再被忽视”。D项成份残缺,应在“消费者”前加上“使”。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妈妈生气地对他说:“我没有雅兴听你这不切实际的空想!”
B. 在学习成果交流会上,他谦虚地说:“我是来学习的,就不发表高论了。”
C.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D. 他在征稿启事中写道,“恳请同学们多投稿,为办好《校园之声》尽一点绵薄之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得体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语言谦敬、身份地位、主客称谓等错误。A项“雅兴”是称对方的兴趣大;B项“高论”称别人的议论;C项;D项“绵薄之力”指自己微弱的能力。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上古时代,①_____。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后来,随着分封制的覆灭,②___。至少在秦汉时代,姓和氏已经成了一回事,所以司马迁称孔子“姓孔氏”,就是很正常的了。而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干脆连正式名也没有。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明治维新以前,除了贵族,一般老百姓也是没有姓氏的。看来姓氏的发展轨迹,③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第一处,根据后文文意说的是姓氏,所以此处填写“姓和氏是有分别的”。第二处也是根据后文文意说的是姓氏合为一体。第三处是对上面文段的总结,是姓氏发展是有相似之处。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小说要刻画人物,离不开一定的手法,不是语言描写,就是行动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只有语言描写,才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的生动表现,同榉,不能忽视。所以,抓住了小说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就准确把握了小说的人物思想。
①刻画人物的手法,除了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还有其他描写。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语段中表意绝对的句子“只有语言描写,才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抓住了小说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就准确把握了小说的人物思想”。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小韩常常抱怨天气太过寒冷,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其实,只要你用心体会,就会感觉到帮助我们抗拒寒冷的暧意时时圈绕在我们的周围。自然环境如此,社会环境也如此。
假如小韩是你的好友,请以“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给他讲述你所感受到的温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暖
在我的生命开始起航的那一刻起,在我来到这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上起,暖意就在我的身边到处飘荡。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近期我们小区里来了两只可爱的小狗,一白一黑,大家都它他们小白小黑。刚来的时候它们经常在小区里追来逐去,快活的很。可好景不长,小白被撞下来了。
那是一辆自行车,骑得很快,还没等小白反映过来,前腿就被硬生生的压在了自行车的轮子下,顷刻间,雪白的柔毛立刻化为了血红色,令人触目惊心。“汪!”小白凄惨的叫了一声,不远处的小黑立马跑了过来,半是拉半是拽的吧小白带到了安全的草地上。
骑车的人过意不去,把车推到路边后,转身就去抱小白,想把它的伤养好了之后再把它放出来生存。但刚刚碰到小白,小黑就迅速地站了起来,两只黑黑的眼睛恶狠狠地瞪着他,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那人看了看小黑又看了看小白腿上被染红的白毛,他一咬牙,将小白抱起,转身就走。
这下小黑可不得了,跟在他后面“汪汪汪”地叫个不停,用牙齿死死地咬住他的裤脚,眼睛直勾勾的望着小白,那人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突然,小黑跑到了他的前面,他紧张起来,深怕它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没想到,小黑安静的坐在了他的前面,他抬腿威胁,小黑看了看他,眼神悲伤而坚决。
他最终被小黑的执着与勇敢感动了,把小白轻轻地放在草坪上。小黑猛回头,一个箭步地冲了过去,温柔顺从地趴在小白旁边,时不时的替小白舔舔伤口,小黑望着小白与伤口,眼中竟滴落一粒透明的珍珠。
我在窗口望着这一幕,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顺着腮帮流下,滴在手心里是冰凉的,落在心窝中,却是温暖的。
暖,它的身影随处皆在,润物细无声地温润着我的心灵。如同一只梦幻的小天使,让我的生活散发出无限的光彩,头顶带着光环的暖,让我品尝到了生活的甜与乐。
让世界充满关爱,让生活充满温暖。
仔细看,暖意就在我们的身边!
点睛:本题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材料的理解,二是对要求的把握。这类借助材料引出命题的作文,考生一定要认真理解材料的指向,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要求写作,这样就避免了受累不讨好,也能使得自己的作文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