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10-31
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秋2016级“一诊”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1.D 【解析】A根据原文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而不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B原文中说“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并没有说“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C根据原文“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文章并没有表达秦汉时代的人们“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的意思。
2.B 【解析】“‘天’等同于‘一’”于文无据,且前后因果关系不能成立。
3.A 【解析】B原文说“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故“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不正确;C“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有误。
D根据原文推不出“‘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论;
4.C(A项错在对原因的分析不正确。何水清并非感到惭愧,而是在想,正当要查伍思源的时候,伍思源送了他父亲一个“铜”烟杆,他担心父亲会替伍思源说情,内心产生了忧虑。B项错在“想据为己有”。D项错在“他爱吃辣椒干”。后文交代他从小就不爱吃。另外,给他辣椒,是希望他心明眼亮,头脑清醒。父亲的话“冬天里佐上菜,吃了热乎,脑子跟着灵醒呢”即是证明。)
5.“铜”烟杆的作用有二:①作为线索,串起了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的对话、人物的行为等基本都是围绕“铜”烟杆进行的。②表现人物性格,它暗示了伍思源的狡猾贪婪(投机行贿),写出了“爹”的深明大义,表现了何水清的不徇私情。(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给3分)
6.会审查伍思源。理由如下:
①何水清是一个正直有责任感的人,他不愿意心中留下“污印”:“只是,原本为百姓造福的城市公园,会遭人唾骂。而他的心中,从此会多了一处污印” “何水清摸了摸辣椒干,又一次掂了掂手中沉沉的“铜”烟杆儿。爹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这一点是从人物形象角度考虑:从两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
②伍思源的问题已被举报,“爹”已经用“那包着裹着的,谁包准就没人晓得”的话提醒他纸里包不住火。
③何水清得到了“爹”的支持,他“爹”最终没有要那支“铜”烟杆。
④小说结尾处写他“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他轻轻跨上摩托车”,说明他已经放下了心理负担,下定了审查伍思源的决心。
(这三点是从情节角度考虑)
(观点2分,理由4分。意思对即可)
7.D【解析】以“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这一表述不当,归因不全面,除了这一主观原因外,还有客观原因,即QQ、微信等即时通讯网络软件具备迅速快捷的优势。
8.B【解析】“网络游戏是未成年人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推理欠充分,由前面的信息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
9.(1)家庭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适度干预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多角度介入,建立科学的家庭上网规则;父母应培养与青少年平等讨论和分享的良好习惯。(3分,每点1分)(2)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开设与提升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网络素养模块。(1点2分,2点3分)
10.C
11.B(“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12.C(掘开河道不是为了给老百姓增加田地,增加收入,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
13(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引用汉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 (“属”“典”“ 故事”“折”,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遇到母亲的丧事,当时因为边境的战事稍稍停息,农业还没有修复,被重新起用,授予缘边安抚使,并且下诏引导边民恢复农业。(“丁内艰”“稍息”“起”“诱”,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何承矩字正则。年轻时为棣州衙内指挥使,跟从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按照功劳被授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掌管河南府。当时征调壮丁百十人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何承矩认为是滥用劳役,上奏停止这事。调任潭州知州,分条陈述施政中危害百姓的数十件事上奏,全部被朝廷采纳。总共六年,监狱屡空,下诏嘉奖他。米信为沧州知州,因为不熟悉治理政事,任命何承矩担任节度副使,实际专管州事。当时契丹扰乱边境,何承矩上奏疏说:“如果在顺安寨的西面凿开易河蒲口,引水向东注入大海,凭藉沼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制敌人的骑兵快速行动。那些没有田的地方,也希望挑选士兵戍守,选拔精锐,去除老弱。”太宗赞许并采纳。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援引汉、唐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于是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使他主持这件事。
淳化四年,何承矩被提升为雄州知州。契丹精锐骑兵几千人深夜袭击城下,击鼓放火,以逼城楼。何承矩整顿军队,出来抵御,黎明,布阵酣战很久,斩首俘获很多,契丹军逃走。任职期满,召回何承矩,授为引进使。州民一百多人到朝廷给皇帝进献马,乞请留下何承矩,皇帝赐给他金紫嘉奖他,下诏允许他留任。
真宗即位,因为事情有和缓和紧急的区别,难以协调兼顾,命令承矩担任四路都转运使,重要的事物让他共同谋划。遇到母亲的丧事,当时因为边境的战事稍稍停息,农业还没有修复,被重新起用,授予缘边安抚使,并且下诏引导边民恢复农业。何承矩说:“契丹如果听到这件事,必定认为是引诱他们的部属。”就改变诏文为招收水旱灾害而流落外地的人的意思。王钦若当时知枢密院,援引汉朝虫达、周仲居改变诏书的例子,请求治何承矩的罪。皇帝说:“何承矩担任守边的职务有功劳,应当优厚宽待他。”只下诏从今以后朝廷的意旨有不恰当的,上奏禀报后再说。景德元年,入朝,提拔为英州团练使。当时朝廷议论在北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景泰三年去世,特赠官相州观察使,丧资五十万,绢五百匹,宦官护丧。
14. D 【解析】D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故选D。
15.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16(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7.C。“虽然”常与“但是”连用,表示转折关系;“纵然”:即使,表假设关系。“辨别”对不同的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好坏,多用于古物的鉴定和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
18.B。嫉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无私无畏:指社会(人物)只有在无私的情况下,才能够(放开一切,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只能充当谓语、定语,不能充当宾语。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
19.C。根据横线后面的“‘意德’是……”,“意德”应该出现在句子的后半部分,由此可以排除AD。“衡量”后用“是否具有”最为恰当,“道德勇气”应是“修炼道德修养”的内容。最终确定答案为C。
20.①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②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③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1分,两个2分,三个5分)
21.①岳飞戚继光,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②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③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22.
考点判定
这是标语口号提炼型作文题,是仿照2018年全国卷三作文题命制的。它取材于现实生活。
关键词是什么
材科由四别标语、口号组成。
第一则是20世纪30年代国破家亡之际,学生的爱国最亡运动;第二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北大学子呼减出了全民族的共同心愿;第三则是建国三十周年国庆阅兵,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对总设计师的由衷感激;第四则是刚刚闭幕的共青团十八大标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自信,重新出发
写作要点是什么
四则标语口号时间跨度大,反映了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每个历史进程都与国家民族大事,或者说跟中国向何处去的前途命运相关。而且这些标语每则都跟青年学生有关,都随含着担当、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震撼力,以及用结奋斗的动力。
立意参考
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②青春与时代同舞,梦想与发展共现;
③责任与担当,中国青年;
④勇做护潮儿,奋斗有方向;
⑤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
⑥天行健,青年白强不息;
⑦开风气之先是青年人的特质;
⑧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就恩一种幸福;
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民族;
⑩不忘初心,青春建功新时代。
1.D 【解析】A根据原文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而不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B原文中说“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并没有说“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C根据原文“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文章并没有表达秦汉时代的人们“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的意思。
2.B 【解析】“‘天’等同于‘一’”于文无据,且前后因果关系不能成立。
3.A 【解析】B原文说“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故“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不正确;C“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有误。
D根据原文推不出“‘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论;
4.C(A项错在对原因的分析不正确。何水清并非感到惭愧,而是在想,正当要查伍思源的时候,伍思源送了他父亲一个“铜”烟杆,他担心父亲会替伍思源说情,内心产生了忧虑。B项错在“想据为己有”。D项错在“他爱吃辣椒干”。后文交代他从小就不爱吃。另外,给他辣椒,是希望他心明眼亮,头脑清醒。父亲的话“冬天里佐上菜,吃了热乎,脑子跟着灵醒呢”即是证明。)
5.“铜”烟杆的作用有二:①作为线索,串起了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的对话、人物的行为等基本都是围绕“铜”烟杆进行的。②表现人物性格,它暗示了伍思源的狡猾贪婪(投机行贿),写出了“爹”的深明大义,表现了何水清的不徇私情。(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给3分)
6.会审查伍思源。理由如下:
①何水清是一个正直有责任感的人,他不愿意心中留下“污印”:“只是,原本为百姓造福的城市公园,会遭人唾骂。而他的心中,从此会多了一处污印” “何水清摸了摸辣椒干,又一次掂了掂手中沉沉的“铜”烟杆儿。爹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这一点是从人物形象角度考虑:从两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
②伍思源的问题已被举报,“爹”已经用“那包着裹着的,谁包准就没人晓得”的话提醒他纸里包不住火。
③何水清得到了“爹”的支持,他“爹”最终没有要那支“铜”烟杆。
④小说结尾处写他“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他轻轻跨上摩托车”,说明他已经放下了心理负担,下定了审查伍思源的决心。
(这三点是从情节角度考虑)
(观点2分,理由4分。意思对即可)
7.D【解析】以“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这一表述不当,归因不全面,除了这一主观原因外,还有客观原因,即QQ、微信等即时通讯网络软件具备迅速快捷的优势。
8.B【解析】“网络游戏是未成年人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推理欠充分,由前面的信息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
9.(1)家庭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适度干预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多角度介入,建立科学的家庭上网规则;父母应培养与青少年平等讨论和分享的良好习惯。(3分,每点1分)(2)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开设与提升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网络素养模块。(1点2分,2点3分)
10.C
11.B(“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12.C(掘开河道不是为了给老百姓增加田地,增加收入,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
13(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引用汉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 (“属”“典”“ 故事”“折”,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遇到母亲的丧事,当时因为边境的战事稍稍停息,农业还没有修复,被重新起用,授予缘边安抚使,并且下诏引导边民恢复农业。(“丁内艰”“稍息”“起”“诱”,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何承矩字正则。年轻时为棣州衙内指挥使,跟从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按照功劳被授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掌管河南府。当时征调壮丁百十人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何承矩认为是滥用劳役,上奏停止这事。调任潭州知州,分条陈述施政中危害百姓的数十件事上奏,全部被朝廷采纳。总共六年,监狱屡空,下诏嘉奖他。米信为沧州知州,因为不熟悉治理政事,任命何承矩担任节度副使,实际专管州事。当时契丹扰乱边境,何承矩上奏疏说:“如果在顺安寨的西面凿开易河蒲口,引水向东注入大海,凭藉沼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制敌人的骑兵快速行动。那些没有田的地方,也希望挑选士兵戍守,选拔精锐,去除老弱。”太宗赞许并采纳。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援引汉、唐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于是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使他主持这件事。
淳化四年,何承矩被提升为雄州知州。契丹精锐骑兵几千人深夜袭击城下,击鼓放火,以逼城楼。何承矩整顿军队,出来抵御,黎明,布阵酣战很久,斩首俘获很多,契丹军逃走。任职期满,召回何承矩,授为引进使。州民一百多人到朝廷给皇帝进献马,乞请留下何承矩,皇帝赐给他金紫嘉奖他,下诏允许他留任。
真宗即位,因为事情有和缓和紧急的区别,难以协调兼顾,命令承矩担任四路都转运使,重要的事物让他共同谋划。遇到母亲的丧事,当时因为边境的战事稍稍停息,农业还没有修复,被重新起用,授予缘边安抚使,并且下诏引导边民恢复农业。何承矩说:“契丹如果听到这件事,必定认为是引诱他们的部属。”就改变诏文为招收水旱灾害而流落外地的人的意思。王钦若当时知枢密院,援引汉朝虫达、周仲居改变诏书的例子,请求治何承矩的罪。皇帝说:“何承矩担任守边的职务有功劳,应当优厚宽待他。”只下诏从今以后朝廷的意旨有不恰当的,上奏禀报后再说。景德元年,入朝,提拔为英州团练使。当时朝廷议论在北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景泰三年去世,特赠官相州观察使,丧资五十万,绢五百匹,宦官护丧。
14. D 【解析】D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故选D。
15.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16(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7.C。“虽然”常与“但是”连用,表示转折关系;“纵然”:即使,表假设关系。“辨别”对不同的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好坏,多用于古物的鉴定和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
18.B。嫉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无私无畏:指社会(人物)只有在无私的情况下,才能够(放开一切,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只能充当谓语、定语,不能充当宾语。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
19.C。根据横线后面的“‘意德’是……”,“意德”应该出现在句子的后半部分,由此可以排除AD。“衡量”后用“是否具有”最为恰当,“道德勇气”应是“修炼道德修养”的内容。最终确定答案为C。
20.①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②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③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1分,两个2分,三个5分)
21.①岳飞戚继光,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②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③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22.
考点判定
这是标语口号提炼型作文题,是仿照2018年全国卷三作文题命制的。它取材于现实生活。
关键词是什么
材科由四别标语、口号组成。
第一则是20世纪30年代国破家亡之际,学生的爱国最亡运动;第二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北大学子呼减出了全民族的共同心愿;第三则是建国三十周年国庆阅兵,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对总设计师的由衷感激;第四则是刚刚闭幕的共青团十八大标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自信,重新出发
写作要点是什么
四则标语口号时间跨度大,反映了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每个历史进程都与国家民族大事,或者说跟中国向何处去的前途命运相关。而且这些标语每则都跟青年学生有关,都随含着担当、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震撼力,以及用结奋斗的动力。
立意参考
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②青春与时代同舞,梦想与发展共现;
③责任与担当,中国青年;
④勇做护潮儿,奋斗有方向;
⑤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
⑥天行健,青年白强不息;
⑦开风气之先是青年人的特质;
⑧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就恩一种幸福;
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民族;
⑩不忘初心,青春建功新时代。