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5-11
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月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D【解析】“这让政府监管无能为力”说法绝对。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D项,“这让政府监管无能为力”说法绝对。
2.D【解析】文章中并没有平台治理与政府治理这些方面的比较。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文章中并没有平台治理与政府治理这些方面的比较。
3.C【解析】“取代跨国公司将成为趋势”错。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考核文章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取代跨国公司将成为趋势”过于武断,原文“平台因其海量的商家和用 户以及没有国界、边界的特点,从而具有比传统跨国公司更大的公共性与责任”。
4、B【解析】B项“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错,应是引出主体内容。
5、【答案示例】承上启下。首句,由上文写的自然的伟力转入人的因素,引起后文内容。交代来历。中间描写了敦煌石刻的形成过程,交代了敦煌石刻佛造像的来历。点题。尾句点明了“镌刻的信仰”的题意,揭示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意义。(每点2分)
【解题思路】仔细分析第段,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将其与前后文以及主旨联系起来,抓住核心要点,得出答案。
6、【答案示例】“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是客观存在,是历史事实:“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是交化意义,是历史价值。作者这样写,意在通过对比一工匠、画师自身无名和留名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镌刻的信仰”的无名者的热情礼赞,也起到了突显主旨的作用。(每点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回到原文看作者这样说的语境,从文本中挖掘这两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各自的内涵。重点是对作者这一写法的意图的理解,回答意图需要梳理文章思路,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
7.B【解析】B表述不准确,“总抚养比”包括“少儿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失衡不属于人口老龄化。
8.CE【解析】C.“我国的人口在减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表述不准确,应该是“人口数量红利在减少,质量红利在逐渐显现”。E.许多夫妇连一孩也不生是人口出生数与出生率都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的手机  17:43:35
9.(一)有利因素: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新阶段;人口基数较大,人口质量红利开始显现,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二)【答案示例】不利因素:人口结构不合理,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减少,且生育意愿不强,一孩出生率低,影响未来劳动力总量的增加;老年人抚养比例逐年增大,将会带来沉重负担。
(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各2点,每点1分,共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B【解析】原句标点为: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11.C【解析】“桓玄接受禅让”错,应该是刘裕接受禅让。
12.B【解析】“他却连审讯记录都没有看”错,原文说的是审讯记录他看不懂。
13.【答案示例】(1)妻子住在娘家,王敬弘整整一年也没有去接她。郡里无事,便尽情游山玩水, 往往一连数日不归,心里非常高兴。(弥、恣、累日、各1分,大意2分)
(2)元嘉六年,升任尚书令,敬弘坚决辞谢,上表皇上请求回到东部,皇上难以改变他的想法。(迁、让、表、夺各1分,大意1分)
D【解析】A项,“凄凉氛围”错。D项 “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属无中生有。(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答案示例】与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第四句直接写“离忧怅有馀”,五、六两句通过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3分)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七、八句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议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3分)
16.(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敬弘,是琅玡临沂人。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称呼。曾祖王廣,担任晋骠骑将军。祖父王胡之,担任司州刺史。父亲王茂之,是晋陵太守。敬弘年轻时就有高尚的节操,始任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敬弘性情恬淡宁静,喜欢游览山水。任天门太守。
王敬弘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敬弘到郡县去时,其时桓玄镇荆州,桓玄送信给敬弘请他到府上拜访。王敬弘到了巴陵,对人说:“桓玄邀请我,只是要和他姐姐相聚罢了,我不做桓家的入赘女婿。”于是他派另一条船将妻子送到江陵。妻子住在娘家,王敬弘整整一年也没有去接她。郡里无事,便尽情游山玩水,往往一连数日不归,心情非常高兴。桓玄辅佐国政及后来篡位屡次征召他,他都不答应。高祖登基,敬弘补任宣训卫尉,担任散骑常侍。永初三年,王敬弘转任吏部尚书,常侍之职不变。
敬弘每次被征召,即使敬奉高祖,已经到了应该退下来的时候,他就立即解去官职,高祖赞赏他的志趣,不随意违背他的请求。又被任命为庐陵王的老师,担任散骑常侍,他自称无德才不配做庐陵王的老师,坚决辞谢不接受。又被任命为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担任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未接受。太祖即位,又让他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统率江夏王的军队。元嘉三年,任尚书仆射。刚开始不懂关署文案。有次参加判案,皇上问他一件疑案,敬弘回答不出来。皇上变了脸色,问有关人员:“为什么不将案卷交给仆射?”敬弘说:“臣已拿到案卷读了,却弄不明白。”皇上非常不高兴。元嘉六年,调任尚书令,敬弘坚决辞谢,上表皇上请求回到东部,皇上难以改变他的想法。改而任命他为侍中、特进、左光操大夫,分给他随从二十人。敬弘辞去侍中、特进,并请求减去一半随从,未被允许。等到敬弘回东部时,皇上亲自到冶亭为他饯行。二十四年,敬弘死于余杭舍亭山,时年八十八岁。朝廷追赠他原先的官职。顺帝升明二年,追授谥号为文贞公。
王敬弘身材矮小,但举止姿态方正端庄,桓玄称之为“弹棋八势”。他所住的舍亭山,溪流环绕,极具登山临水的美景,当时人都称他王东山。高祖曾向他请教朝廷政事得失成败的关键,敬弘答道:“天下有道,普通老百姓不会议论政事。”高祖极其推崇他的话。敬弘的儿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替他请求任奉朝请,并写信给恢之说:“秘书郎名额有限因而有竞争,奉朝请则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我想让你处在没有争斗的地方。”高祖赞赏并答应了他。敬弘一年见儿孙不超过一两次,见一次也总是一天时间。恢之曾经请假回来看望他,敬弘限定一天见他,但是到了那一天没能实现,而恢之到家那天假期快结束了,恢之请求回朝廷,敬弘喊他,恢之已到了门口,敬弘又不见他了。恢之在门口跪拜辞别,流泪而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解析】“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语句的意思是百年老站历经沧桑,故不合语境,应为“饱经风霜”。“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使用正确。“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使用正确。“一家之言”指一个学派或人的理论、说法。也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论著。此处不合语境。“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向一个方向运动。句中用于书画艺术作品的参观,应为“络绎不绝”。“一琴一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使用正确。
18.D【解析】A项,此处属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定数量的”与“通讯中断”不搭配。B项,此处属主调搭配不当。此句中“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可将“踏遍”改为“遍布”。C项,此处属主宾搭配不当。此句中主语“松材线虫病”与宾语中心语“有害生物”不搭配,可改为“松材线虫病已经成为……的森林疫病”。
19.A
20.【答案示例】“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答“传统、传统文化”给1分)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大意对表达连贯即可)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论语》
21.【答案示例】用激励来激发努力,如果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而公平的评价又能使人感到满足,进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解析】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这是考查框架图的。首先要观察框架图,把握其组成的部分及箭头的指向,本题的难度在于,获得“满足”和自觉“努力”之间的关系,如关注不到此处的箭头指向,考生的答案就会出现残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转换成文字。首先要理清思维导图中各单元的层级;分清各层级内各单元哪些是程序单元,哪些是内容单元;理清各层级内单元之间的顺序。然后按照层级由大到小的顺序,结合各层级内部的顺序,依次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注意字数要求。本题中,考生可以先按照箭头的指向由左到右进行陈述, 最后再把握“满足”到“努力”之间的关系。
四、写作(60分)
22.【例文】(仅供参考)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内容是中国年度汉字“戏”,然后列举三个原因,要求从中选取一种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三种原因的内涵,第一种说的是中国的成就,预示将来有更大的成就;第二个原因重点强调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因为他们坚守,不忘初心;第三则是有的人“儿戏人生”,有的人不能“游戏人生”。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注意材料之间的相互比较,体现自己的思考。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