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9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8-09-20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村的心跳   
苏沧桑
鹅从溪边一丛芦苇后露出橘红的冠,再露出雪白的颈,再露出滚圆的整个身子,然后扑腾着湿漉漉的翅膀,一摇一摆地向我走来,水珠在初秋上午的阳光下,如一道道弧形闪电,裹住了它的叫声。
65岁的福珠站在我身后说,鹅每天上午自己去溪里洗澡。我还有一只鸡。福珠带着我,转身穿过一道柴门,让我看鸡。鸡是乌骨鸡,有暗紫色的冠,正吃着玉米。
这是2017年9月的松阳。1800年来,孟子、吕不韦、陈霸先、包拯、刘基、宋濂等英杰后裔及闽南族群先后落户于浙南山区的松古平原和高山深谷,一个个格局完整、建筑精美的村落像一片片叶子,匍匐在大地之上、云端之下,成为江南的一个奇观。此刻,我也像一片叶子,匍匐在松阳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之间,在一段段长久的静谧中聆听一些声音。
鹅的叫声,显然只是千百年来古村里众多的声音之一。遥远的时光里,还有犬吠鸡鸣、柴门咿呀,以及香火堂前谁轻轻插上一炷香后,双膝跪地的扑通声。
福珠住的敦睦堂外面,有一个指示牌,写着“江南客乡,水墨石仓”。指示牌是给慕名而来摄影、画画以及像我这样偶尔驻足的游人看的,凝结着当地保护古村落的人们的心血,他们用中医针灸、推拿般的手法修缮、改造、复活了一座座老屋,让古村的脉搏更强健,血液更新鲜,至少,一直活着。
柴火灶上有几个新鲜板栗,很脆很甜。福珠指指脚下的箩筐说,你看,刚采的,很多,拿去吃吧。她又拿起茶叶罐说,我给你泡点茶喝吧?我家自己采的茶叶。我连声说谢谢、不用。捻起一片茶叶放入嘴里,嚼了嚼,有点苦,很香。
她对鹅对鸡对我的热情,大概缘于淳朴的民风。
白墙黑瓦,翘角飞椽,曾经流光溢彩的建筑里,曾浮动着先人们的呼吸,此刻仍继续着朴素的日常。七八个南瓜依次从楼梯的第一级台阶一个个堆到楼上,楼上是儿女们的屋子,平日里空着。不久以后的中秋节,福珠在城里的两儿一女会带着孩子们回来,寂寥的老屋里,会响起年轻的心跳声。
无声,是古村的另一种声音。
猫就这样四仰八叉地躺在“酉田花开”客栈长廊外的一张椅子上酣睡,肚皮上的花纹均匀起伏。客栈仿佛建在云端,窗外有一朵巨大的白云正俯身向着山巅,另一朵更巨大的白云正俯身向着它,两朵云像一条船和它的倒影,停在静谧的时空。某个刹那,我的耳朵跌入了那个静谧的时空,似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去一家叫“云里听蛙”的客栈吃饭,路遇另一只猫。它斜着身子半躺在矮墙旁一张晒着番薯干的篾帘下,一动不动地遥望远山。篾帘漏下细碎的阳光,洒在它橘色的身上,像一只孤独的金钱豹。番薯干是嫩黄色的,老屋的瓦片是砖红色的,夹杂着青色,云是白的,山是青的,猫是橘色的。这些色彩,在古村万籁俱寂的午后,像一群正窃窃私语的古代村民。我听见他们说:来吧,留下来。
秋虫的鸣叫,是长夜的影子,与它分秒相随。
客栈房外,唧唧复唧唧,不知道是哪一声虫鸣,将我从五点半的梦中啄醒。赤脚推开门,凉意和云雾顺着趾尖瞬间将我吞没。群山静默,云海翻滚,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一人醒来,无数过往亦如云海翻滚——消逝了的岁月和人事,消逝了的古村,大地上正在消逝的一些美好,以及试图挽留消逝的人们,包括我自己,也包括这家客栈的7个主人。昨晚,我遇到了他们中的两个,一男一女,穿着休闲而时尚,安静地给客人端茶倒水,擦肩而过时,我听得见他们年轻的心跳。 
即使夜深人静,站在松阳西屏老街,仍能听得到古往今来汹涌的呼吸声、心跳声。
在打铁声、制秤声里,在煨盐鸡和炭火烤酥饼的香气里,在偶尔飘过的一两声松阳高腔里,不断有电瓶车急急穿过,有老街人驻足某家小店,买点生活用品或工具,再聊会儿天。拐角的农具店摊前,摆放着锄头、镰刀、柴刀、耙……每一种农具都在夜色里闪闪发亮,以静默的姿势坚守着什么。
松阳“70后”诗人何山川曾在诗里写道:
  打铁的还在打铁
  煎中药的还在煎中药
  祖父在蝉鸣中酣睡
  而雪
  继续落在雪上的那个童年
  …………
这是一条活着的古街,古老的、年轻的呼吸和心跳都在,生生不息。而在老街的一条条辐射线里,摄影主题休闲园、写生创作基地、养生休闲园、大木山骑行茶园连绵起伏的茶垄间,正响起更多年轻的心跳。
鹅、鸡和福珠夫妻住着的敦睦堂不远处,是余庆堂,九厅十八井的巨大建筑里住过两百多族人,无论是横梁、牛腿、窗棂,还是椅背上,都雕刻着“耕读传家”的图案,松阳无数本厚厚的家谱都无一例外记录着“务耕读”的家规。每一座老屋的中轴线上,都是供奉祖先的香火堂。祖先杳然,人们供奉的,其实是敬畏和虔诚本身……
松阳的古村,是中国无数古村的缩影。越来越多年轻的心跳和呼吸,正牵着自古以来活在板栗、茶叶、南瓜、稻谷里的牧笛、神灵、祖先、阳光和月光,从村口归来。
( 《光明日报》有删改)
13.请简要概括文中村庄的特点。(4分)
                                                                        
14.文章第段插入诗歌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中画线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除修辞外,你还发现了哪些手法?请作赏析。(修辞除外)(4分)
                                                                        
16.“村的心跳”有多重意蕴,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7-21题。(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于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矮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
(明•陆容《阿留传》)
【注】矧(shn):况且。樗栎:两种树名,都指无用的木材。
1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              屡:多次
B.用之不能当其材                    当:适合、符合
C.客至出陈之                        陈:陈述
D.留伺客退                          伺:等待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及其归,出二指状曰                以其无礼于晋
B.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D.每不为造命者所知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阿留是周元素的童仆,曾试着负责打扫,整个早晨挥舞扫帚,但没有扫干净一间屋子。周元素冲他发怒,并将扫帚摔在地上。
B. 阿留生来痴呆无比,即使是经常到主人家来做客的客人,他也记不住名字,经常是用“短而肥者”“ 瘦而髯者”来描述,后来想想都记不住,就干脆关起门来拒不接待。
C. 阿留行事无规矩,常闹笑话,但善于调色,因此被主人终身任用。作者由此想到樗栎、沙石等看似无用的事物,最终得出天地之间没有完全可抛弃之物的结论。
D. 本文叙议结合,借阿留的故事展开议论,作者认为在用人时要让其扬长避短,才是用人之道,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不能因材施用的苦闷心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矮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3分)
(2)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4分)
2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樗 栎 不 材 祈 者 不 弃 沙 石 至 恶 玉 人 赖 焉 盖 天 地 间 无 弃 物 也 矧灵 于 物 者 独 无 可 取 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8分)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2.本诗开头12句叙写,其后8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23.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6 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           ,              ?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___    ____ ,_______ 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四、作文(共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今很多年轻人,心情好就说“开心到爆”,赞美同学言必称“牛逼”,看不惯别人直呼其“2B青年”“脑残”“死变态”……有人认为这是粗话、脏话,是这个时代的病症之一;也有人认为这些语言符合年轻人的心态,是顺应潮流的新语言。
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就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
【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