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4月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8-05-09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载,字咸熙,开封浚仪人。载荫为右班殿直,累迁供奉官、阁门祗候。雍熙初,提举西川兵马捕盗事,太宗赐鞍马、器械、银钱以遣之。四年,以积劳加崇仪副使。端拱二年,擢引进副使、知天雄军,入同勾当三班,出知秦州兼沿边都巡检使。先是,巡边者多领兵骑以威戎人,所至颇烦苦之。载悉减去,戎人感悦。迁西上阁门使,改知成都府。载在天雄军,屡奏市籴朝臣段献可、冯侃等所市粗恶,军人皆曰:“此物安可充食?”太宗颇疑,使覆验之,及报,与戴奏同。献可等皆坐削官,仍令填偿。及载受代,献可等所市皆支毕,复有羡数。三司判勾冯拯以闻,太宗召度支使魏羽诘之。羽曰:“献可等所市不至粗恶,亦无欠数。臣与侃亲旧,是以未敢白。”太宗曰:“此公事尔,何用畏避?”因诏宰相谓曰:“此乃郭载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矫诬及此?然已委西川,俟还日别当诘责。”于是献可等悉复官。载行至梓州,时李顺已构乱,有日者潜告载曰:“益州必陷,公往当受祸,少留数日可免。”载怒曰:“吾受诏领方面,阽危之际,岂敢迁延邪?”即日入成都。顺兵攻城益急,不能拒守,乃与樊知古率僚属斩关出,以余众由梓州趋剑门,随招安使王继恩统兵讨顺,平之,复入成都。月余,忧患成病,卒,年四十。载前在蜀,颇能为民除害,故蜀民悦之。再至成都,即值兵乱,及随继恩平贼,亦有所全济。故其死也,成都人多叹惜之。
(节选自《宋史·郭载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此乃郭载力奏/联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联向以纯诚待之/何为矫诬及此/
B. 此乃郭载力奏朕/紫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不士复无词诉/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娇诬及此/
C. 此乃郭载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联向以纯诚待之/何为娇诬及此/
D. 此为郭载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娇诬及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恩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为自己的先辈有功得到皇帝奖赏,取得入仕的权利。
B. 军,原为军队编制单位,宋代时演变为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共同隶属于路。
C. 戎人,古代中原地区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与南、西、北方少数民族并称四夷。
D. 日者,中国古代通过观察天象以预测世事的人,也称为天官,多通晓天文和历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载治政有方,爱护边地百姓。他任秦州知府兼沿边都巡检使时,裁撤了欺压边境地区戎人的巡边兵骑,发人对他心存感激。
B. 郭载敢于直言,不计个人得失。他弹劾为朝廷购买劣质军粮的官员段献可和冯侃,得罪了权贵.受到皇帝谴责。贬官到益州。
C. 郭载作战勇敢,竭力平定叛乱。李顺叛乱的时候,他与樊知古率属下冲出叛军包围;后来又随王继恩打败李顺,再次进入成都。
D. 郭载心地善战,关心民间疾苦。他先前在蜀地任职时为民除害,再入成都后又保全了很多人;他去世时,成都百姓非常痛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颇疑,使覆验之,及报。与载奏同。
(2)“吾受诏领方面,阽危之际,岂敢迁延邪?”即日入成都。
【答案】10. D    11. C    12. B   
13. (1)太宗十分怀疑,派人去复查这件事,等到复查的人回复,(结果)与郭载上奏的相同。
(2)“我接受诏命统率一个地方的军政事务,面临险境的时候,怎么敢停留不前呢?(郭载)当天就进入了成都。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所给画线句子中“郭载”是人名,“朕”是皇帝自称,“卿”是对大臣的尊称,“军士”是名词,“何为”固定结构,再结构上下文就可推断出画线句子的大意为:这件事是郭载竭力上奏的,我多次与你们商议,你们都说实有其事。现在军粮已经支付完毕,还有很多剩余.士兵们也没有上诉。郭载,我一直以来以真诚对待他。为什么诬陷无辜者到了如此地步?根据句意,可知答案为D项。画线句子加标点为:此乃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矫诬及此。
11. 试题分析:C项,“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不正确。“戎人”是中国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四夷”,为是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贬官到益州”不正确。由原文“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矫诬及此?然已委西川,俟还日别当诘责”可知,郭载没有贬官到益州。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颇”,十分;“覆验”,复查;“之”,代词,这件事;“及”,等到;“报”,回复。(2)“领”,统率;“方面”,一个地方的军政事务;“阽危”,面临险境;“迁延”,停留不前。
参考译文:
郭载,字咸熙,开封浚仪人。他受祖先的恩萌担任右班殿直,多次升迁后做到奉官、阁门祗候。雍熙初年。担任提举西川兵马捕盗事,太宗赐他鞍马、器械、银钱派他赴任。雍熙四年,因为累积功劳被授予  副使。端拱二年,郭载被提拔为引进副使、天雄军知军事,入朝共同管理三班。(不久)出京担任秦州兼沿边都巡检使。之前,巡察边境的官员常常率领兵马欺凌戎人,他们到一个地方。戎人都深受其苦,郭载全部裁撤了巡察边境的兵马,戎人十分感激他。郭载调任西上阁门使,又改任成都知府。郭载在天雄军的时候,多次上奏说救购粮食的官员段献可,冯侃等人购买的军粮质量粗糙低劣,士兵们都说“这种东两怎么能做食物呢”。太宗十分怀疑,派人去复查这件事,等到复查的人回复。(结果)与郭载上秦的相同。段献可等人全部因此而被免去官职.并且被责今补偿军粮。等到郭载调任,段献可等人所买的军粮都支付完毕。并且还有剩余。三司判勾心冯拯把这件事上奏朝廷。太宗召来度支使魏羽责问这件事。魏羽说:“段献可等人购买的军粮不至于质量粗糙低劣,也没有欠缺数量。我与冯侃是故交,因此未敢禀告。”太宗说:“这是公事,你哪用畏惧躲避呢?”于是召来宰相说:“这件事是郭载竭力上奏的,我多次与你们商议,你们都说实有其事。现在军粮已经支付完毕,还有很多剩余.士兵们也没有上诉。郭载,我一直以来以真诚对待他。为什么诬陷无辜者到了如此地步?可是他已经被派到西川了,等他回朝廷的时候再另当责问。“于是段献可等人全部恢复了官职。郭载出发到梓州,当时李顺已经的作乱。有个占卜者悄悄的告诉郭载说:“益州一定会陷落,您去那里会遇到灾祸,少留几天可以免去灾祸。“郭载愤怒地说:“我接受诏令统率一个地方的军政事务,而临险境的时候,怎么能停留不前呢?“当天就进入了成都。李顺的军队攻城愈发紧急,郭载无法抵抗坚守,就与樊范知古率领部下冲出城门突国,带着剩余的手下从梓州赶往剑门,跟随招安使王继恩率军讨伐李顺,平定了叛乱,再次进入成都。一个多月后,他忧患成疾而去世,时年四十岁。郭载之前在蜀地任职。很能为民除害,所以蜀地百姓很感激他。第二次到成都,正赶上战乱,等到跟随王继恩平定叛贼,又保全了很多百姓。所以当他去世的时候,成都的百姓都十分痛惜。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龙阳县歌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微服巡察龙阳县后所作。篱落:篱笆。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
B. 第三四句重在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用孩子围观与黄犬怒吠来反衬。
C. 龙阳县河滩一带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县衙很少有官吏出入。
D. 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写斜阳静静地照在县鼓上,表现了作者的意兴阑珊。
E. 全诗叙写作者微服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15.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BD    15. (1)用鹧鸪绕篱与桔柚垂芳,描摹当地充满生机而又美丽的乡村风貌;(2)动静结合(或“绕”和“照”两字精练传神),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宁祥和;(3)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B项,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孩子围观、黄犬怒吠并非形成反衬。“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意思是说主人引领客人登上大堤,孩子们踊跃着围观,黄犬欢逐。描写了一个融洽欢乐祥和的场面。D项,“表现了作者的意兴阑珊”分析不正确,末句并未表现“意兴阑珊”。“寂历斜阳照县鼓”意思是说寂静冷清的斜阳照耀着县衙门中的悬挂着的鼓,表明民风淳朴,县令少有狱案可断,县衙虽有悬鼓,然而百姓亦无冤情可诉。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BC三项考查诗句的内容,D项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E项是对整首诗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类题目的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意思是鹧鸪围绕篱笆边飞边鸣叫,橘柚在门窗之前留下芳香。这两句诗描写的是龙阳县的风光,反映出当地充满生机的乡村风貌。从写法上来看,“鹧鸪惊鸣”“绕篱落”都是动景,“橘柚垂芳”则是静景,上下句动静结合,反映出百姓安宁祥和的生活状态。从合诗来看,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涤《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外出求学时饮食的粗陋。
(2)届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 ,______”表明自已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决心。
【答案】    (1). 寓逆旅     (2). 主人曰再食    (3). 无鲜肥滋味之享    (4). 伏清白以死直兮    (5). 固前圣之所厚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